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京阪100年號事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京阪100年號事故
圖片來自ettoday

京阪100年號事故(j=京阪100年號事故|hg=けいはん100ねんごうじこ),係1976年(昭和51年)發生,日本國有鐵道(國鐵)的動態保存蒸汽機車牽引活動列車發生的鉄道人身障害事故|鐵道人身障害事故。該事故係違法入侵軌道區域的一名小學生被列車撞死,雖然對鐵路公司[1] 而言不是有責任的「責任事故」,但對以後日本的蒸汽機車動態保存產生了重大影響。

背景及事故的影響

在其去年1975年(昭和50年)12月起,國鐵結束了蒸汽機車的營業運轉,時至當年3月在北海道調車用的蒸汽機車退役之後,僅梅小路蒸汽火車博物館的動態保存機還是國鐵保有的現役蒸汽機車。博物館開館當時的構想,是活用軌道連接本線的優點,使保存機以該館為據點,定期開行列車。開館當初就有開行C62牽引的「SL白鷺號」,但之後因為勞資爭議嚴重(遵法鬥爭、スト権スト|罷工權奪還罷工),呈現暫時中斷的狀態。

前述的營業用蒸汽機車已全數廢車,實施重啟保存運行的就是這列「京阪100年號」。 在本列車運行之前,3月山陰本線丹波口站附近高架化完工時就有使用國鉄C11形蒸気機関車|C11型開行紀念列車,而且是持續的開行。在山陰本線當時只有平日上午,運行距離也短,故此京阪100年號被視為實際保存運行的試金石。

但因為發生人身事故,構想受到實質上的重挫。活動列車出現死者的衝擊很大,鐵道趣味雜誌《鉄道ジャーナル|鐵道雜誌》就做了本次事故的特輯,總編輯竹島紀元提及炒作紀念列車活動的一般媒體的責任,甚至揚言「在日本的社會能夠做出成熟行動的那天之前,本誌將停止一切SL動態保存的提議」。

國鐵在1972年(昭和47年)10月,汐留駅 (國鉄)|汐留(新橋)站(日本最早開業車站,後改為貨運站) - 東橫浜駅|東橫濱站(櫻木町站附近)間運行的鐵道100年紀念號也經歷了一場混亂,從此以後打消在大都市圈以蒸汽機車保存運行的念頭,而轉換方針成為在地方路線做恆久的保存運行。其結果就是在1979年實現,持續至今的山口線「SLやまぐち號|SL山口號」之保存運行。

此後在大都市圈本線上的蒸機運轉,就是1988年「東方快車」車輛在日本運行時,以國鉄D51形蒸気機関車498號機|D51型498號機牽引開行上野站 - 大宮站區間,以及上野 - 尾久車両センター|尾久客車區(田端運転所|田端運轉所)區間,在2003和2014年以同機作短距離行駛。(貨物線則是在1980年(昭和55年)6月,橫濱的高島線|高島貨物線上以梅小路配置的C58形1號機行駛)始終都是單程的運行。

另外,即使這次因大騷動導致發生事故,防止軌道外侵入者的措施一直等閒視之。京阪電氣鐵道等私鐵業者在1980年(昭和55年)趁著發生遭人在鋼軌上放石頭發生的出軌事故後就已緊急在軌道旁加裝鐵網圍籬,但含事故現場在內的京阪間東海道本線加裝圍籬則已遠在國鐵分割民營化20年的2007年(平成19年)以後。

事故車輛後續

本來梅小路的保存機由長野総合車両センター|長野工場維修,然而1976年該工場停止一切蒸機維修業務,相關設備已經移除,開行京阪100年號後必須大修的C57 1和其他保存機都成為孤兒,加上發生本次事故後一切保存運行都遭到中止,只剩引退一途。直到1978年(昭和53年),時任國鐵總裁高木文雄以「將蒸汽機車作為人類遺產流傳後世」的意向,指示把長野工場的蒸機維修設備移至西日本旅客鉄道鷹取工場|鷹取工場,C57 1的維修才得以繼續,並促成1979年SL山口號的開行。2000年(平成12年)鷹取工場關閉,從此以後蒸機維修直接在梅小路運転區|梅小路運轉區進行。

參考文獻

  1. 鐵路公司,rail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