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產業數字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產業數字化是中國的一個專有術語。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漢字有着深厚的歷史底蘊。後來的演變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曆程,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2]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

名詞解釋

產業數字化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的改造。產業數字化以「鼎新」帶動「革故」,以增量帶動存量,通過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產業數字化是數字經濟的組成部分,數字經濟是人類通過大數據(數字化的知識與信息)的識別—選擇—過濾—存儲—使用,引導、實現資源的快速優化配置與再生、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形態。

推進產業數字化的建議

一、適應創新大勢,提高產業數字化水平

加快利用數字技術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數字經濟以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運用現代信息網絡與數字技術,實現對既有經濟模式的顛覆性重塑,成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催生新業態新模式的重要推動力。加快推動服務業數字化。服務業領域寬、範圍廣,涉及人民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與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在穩定經濟增長和吸納就業上,具有「穩定器」的作用。為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網上外賣、線上教育、在線診療、遠程辦公、跑腿閃送等個人和企業數字化服務競相出現,既解了中小企業的「疫情之困」,也增加了加快服務業數字化發展的信心。

二、促進融合協同,更好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不是兩個平行的進程,而是彼此疊加、相互促進。只有推動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的交叉、融合和協同,才能更好地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更好地推動數字經濟發展、釋放數字經濟價值。

建設共性技術平台,加快數字技術成果轉化。加快數字化共性技術的研發,是推動數字技術從理論走向實踐、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關鍵所在。支持在具備條件的行業和企業探索新一代數字技術應用和集成創新,加大對共性開發平台、開源社區、共性解決方案、基礎軟硬件的支持力度,鼓勵相關代碼、標準、平台開源發展。加強政府對數字化共性技術研發的資金支持,推動平台研究成果向行業企業公開,促進中小企業低成本應用和融通創新。

打造數字產業集群,高水平驅動數字產業化。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有助於發揮集聚效應,產生輻射帶動作用,促進集群內企業協同創新,形成區域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激活產業數字化新活力。數據要素可以改變經濟學對其規模報酬不變的經典假設,推動實體經濟向精細化配置、精準化服務和柔性生產的方向轉型升級,不斷提高行業產業生產率。有效釋放數據要素的價值和活力,關鍵是建立有效數據要素市場。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