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難忘,鄉情永遠(鄧海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親情難忘,鄉情永遠》是中國當代作家鄧海鳳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親情難忘,鄉情永遠
春暖花開正當時,青草嫩葉綠悠悠。一縷陽光在與你觸碰時的那一刻,心裡充盈着滿滿的幸福。
遠在上海深圳的兒女都回家過年啦!年初二,孫子、外孫早早地把車開在門口,等候我們一家人去鄉下葛源老家拜年。坐在車上,看到周邊一路美麗的風景和一幢幢園林式的小樓房,故鄉正發生着日新月異的變化。
回到葛源南山底村老家後,周家幾個兄弟、妯娌、侄子、侄女們,把我一家人的吃、住、玩都安排得很妥當、很是溫馨。但今年特別不同的是幾個兄弟、妯娌安排周家四兄弟家的所有人員,都集中在爺爺、奶奶的老房子裡,過了一個回憶年。坐下來就是三、四桌人,是一個大家庭的氛圍,這讓我感概萬千。
回首過去的日子,記憶的畫屏緩緩展開。記得自己住的房間,睡哪裡、灶台在哪裡、公婆又住哪裡等,記憶猶新、歷歷在目。但也揪起我多年埋在心靈深處的傷疤。我的公婆在此屋百年,痛心的是我老公也在青春年華的歲月就已仙逝。我傷心、悲痛、無奈。老公是一九七三年病故的,我於一九七四年帶着四個小孩離開了這個家,回到娘家同自己父母一起生活。
闊別四十八年後的今天,周家子孫集中在老房子裡歡聚一堂,過了一個回憶年,牢記老祖宗的「家和萬事興,團結一條心」的宗旨。家風正,則民風淳,一人有事大家幫,一家有難大家扛,崇尚倫理道德,彰顯家族團結的力量。
我感謝周家幾兄弟、妯娌、侄子、侄女多年來對我的尊重、熱情幫助和照顧。他們始終把我看成是長輩、大嫂,有些事還會尊重我的意見。我告訴自己和家人,要把歡樂和幸福永遠珍藏起來,把憂傷和悲痛徹底遺忘,為自己留下更精彩的幸福回憶。
現在的農村真是欣欣向榮,蒸蒸日上,連八十多歲的老頭、老太臉上都掛滿了笑容,並說:「共產黨偉大,社會主義真好,我們做夢也沒想到現在能過上這樣好的日子,吃、穿不愁,住房不愁,生病有醫保,每天坐在一起談養生,三、五成群散散步,晚上敲鑼打鼓村村有。」好一派繁榮富強的景象!
農村人憨厚、大氣、不吝嗇,大把大把的錢用於請客、送禮、做人情一點不心疼。三餐伙食花樣多多,都很豐盛。以前他們羨慕城裡人有工資、條件好,現在他們比城裡人都強多了。每家每戶都是新樓房,出門小轎車,喇叭一響就走了,房前屋後花果纍纍,真是美了鄉村環境,富了村民口袋。
我們在鄉下老家住了十多天,分別的日子,大家依依不捨。我帶走了一簍簍鄉土特產,也帶走了一縷縷歡聲笑語,心中盛滿了親人的深情厚誼。親情、友情仍然是我們生活的主基調。也只有這樣,才能親情難忘,鄉情永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