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人生問題(張中行)

人生問題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人生問題》中國當代作家張中行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人生問題

人生問題,以著書立說或聚徒授業的為限,西方由蘇格拉底起,東方由孔子起,可以說有數不清的人在這方面費盡了心血。所得不能說少。但是,惟其因為看法和辦法也多,我們可以推論,就質說,所得並不很多。明確一些說,所得的十之九是病情方面的清楚,不是藥理方面的有效。說起病情,大大小小,一言難盡。這裡選一點點大戶談一談。

信為有,定了,接着會碰到一連串問題。為什麼會「有」,不是「無」?有沒有起因?如果有,這「因」或「最初」是什麼?想到初,自然連帶會想到「趨向」,向哪裡?如果有所向,即傳統所謂「天命」,是不是蘊涵着「目的」?目的,由「意志」的橋一跳,就會過渡到「生命」,與「人生」近了,不可避免地又會引來一連串問題。

這一連串問題,因為接近,所以就更加迫切,甚至更加嚴重,而且就是以「個人自掃門前雪」為信條的人也躲不開。古今中外的賢哲,幾乎都是不想躲。有的甚至追得很深遠,如法國的笛卡爾,一疑再疑,最後對「我」的存在也起了疑心。左思右想,渴望證明其為有。最後還是借重左思右想,說:    「我思,故我在。」證明「我」不是虛假的,拍拍胸脯就是。這樣證明,後來有人(如羅素)認為也是自己騙自己,因為「思」只能證明「思在」,「我」是偷偷跟進來的。我們是常人,可以不、甚至不應該這樣走入思辨的奧境;那就還是借重於常識或本能的信仰,說,不管原因和證據是什麼,「我」的確是存在。「我」有了穩固地位,與「我」有關的「人生」也就成為硬梆梆的現實。人生,與宇宙相比,雖然個頭兒小得可憐,但它是家門之內的事,所謂休戚相關,因而就不能不引來更多的人的更深沉的思慮。

[1]

作者簡介

張中行,原名張璇,學名張璿,字仲衡,出自《尚書》「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