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農曆(組章)(葉志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親近農曆(組章)》是中國當代作家葉志俊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親近農曆(組章)
好不容易,天南地北,遙遠的都市和鄉村在這一個時段拉近了距離,擱淺在思念港灣里的鄉愁終於升溫了父子情,母子情,夫妻情。一些疏於議事日程的鄉風民俗集中在這一個日子登台亮相,重走中華民族幾千年傳承的文化美德,這讓正月一下提升了價值觀和審美觀。
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這是一段狂歡的日曆。正月用社火,用龍燈,用高蹺,用獅舞,用旱船的方式,舞蹈的方式,用民歌、小曲的方式讓正月完全陶醉在濃濃的鄉風民俗的畫卷中。這一段時日,正月是一些窈窕淑女,她們身穿節日盛裝,用秧歌用舞蹈用山歌在所有的村巷裡把一個喜慶的鄉村年,一個「瑞雪兆豐年」的新春刻畫、烘托得如此主題鮮明。
正月是鄉情自由發揮的日子。難得一見,難得一聚啊!利用這段休整待發的時間,正月就集中走村竄巷,走親訪友,讓禮封,讓祝福說着一句句燙燙的,暖暖的鄉情。張家,「上海」進屋了;王家,「深圳」被迎進了門;村東,「北京」手拉着手寒暄着曠日的念想;村西,「山東」捶上一拳,繼而盪出笑聲的漩渦......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這就是正月在旺旺的火爐里煨燙的釅釅鄉情。
正月,一冊讓我讀着永遠鮮活、清新的鄉風!
清明
清明,農曆的一個節氣,鄉俗里的一個永遠的傳承。
三月,大地春回,小草拱破地皮,春風拂拭漸綠的柳條,燕子從南方銜回一朵燦爛溫馨的日子,鄉村四野的桃杏李梨就穿上繽紛的艷裝,齊刷刷地塗唇描眉,搽脂抹粉,把個三月打扮得亭亭玉立、楚楚動人。
清明這天,三月的農曆已經整犁、浸種,不出幾日,我的鄉親就手牽節令,駕轅日子,在陽光的緞被上犁開了一部板結的早春。於是,一聲聲脆亮亮的牛歌開始纏繞在山灣里,雲朵上和太陽的脖頸間。我驚奇地發現日子在父親的腳下在父親的犁溝在清粼粼的水田裡嘩嘩地翻閱着濕漉漉的未來和希望。在我眼裡,山灣里的水田一下詩化了,它是父親在這個春天裡向命運向幸福寫出的第一篇詩章。父親的這種詩歌的散體一下讓我的靈魂世界鶯歌燕舞、艷陽高照、百花盛開。
清明,一個人文的回歸,一個祭祖的回歸,已經在中國傳統的節日裡被重重圈定。這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回歸鄉愁回歸人文的集中體現。
這一天,我也同千千萬萬的為人子為人孫的一員一樣,撥開荒草,撥開時光,撥開記憶,尋找漸行漸遠的親情。望着被風雨陽光剝蝕得模糊的墓碑,讀着父親的慈祥母親的疼愛,我淚如雨下,聲音顫抖。父親母親,今日又逢清明,不孝兒子特來叩拜祭奠您們!我顫抖地焚燃香蠟,點燃冥幣,撒上水酒,為父母送上遲到的孝敬,而後掛一紙墳飄,培一杴新土,寄去我永遠遺憾的哀思。
作者簡介
葉志俊,男,網名,雲橫秦嶺,六十年代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