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鸚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亞歷山大鸚鵡(學名:Psittacula eupatria)是亞洲最大的長尾鸚鵡,共有5種亞種,身長依照不同亞種為56~62厘米,體重198 ~ 258克。分布地區十分廣闊,橫跨數個國家,野生鳥棲息於海拔900米以下各種乾燥與潮濕的地方,包括森林、農作物區、紅樹林、椰子園等地。外表有點類似環頸鸚鵡,但是體型明顯大的多,且翅膀上有明顯紅斑,有不錯的學話能力,天性溫和,人工飼養可訓練學會一些技巧,出現許多顏色的變種。分布於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捕寨、越南等國。
分布範圍
分布於阿富汗、孟加拉國、不丹、柬埔寨、印度、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斯里蘭卡、泰國、越南。
引入: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卡塔爾、土耳其、阿拉伯聯合大公國。[1]
生活習性
天然食物包含了野外與農田的種子、花、花樹的嫩芽、花蜜、水果、穀類及蔬菜,覓食時間主要在早上與傍晚,在許多地區亞歷山大鸚鵡的主要食物是農作物,造成農民很嚴重的損失。
外形特徵
亞歷山大鸚鵡體長58厘米,體重260克。這種鸚鵡鳥體為綠色,臉頰和頸部為灰藍色,雄鳥頸部會長出一條灰藍色的細窄條狀羽毛,沿着蠟膜到眼睛有一條黑色羽毛,頸部有著一條很寬的黑色環狀羽毛和一條很寬的粉紅色環狀羽毛;腹部黃綠色,外側翅膀覆羽帶有一塊紫紅色的羽毛;尾巴羽毛中間上方為綠底外加藍綠色,尖端黃色;尾巴內側黃色;鳥喙紅色,尖端黃色;虹膜黃白色。雌鳥的頸部沒有黑色的和粉紅色的環狀羽毛,鳥體色較為黯淡,中間尾羽平均長度較雄鳥短。幼鳥外型和雌鳥相當神似,外側翅膀沒有紫紅色的羽毛,要到至少18個月大才會開始發展為成鳥的羽色,完全變成成鳥的羽色至少需要32到36個月。48個月性成熟。[2]
棲息環境
大部分棲息於海拔900米以下各種乾燥與潮濕的地方,包括森林、農作物區、紅樹林、椰子園等地,偶爾也在都市郊區、公園、花園活動,通常是集小群活動,在食物充足時或在棲息處休息時會大批聚集。
繁殖方式
繁殖季節約在11-4月間;購買人工繁殖成鳥來繁殖的話,難度不高,提供堅固的巢箱,巢箱位置越高越好,且深度宜深一些,亞歷山大鸚鵡是很盡職的父母,一窩雛鳥誕生後通常會受到父母完善的照顧,繁殖期間須提供親鳥充足的食物,通常在2月時進入繁殖期,一窩產3-4枚卵,約28天後孵化,7至8星期後羽毛長成,手養的亞歷山大鸚鵡幼鳥可成為很不錯的寵物,它們個性溫和,體型大,手養鳥安靜又聰明,愛與主人玩耍,說話能力在亞洲長尾鸚鵡算是較好的。人工繁殖鳥在適應新環境及飼主上不用花太多時間,適應環境後十分強壯且生命力強韌,在鳥舍中是蠻活躍的鸚鵡,不宜與其它種類混養,啃咬力強勁,最好能提供數種玩具和新鮮樹枝供其啃咬及玩耍。[3]
種群現狀
捕捉野生的亞歷山大鸚鵡至鳥市交易的行為很常見,斯里蘭卡的族群由於遭大量捕獵,現今的數量已很稀少,只剩北部有少量族群,在泰國由於幼鳥的過度捕捉,其數量也直線下降,這種情形同樣發生在泰國鄰近的中南海國家中。[4]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近危(NT)。
人工飼養
人工繁殖的亞歷山大鸚鵡很容易適應新環境本身亦十分強壯且 生命力強, 是容易把握飼養技術的品種。性格方面, 亞歷山大鸚鵡十分活躍,啃咬力強, 故不宜和其他品種的鸚鵡溷養。維持清潔衛生對鳥兒的健康甚為重要, 所以要經常要和它洗澡, 另外定期要替它們滅蟲。初購回來的新鳥要注意保暖,切勿讓它處於低過10℃的環境。亞歷山大鸚鵡並不挑食, 飼料方面, 種子(如葵瓜子、南瓜子)、硬殼果(如Bacon果仁、核桃、榛子)、小麥、稻穀、花生和市面上有售的合成糧等均可作為主糧。另外日常給予一些青菜、萍果、木瓜、蕃茄等蔬果作為副食。對其健康亦甚有幫助。如能定期給予一些蛋粉算干麥皮,對鳥兒的生長亦很有幫助。亞歷山大鸚鵡正確的飲食應該是以五穀類、豆類、玉米等為主食,多餵蔬菜和水果作為副食,葵瓜子等油脂成份較高的食物只能作為獎勵和玩耍時候的獎品。亞歷山大要到2歲左右才出現性別特徵的,雄性亞歷山大頸部是有一條紅色頸圈的,雌性是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