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輛車(雒士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人生三輛車》是中國當代作家雒士心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人生三輛車
我人生中的第一輛車,還得先從第一輛自行車說起。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們整個國家都在改革開放初期,那是一個百廢待興的年代,是一個物資匱乏、生產力低下、人們生活水平相對較困難的階段。那時候,家裡幹活有一輛架子車,出門走路有一輛自行車,是人們很大很大的奢望。那時走在路上,碰見的自行車絕對比現在行駛在路上的汽車要少幾十倍。走過那個年代的人都知道我不是誇張!所以,我人生的第一輛車是「永久」牌自行車。
那輛自行車,嚴格來說是老婆的,或是我沾了老婆光的,因為那是我們結婚時老婆陪嫁過來的!當時我剛畢業分配到縣城一家國營企業上班,早出晚歸的一天要跑六七十里路,風雨無阻。有時出門浪親戚,我們一家四口也就一輛自行車。到兒子女兒十多歲時,自行車已不堪重負,上路時女兒坐前面三角大梁,兒子爬在我的背上,老婆坐后座。無論起步還是停車,無論上坡還是下坡,都是相當吃力而危險的事。路上碰見的熟人都說,我們全家在耍魔術。
後來我下崗了。之後在家鄉的小鎮辦了一家幼兒園。辦幼兒園又兩年,恰逢所在地區招錄鄉鎮公務員,因緣湊巧又混到了鄉鎮。但此時,我的大多數同事已然人手一輛摩托車,風馳電掣,來去如風。我的自行車卻已修修補補好多年,重要零部件都換了N遍了,像莊農人家養的老牲口,無論怎樣都趕不上趟,叫不上快,大有力不存心之感。
無奈之下,我把陪了自己十多年的「永久」牌自行車成一輛「縱情」摩托車,當然摩托車是賒賬,而且還是入門級的「五羊」款。雖然這個牌子是雜牌子,價位低,趕不上「豪爵」的牌子亮,更比不了「豹」款的車型舒適,但正是這輛低廉的摩托車,載着我在一萬四千多人而地廣人稀的鄉村全域奔波。無論多陡多窄的路,只要自行車能通行就行,無論冬夏,無論風雨還是冰雪,一眨眼就陪我又過了十四年。這時上面出台道路交通安全大整治的一系列政策,我的「縱情」摩托已步入老年,錯過了掛牌的時限。所以,儘管在本鄉鎮行走時派出所的同志人熟,可以網開一面而得以通行,但在其他地方就得偷摸偷摸,乜三探四的生怕被抓住,罰款乃至上一個禮拜的學習班(也就是拘留一周)。而且眼前最大的難題是加油站不給無牌照的車加油。想法讓熟人的車加滿油後再抽出來買給自己,既欠人情又多花錢,而且還很不方便,時不時就斷了「糧」。
在這同時,無論新舊,無論價錢和牌子高低貴賤,相當一部分同事已開上了一汽車。看人家開着小汽車風馳電掣就有高人一等的優越感,總感覺那已不僅僅是出行,而且成了能力和財富的象徵了。
開小汽車,首先得有駕駛證,而經過幾輪改革,這時候駕駛證已相當的難考,年輕人尚且一科要掛,對於年近半百的我而言,就更是一道坎,一道大坎!
思前想後之餘,自小不服輸的牛性子又冒上來,就在縣城一個最近便的駕校報了名。體檢。交錢。而後就準備科一考試。這時自己不懂電腦的缺陷開始突顯,有人說手機模擬考試和學習也行,無奈自己手機也不給力,時常卡頓乃至關機,而且考試成績一直在九十分不遠處徘徊。考試時有年輕同學說就學了三幾天做了幾套題時,很羨慕他們事半功倍的效率,所幸科一以及格分通過。
下來就是練車。儘快平時教練教的起步和停車口訣滾瓜爛熟、張口就來,但在車上一摸方向盤就大腦空白、一腔茫然,氣得教練擎着拳頭想揍人。時序已進入夏天,要麼烈日暴曬,要麼雷雨大作,有時為了多練車,快中午下來,吃罷飯就躺在駕校練車場的椅子上,等下午練第一把後早點回家。我是在上班的空檔偷着練車,所以工作還得兼顧,領導也要規避[。騎着摩托車趕到定隴路上,再換乘公交進城,罷了又倒着順序返回。那段時間,都說我人黑了瘦了。主要是茶飯不香,睡覺不實,心裡的壓力可像而知。
考試更是一波三折,在沒系安全帶僥倖過科二之後,科三掛一次還掛一次,這時季節已是冬天,練車時的嚴寒至今難忘。第三次科三考試時,寫了《麻子川的月亮》,這也是當時的真實寫照。科三之後,科四仍然在忐忑中通過。駕照到手的當天,我發了一個微信朋友圈,說的就是我花了八千餘元,歷時近七個多月而取得的駕駛證。
真正的難題是買車。因手頭緊,在選車時尤其糾結,既想車好點,有想買便些。說心裡話,當時七、八萬以上的車,我車名都不知道,更別說買。經過反覆徵詢,反覆考量,猶豫再三之後,才買了吉利汽車最低端的一款。在我而言,車子只是代步工具,至於象徵啥、體現啥之類,在我這裡啥都不是,啥都沒有。
行走於世俗之中,我是一個卑微而又不卑劣的人。這麼多年,我從不拿自己與別人比,尤其在財富、權位和家庭背景等方面。我只和自己比。所以我作為寒門學子,從學校畢業,從成家到就業,三輛不同的車,就是我人生三個階段的寫照。自己覺得,從步行到自行車,從自行車到摩托車,從摩托車到現在的尕汽車,我在進步,在改善和提高。作為這個社會的一分子,我感覺自己的每一次改善,每一次提高,除卻個人微弱的努力,主要得益於我們這個和平、穩定和不斷發展進步的社會,得益於我們黨和政府一以貫之的惠民政策和親民作為。作為中華兒女,我們沒有大作為,但我們有良心、懂感恩,我們有依賴但不頹廢,我們求上進但不忌恨,我們有私慾但不乏大愛![1]
作者簡介
雒士心(微信:一樹繁花),甘肅隴西人(祖籍甘谷縣新興鎮雒家莊村),男,2022年簽約《現代作家文學》,有詩歌、散文在紙刊及網絡平台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