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諧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諧和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諧和 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是xiào tì。孝,指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悌,指兄弟姐妹之間的友愛。孔子非常重視孝悌,認為孝悌是做人、做學問的根本。簡言之:孝敬父母、尊重愛護兄弟姐妹。

釋義

孔子非常重視孝悌,認為孝悌是做人、做學問的根本。孝悌是中國文化的精神。談孝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都是相對的,並不只是單方面的順從或尊敬。[1]

《說文解字》將孝解釋為「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是子女善於侍奉父母,承繼長輩之意,表明了家庭倫常中子女在處理與父母關係中應有的行為操守和道德規範。

論語

其為章二段孝悌為修齊治平基礎

孝悌為行仁開源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前章舉的六藝。第一件就是禮。《禮記》的第一句話是「毋不敬」,這是禮的總綱。除了禽獸,凡是人類無不皆有禮敬,不過精粗之分而已。人有禮敬必吉,家有禮敬能昌,國有禮敬自強,若無禮敬必亂。《禮記》說「毋不敬」,但也有先後輕重區別。至親者、位尊者、有德者,自然居先。父母親而又尊,更要先之又先,必須孝敬。兄長同胞,又先我生,必盡悌道。此是天經地義絲毫不許懈怠。然後推及一切皆加禮敬。凡侵犯侮慢等事,概不能作。敬父母兄長名曰「孝弟」。禮敬一切名曰行「仁」。這是修身至平天下一貫的路線,從始至終,有先有後。人知禮敬,才行孝悌,人皆有父母,彼此一禮,自然禮敬一切,普遍行仁。既行孝悌,是知禮敬之理,那侵犯長上的事,是無禮不敬動作,孝悌的人,深以為恥,就少有這樣事了。再凡不守家庭規矩,破壞社會秩序,違犯國家法律,都非禮敬行仁,是名作亂。因這些事都有級層主管,深恥侵犯長上的人,再去為非作亂,是不可能的,這是治安的根本辦法。

行仁為達道之本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上段孝悌定亂,事雖易知,理卻深密難明,因這是聖賢的大道。所以有二段解釋,舉出內在的本體,教人用孝悌去求,自能易入,否則多言悟少。辦事徹底,必須通理達道,若一知半解,不能成什麼大事。這裡忽然提出「務本」來,就是事宜追求根本,只要立住根本,大道自會發生,要來說他,還得繞個彎子,須先說出孝悌的根本,更說明孝悌是仁的根本。要知行仁,便是修道的路程,道已在近前,既明且達,事就一貫成功了。所以孔子志道依仁。在《禮記中庸篇》有解釋--「修道以仁」。

引:「申之以孝悌之義」(《孟子●梁惠王上》)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