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產業關聯理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產業關聯理論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專有名詞。

關於中國文字的起源[1]主要有兩種觀點:起源於刻畫符號和「圖畫文字」起源說[2]。我們現在已知的最早的文字是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名詞解釋

產業關聯理論又稱產業聯繫理論或投入產出理論,側重於研究產業之間的中間投入和中間產出之間的關係,這些主要由里昂惕夫的投入產出法解決。

能很好地反映各產業的中間投入和中間需求,這是產業關聯理論區別於產業結構和產業組織的一個主要特徵。

產業關聯理論還可以分析各相關產業的關聯關係(包括前向關聯和後向關聯等),產業的波及效果(包括產業感應度和影響力、生產的最終依賴度以及就業和資本需求量)等。

產業關聯理論的歷史演變

一、產業關聯理論的萌芽階段

萌芽階段(17世紀古典經濟學時期——1874年前)。

古典經濟學的先驅威廉·配第及其同時代的早期作者們提出一系列的觀點和方法,包括把生產看成是一種循環流,不同經濟部門間生產中的相互聯繫,以及社會剩餘的觀點。之後的法國重農學派的創始人魁奈於1758年發表了《經濟表》,進一步發展了這一思想。即把生產看成是一個循環過程,以經濟剩餘的形成為核心,來描繪再生產過程。他是經濟史上用圖式的辦法描繪社會再生產過程全貌的第一人。馬克思對經濟表予以高度評價並加以標註,該表通過對所謂「租地農場主」、「土地所有者」和「不生產階級」之間五次流通過程的描繪,最終表明全部生產物售賣完,同時貨幣也都各自流回到它的出發點,第二年度又可以進行簡單再生產。馬克思說:「魁奈的《經濟表》用幾根粗線條表明,國民生產的具有一定價值的年產品怎樣通過流通進行分配,才能在其他各種不變的情況下,使它的簡單再生產進行下去。上一年度的收穫,當然構成生產期間的起點。無數的流通行為,從一開始就被綜合成它們的具有社會特徵的大量運動—— 幾個巨大的職能上確定的,經濟的社會之間的流通。」後來的亞當·斯密和大為·李嘉圖也接受了生產是循環流和經濟剩餘的概念。而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古典經濟學,創立了剩餘價值學說,並且在魁奈《經濟表》的啟發下形成了自己的再生產理論,建立了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的圖式和平衡條件。

應該說這一階段的理論對產業關聯理論的形成有重大意義,產業關聯理論汲取了古典經濟學把整個經濟看作一個系統的思想,並正是繼承了應用圖表來描繪再生產過程,投入產出才應運而生。另一方面正如波蘭經濟學家蘭格說:「里昂惕夫的產業間聯繫的理論是馬克思再生產理論的發展。」並且他把馬克思的簡單再生產圖式改寫為里昂惕夫表,從而建立了馬克思兩部類表達式與里昂惕夫表之間的聯繫。實際上擴大再生產圖式也可改寫為里昂惕夫表。但馬克思關於兩大部類的劃分是一種科學的抽象,將其應用於實際統計和分析尚有困難。按照斯威齊(Paul M.Sweezy)的說法,在價值和剩餘價值的真實經濟聯繫與價格和利潤的經濟表象之間尋找一種數量表述,也就是「轉型」問題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I引。因而在馬克思之後,里昂惕夫在柏林大學的導師博爾特凱維奇(Laduislaus yon Bortkiewicz)給出了另一種價值計算價格的方法。里昂惕夫正是按照這一思路繼續進行研究。 :

二、產業關聯理論的產生階段

產生階段(1874年一1953年)。又可大致分為產生前期和正式產生期兩個階段。

(一)產業關聯理論的產生前期

1874年瓦爾拉斯在《純政治經濟學綱領》提出了「全部均衡理論」。瓦爾拉斯提出以下假設:(1)所有商品市場和要素市場是完全競爭市場:(2)消費者偏好、要素供給和生產函數既定不變;(3)規模報酬不變;(4)家庭是商品的消費者和要素的供給者,廠商是要素的需求者和商品的供給者,消費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生產者追求利潤最大化。並且模型只包括家庭和廠商。但給出了一組使所有市場全部出清價格P1......Pn,則整個經濟體系同時達到均衡。里昂惕夫認為:全部均衡理論』的主要優點,是它能夠使我們考察高度複雜的縱橫交叉的相互關係,這種交叉關係把任何局部的最初變動的脈搏,傳送到經濟體系極遠的角落。」並認為投入產出理論是全部均衡方程體系的簡化。里昂惕夫在全部均衡理論的基礎上又提出了如下假設:(1)產品必須同質,即具有相同的用途、工藝和投入;(2)產品的需求和價格均為已知,只是調整產量;(3)生產函數為線性:(4)投入之間不能互相替代。在此基礎上,首先,根據馬克思劃分經濟部類的思想將為數眾多的經濟主體匯總為有限個經濟部門;其次,加入了中間產品,通過相互間的投入產出突出了部門間的技術經濟聯繫;再次,將中間需求和最終需求、中間投入和附加價值綜合成一個供求平衡、收支平衡為軸心的體系。

「全部均衡理論」和產業關聯理論的一 個重要區別還在於前者強調了價格的核心調節機制,而後者將其內生化了。從數量可以推出價格即P (I-AT)-1Y』,P為產品單價列向量,Y』為各部門最終產值(或附加價值)係數列向量。而從投入產出行模型q=(I-A)-1 Y』中也可推出總產品數量。q為總產品列向量,Y』為最終產品列向量。以上兩式為投入產出模型中的價格決定機制和產量決定機制。產業關聯理論對價格的處理同古典理論是一致的,即價格作為一種分配因素,不決定生產的數量,但是從生產數量體系中卻能推演出價格決定。

為里昂惕夫產業關聯理論提供另一個理論來源的是同時代的凱恩斯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凱恩斯在四部門經濟中將經濟主體由家庭、企業、政府和國外四部門組成。國民收入(M)有四部分組成:消費(C)、儲蓄(S)、稅收(T):和進口(M),總支出(AE)也分為四部分:消費(C)、投資(I)、政府支出(G)和出口(X),在國民收入核算時NI=AE,即C+S+T+M +I+G+X。根據四部門模型可求出國民收入的均衡解和一系列乘數。

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和產業關聯理論兩者都着眼於整個國民經濟,從國民經濟的均衡中確定數量關係。前者中總收入等於總支出,後者中總投入等於總產出;兩者都着眼於因素分析,前者用一系列乘數揭示了消費、投資、政府支出、進口和出口等因素的變動對國民收入的影響,後者運用消耗係數、折舊係數、勞動報酬係數、社會純收入係數、感應力係數、影響力係數、生產誘發係數和依賴度係數等分析產業內因素變動對其他產業的影響。兩者的區別在於,一方面前者不考慮中間產品,只涉及附加價值總和(國民收入),而後者正是通過對中間產品的研究去分析各產業部門之間的技術經濟聯繫;另一方面前者是把國民收入的總和作為研究對象,而後者是將國民經濟的各產業部門和各部門之間的關聯作為研究對象,正是從這一點上說投入產出理論是分部門的國民收入理論。新劍橋學派經濟學家帕西內蒂(Pasinetti,1993)則給出了純勞動經濟模型對此加以說明。

(二)正式產生期:1925年一l953年前

產業關聯理論的創始人里昂惕夫,早年就讀於前蘇聯列寧格勒大學,後赴德國獲柏林大學經濟學哲學博士,1931年去美國從事美國投入產出表研究。既精通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又精於西方經濟理論,於1925年在德國基爾的《世界經濟》上發表了《俄國經濟的平衡—— 一個方法論研究》。並在上述理論的基礎上於1928年發表了產業關聯理論的早期成果,提出了一個把生產、流通和消費的各個方面作為經濟過程的一個整體進行描述的兩部門投入產出系統,於1932年進入哈佛大學從事投入產出研究,於1936年在哈佛大學《經濟學和統計學評論》上發表了「美國經濟系統中的投入產出數量關係」一文(以均衡理論的經驗運用為副標題),標誌着產業關聯理論的初步形成;而1941年出版的他的成名作《美國的經濟結構l9l9__l929》,系統闡述了投入產出理論的基本原理及發展,則標誌着該理論的正式產生。從而形成了「把一個複雜經濟體系中各部門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系統地數量化的方法」在以上著作中里昂惕夫提出了進行投入產出分析的基本模型,同時通過該模型可以派生其他模型(如行模型、列模型、相對價格模型等),並進行一系列係數的計算,從而加以運用。綜上所述,里昂惕夫在理論上吸收了古典經濟理論、馬克思的再生產理論、「全部均衡論」和國民收入理論的部分思想;並受魁奈經濟表、原蘇聯國民經濟平衡表中棋盤式表格的啟示,從而在前人的理論基礎上創立的產業關聯理論。該理論一誕生後就由里昂惕夫指導運用於美國勞工部編制的第一張官方投入產出表,50年代開始,在世界許多國家得到廣泛運用並取得長足發展。

三、產業關聯理論的發展階段

發展階段(1953年-)自1953年以後產業關聯理論步入了動態化、最優化和應用多元化等新的發展時期。應該說研究產業關聯理論的動態化是該理論進入發展階段的標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