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內容簡介

☆留美作家小杜,用半生漂泊凝結的生命故事。

小杜用細膩而又克制的筆觸,記錄了自己數十年的漂泊經歷,也記錄了身旁與之交匯的形形色色的人們的悲喜人生。

☆為異鄉的陌生人立傳,獻給所有內心彷徨無依的漂泊者

當夢想撞上鄉愁,當自由難抵孤獨,異鄉與故土,何者才是容身之處?

☆書寫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小人物的掙扎與倉惶、卑微與堅韌

獨臂姥姥、豆腐狀元、網癮少年、單身母親……他們的愛恨、生死、出走、掙扎,皆在沉默中,卻有萬鈞之力。

☆擁有小說閱讀質感的真實故事,原來非虛構可以寫得這麼好看!


名家評論

漂泊他鄉,就會在故土與他鄉都成為異鄉人。

——《紐約客》

誰的人生,不是一場無盡的漂泊。

從故鄉漂到異鄉,從東北縣城漂到美國小鎮,從青春年少漂到華發叢生……

小杜的故事,就是你我的故事。

格非、梁文道、徐則臣、李修文、阿乙、賈行家、顏歌、韓松落、周雲蓬、 嚴飛 眾名家盛讚!

某種程度上,說他是遊歷中西的奈保爾也不是不可以。他自在地描寫自己所經歷的雖不富麗堂皇但足夠自在的人世。

——阿乙

語言尤其好。——格非

平滑流暢,適宜一口氣讀完。——徐則臣

被命運磨洗過的大好文字。——李修文

☆「侯登科紀實攝影獎」得主嚴明提供封面圖片,「中國最美的書」設計者周偉偉精心打造;

展現少年奮力奔跑的一生——奔向他鄉、奔向世界,奔向流逝的歲月

這本書,講述了一群漂泊者的生命故事。

他們是到東北討生活的南方女人、渡江去俄羅斯闖蕩的小舅、孤身一人飄洋過海的豆腐狀元、追隨戀人遠赴美國的哲學博士……他們不滿於命運的安排,漂向萬里之外,在無人知曉的角落,掙扎地活着。

這些人中,有人早早命喪於車輪,有人從此消失在江對岸,有人獨自在異鄉度過一個個除夕夜,也有人放下書本和康德,與發剪終日相伴……

而寫下這些故事的小杜,在二十多歲時離開故鄉東北那座縣城,飛往大洋彼岸的美國小鎮。十餘年間,他搬過許多次家,見識過無數次聚散離合,異鄉依舊格格不入,故鄉也早已面目全非。

這是小杜的半生故事,也是他過往經歷的眾生的故事,更是你和我的故事——我們如同無根的浮萍,在這天地間漂泊,不論身在何地,終歸無處為家。

小杜的寫作,多是那些在敘事中無法完成的人生故事。例如小時候遊戲廳中只管收錢的老闆娘,曾經一起天天在夕陽下踢野球的隊友,常在理髮店裡幫襯的師傅,留學生涯偶遇的老鄉。好像曾經熟悉,卻因終究別離而陌路,浮光掠影。你無法知曉他們後來的遭遇,因為他們只是生命中的片段。那就像坐上了一輛路線不定的大巴,旅伴上上下下,不停更換,於是彼此皆為過客。

——梁文道 作家、媒體人

《人間漂流》平滑流暢,適宜一口氣讀完。我不懷疑它的小說成分,但我更看重它回憶的初衷。唯有對過去懷抱如此深情,才能把一個人的「到世界去」寫成所有同代人的成長史。為此我讀得喜悅、猶疑和感傷,也讀得坦然、自足和莊重。它是小杜立在我們面前的一面鏡子。

——徐則臣 作家、《人民文學》副主編

以旁觀者的冷睿講述局中人的炎涼,以同心者的熱忱呈現世間人的棲惶,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在《人間漂流》里得以匯聚,呈現出被命運磨洗過的大好文字:簡,儉,尖,劍,有金石之力,更有裂金石之力。小杜的字裡行間,遍見老杜心腸。

——李修文 作家、湖北省作家協會主席

某種程度上,說他是遊歷中西的奈保爾也不是不可以。他自在地描寫自己所經歷的雖不富麗堂皇但足夠自在的人世。

——阿乙 作家、《人民文學》中篇獎得主

假如文學的意思在變化,那麼活着的意思還沒有,《人間漂流》書寫的是那些值得我們繼續相信的意思。很多力量在消失,直視和講述的力量還沒有,小杜的寫作具有這種力量,在豐富着對於活着這件事的書寫方式。我們這些八九十年代在東北長大的讀者,實在是喜歡這些故事,讀得出字句間的坦誠,字句外的悵然。從其他時候、其他地方來的讀者會怎麼樣呢?也許會對小杜的坦誠產生更多的驚奇和感動,保持真實是一種能力。這一粒麥子落進地下,在迎向世界活着。

——賈行家 作家、「得到」課程主理人

《人間漂流》提供了一種深植傳統卻又煥然一新的文本可能。以汪曾祺似的細膩而深入泥土的筆觸,《人間漂流》一筆寫過了八九十年代的東北,二十一世紀初的美國,也寫絕了不同國籍、背景的眾生百態。它同時也點破了一種困境: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們一邊通過網絡在不同的地理和文化間進行自由切換,一邊卻深陷於內心的孤獨中,不論身在何地,終歸無處為家。

——顏歌 作家、茅盾文學新人獎得主

記錄了自己的半生,也記錄了一個時代;記錄了從中國北方小城到美國的許多地點,也記錄了這些地點之上的漂流。珍貴的細節,特殊的幽默感,和一點若隱若現的蒼茫。

——韓松落 作家、影評人

小杜的文字直接接納蕭紅的血脈,寫得非常好。讀他的文字,就覺得我又回到了東北。那種故鄉的親切感,雖然不喜歡故鄉,但是永遠懷念故鄉。

——周雲蓬 作家、歌手

三十五歲之前,我曾經四海為家,漂流人間。在小杜的文字里,我看到了自己,看到了送別我留學出國在機場安檢口流淚的母親,看到了在海外一起寫不出論文做不出實驗只能揶揄自嘲的好兄弟,看到了留學多年後再回老家站在塵土飛揚的大工地上卻再也尋不到舊時記憶里的老街道。我看到了很多人,想起了很多事情,又重新走了一遍我們的人間。

——嚴飛 社會學家、青年長江學者


作者簡介

小杜

作家。現居美國東北角。作品發表於《收穫》《當代》等雜誌,中篇小說《吉他與手槍》獲「2017年台積電文學賞」。

短評

翻開這本書,你會看到一個人從孩童到中年,從中國東北到美國東北的漂流軌跡。在美國中西部的小鎮,每個月花十幾美金理一次頭髮,讓他看到了人生百態。出國十多年,他搬過無數次家,見識過無數聚散離合,他一路風塵,揣着綠卡回家,從小長大的縣城卻被時間之風吹走了。而爸媽愛他的方式,像極了千千萬萬的中國爸媽:他長大後他們從未擁抱過他,卻在三更半夜把他漂洋過海的行李箱裝了又拆,拆了又裝……這是小杜的故事,也是無數異鄉人的故事。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