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井岡山遐思(劉德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井岡山遐思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井岡山遐思》中國當代作家劉德洲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井岡山遐思

素有革命搖籃之稱的井岡山,是我夢牽魂繞的地方。這一天,我終於有幸踏上了這塊奧秘、凝重、神聖的土地。

周圍五百里的井岡山是國家首批風景名勝區,具有峨眉之秀、黃山之奇、華山之險、泰山之雄,著名的文學家郭沫若稱譽為「井岡山下後,萬嶺不思游」。但是,我更看重的是這裡紅色的傳說,紅色的資源,紅色的大地,我是帶着一顆尋找、探秘革命之源的心情,前來這裡「朝聖」的。

瞻仰了八角樓毛澤東舊居、中共前委和湘贛邊界特委及醫院舊址、毛澤東和朱德挑糧休息處,憑弔了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革命舊址群及紀念塔,參觀了上井紅軍造幣廠、桃寮紅軍被服廠舊址和井岡山會師紀念碑等處景觀,我頂風冒雨攀上黃洋界,獨自站在那尊鐵鏽斑駁的迫擊炮旁邊,眺望着面前巍峨的群山和蒼茫的林海,心潮澎湃,思緒萬千。我的眼前,不斷閃現着井岡山這個紅色搖籃內一個個擎旗人睿智遠大的眼神,一隊隊跟旗人剛毅不屈的面孔,一批批護旗人英勇頑強的身影。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條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在馬列著作中找不到,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也沒有這個先例,這完全是毛澤東、朱德、陳毅、彭德懷、滕代遠等一大批無產階級革命家在井岡山獨創的。有了井岡山這一群擎旗人,才有了長征路上的紅旗,才有了延安寶塔山上的紅旗,也才有了北京天安門城樓上的紅旗。

1927年,正當北伐戰爭取得節節勝利之時,背信棄義的蔣介石在上海、汪精衛在武漢、湖南軍閥許克祥在長沙煮豆燃萁,同室操戈,先後發動反革命政變,逮捕和槍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一時間,血流成河,屍堆如山。黨的「八七」會議後,毛澤東在秋收起義受挫的關鍵時刻,審時度勢,毅然決然放棄了攻打大城市的計劃,率領工農革命軍向農村進軍,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翌年四月,朱德、陳毅帶着南昌起義保存下來的部分部隊,在寧剛與毛澤東部會師。同年十二月,彭德懷、滕代遠率領平江起義的部隊也上了井岡山。他們在不長的時間內,把紅色區域擴充到2600多平方公里,人口達到13萬餘人,革命的星星之火逐步在中國大地上熊熊燎原。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和發展,震驚了國民黨反動派,蔣介石在嚴厲下令對井岡山實行嚴密封鎖的同時,又多次調兵遣將「會剿」革命根據地。在白色恐怖十分嚴重的情況下,無數的革命者甘願冒着坐牢或殺頭的危險,嚮往紅旗,投奔井岡山,演繹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

永新縣賀敏學、賀子珍、賀怡三兄妹先後加入了共產黨,哥哥是紅軍將領,妹妹賀子珍是巾幗英雄,最小的賀怡不願待在家裡,為了躲開敵人的眼睛,她悄悄買來幾匹棉布,趁夜帶着父母爬上城牆,將棉布的一頭拴在城垛上,一頭纏在腰間 ,機智地逃出了縣城,投奔井岡山參加了革命;湖南嘉禾縣青年蕭克,在農曆大年初三,聽說朱德率領的南昌起義部隊來到宜章的消息,立即邀集幾個同伴,天不亮就出發,找到革命軍,拿起了槍桿子。蕭克走後,國民黨反動派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連續殺害了他的五個親人;國民黨滇軍駐贛部隊營長張威和湖南敵軍營長畢占雲,聽說紅軍政策好、紀律好、團結好,很受感動,各率一個連的兵力投奔井岡山,壯大了革命隊伍;最讓人動容的是導遊小姐講解的王展程和其妻段子英的故事。1984年6月14日的下午,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太太在兒子的陪同下,來到遂川戴家埔的烈士殉難處,稽首膜拜,祭奠英靈。老太太名叫段子英,55年前,她的丈夫王展程在這裡慘遭敵人殺害,屍骨無存。當時身懷有孕的段子英被敵人捉住後,賣給了一個商人為妻。生下兒子後,她聽說南昌有共產黨,不管三七二十一,抱起孩子就走,奔波二十多天,幾經周折,終於找到了黨組織,重新回到了革命隊伍之中……

擎旗人在前,追旗人緊跟,還有成千上萬的護旗人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誓死保衛着鮮艷的紅旗,保衛着新生的人民政權。

一九二九年二月初,紅四軍主力向贛南閩西進軍,部隊行至尋烏吉潭正在休息,突然遭到敵人的猛烈攻擊,敵眾我寡,情況緊急。朱德委員長的原配夫人伍若蘭想到,軍部有毛澤東、朱德、陳毅等領導同志,一定要保證他們的安全。想到這裡,她挺身而出,指揮一部分戰士集中火力攻擊敵人,吸引敵人,掩護軍部突圍,自己卻落入敵人的魔掌,慘遭殺害,犧牲時才剛剛二十三歲;紅軍團長朱雲卿、黨代表何挺穎在黃洋界保衛戰中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打得敵人潰不成軍,狼狽逃竄。事後不久,一個被特務殺害,一個戰死在疆場。紅軍中的一對卓越軍事領導人,把自己的一腔熱血,傾灑在湘贛兩省的土地上;江西蓮花縣劉仁堪三十五歲那年被敵人逮捕,國民黨反動派把他押到刑場,勸他自首。劉仁堪把刑場作為演講台,憤怒地揭露國民黨的罪行,大力宣傳共產黨的主張。敵人惱羞成怒,暴跳如雷,割掉了他的舌頭。劉仁堪不能講話了,就用腳趾頭蘸上鮮血,在地上寫下了「共產黨萬歲」幾個大字,英勇就義; 1929年初,第三次反圍剿失敗,國民黨反動軍隊衝進小井紅軍醫院,將來不及轉移的130多個紅軍重傷員,全部拖到附近的稻田裡,瘋狂地用機槍掃射,直到今天,我們只找到了十幾個烈士的名字,其他的人連一個姓名也沒有留下……

追憶至此,我忽然聯想到在重視發展市場經濟的今天,有極少人只顧向「錢」看,不會向前看,不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缺乏理想,信念動搖,崇洋媚外,貪圖享受,丟掉艱苦奮鬥的革命傳統,一味比排場,講闊氣,思慮至此,我的心裡就隱隱作疼。我多麼想大聲疾呼:所有的中國人,不分民族,不論男女,有機會都來井岡山走一走,看一看,親身感受這裡的凜然正氣,品摸品摸這裡的堅韌意志,學習學習這裡的獻身精神。只要我們的全黨全民真正把井岡山的傳統繼承下去,把井岡山的作風發揚光大,把井岡山的精神弘揚開來,我們的紅旗就會越舉越高、永遠飄揚,我們的國家就會越來越興旺發達、繁榮富強 。

正當我站在高高的山崗遐思連連的時候,「呼」地一陣山風吹來,手中的雨傘颯颯作響。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氣,極目遠眺,雨中的井岡山雲濤翻卷,霧靄裊裊,無數的峰巒更加突兀,滿眼的綠樹修竹更加碧翠。看到這些,我禁不住低吟電影《英雄兒女》中的插曲: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為什麼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1]

作者簡介

劉德洲,男,生於1961年11月,大專文化程度工作,中國詩歌協會會員,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鄧州市應急管理局原副局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