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亞東蒲公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亞東蒲公英

中文名稱:亞東蒲公英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目 菊目

屬 蒲公英屬

亞東蒲公英蒲公英屬,產西藏亞東。生於海拔2400--4500米山坡草地或杜鵑灌叢下。

信息

種中文名:亞東蒲公英

種拉丁名:Taraxacum mitalii V. Soest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屬中文名:蒲公英屬

屬拉丁名:Taraxacum

國內分布:產西藏亞東。生於海拔2400--4500米山坡草地或杜鵑灌叢下。

國外分布:不丹、錫金、尼泊爾也有分布。模式標本產尼泊爾。

海 拔:2400-4500

命名來源:(西藏植物志)[Wentia 2(10): 46. 1963]

中國植物志:80(2):055

組中文名:西藏蒲公英組

組拉丁名:Sect.13.Tibetana V.Soest

族中文名:菊苣族

族拉丁名:LACTUCEAE Cass.

亞科中文名:舌狀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CICHORIOIDEAE Kitam.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1]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頸部具褐色殘存葉基。葉羽狀深裂,側裂片3—4對;裂片三角形或略鐮刀狀三角形,長5—10(一20)毫米,寬5—10毫米,先端尖或略尖,平展或倒向,裂片間具小齒或無齒;頂端裂片略呈戟形,常伸長至3厘米。花葶1至數個,和葉近等長,高達6厘米,褐色,被白色蛛絲狀柔毛;頭狀花序直徑30—40毫米;總苞鐘形,長12—15毫米,灰綠色,總苞片先端增厚或具很小的小角;外層總苞片伏貼,卵形,長6—7毫米,具淺色或淡紅色邊緣;內層總苞片披針形,長10—15毫米;舌狀花黃色,邊緣花舌片背面具暗紫色或暗紫紅色條紋,花柱污黃色,柱頭淡暗綠色,干時近黑色。瘦果長3.5毫米,草黃色,略帶橄欖綠色,上部具較粗的尖刺,下部光滑,頂端漸縮為長約1毫米的圓錐至圓柱形喙基,喙長7毫米;冠毛長5毫米,白色。2n=24。[2]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400-4500米山坡草地或杜鵑灌叢下。

分布範圍

產自中國西藏亞東。

藥用價值

主要化學成分    全草含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膽鹼(Choline)、菊糖(Inulin)和果膠(Pectin)等。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用於疔瘡腫毒,乳癰,瘰癧,目赤,咽痛,肺癰,腸癰,濕熱黃疸,熱淋澀痛。

蒲公英屬介紹

Taraxacum Weber. 蒲公英屬,菊科,120種以上,大部產北溫帶,少數產熱帶南美,我國近100種,其中如蒲公英T. mongolicum Hand.-Mazz.入藥,橡膠草T.koksaghyz Rodin. 的根含橡膠6-28%,新疆、甘肅、陝西等地有栽培。多年生草本;葉基生,倒向羽狀分裂或琴狀羽狀分裂或有時近全緣;頭狀花序生於花莖之頂,花全部舌狀,兩性,黃色或白色;總苞片2列,外面的較小而廣展或下彎,內面的直立而狹;花序托禿裸;瘦果紡錘形,有棱,頂部延長成一喙,喙端冠毛豐富。[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