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五桂山街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五桂山街道隸屬廣東省中山市,位於中山市五桂山脈腹地,毗鄰港澳和珠海經濟特區,北面與中心城區接界,南面與南部中心鎮三鄉對接,西鄰板芙,東面是翠亨新區

五桂山街道因地處五桂山腹地,故名。五桂山面積101.23平方公里,轄長命水村、石鼓村、龍塘村、南橋村、桂南村5個村和五桂山社區。常住人口47999人(2010年)。五桂山是中山市唯一以客家人為主的聚居鎮區。

2015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7.3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6%。

五桂山街道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和市人民政府規劃為重點旅遊開發區、生態保護區。「五桂雄峰」是中山十景之一;珠江抗日縱隊司令部(古氏宗祠)舊址,是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1]

中文名稱: 五桂山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廣東省中山市

下轄地區: 龍塘村,南橋村,桂南村等

電話區號: 0760

郵政區碼: 528458

地理位置: 廣東省中山市南部

面 積: 101.23平方公里

人 口: 47999人(2010年)

氣候條件: 南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土沉香林,南粵石文化博覽園,仙蹤龍園等

車牌代碼: 粵T

歷史沿革

建國之前

民國一十四年(1925年)4月15日,為紀念孫中山,香山縣改名為中山縣,分9個區。石鼓鄉(含龍塘)屬第一區,長命水鄉屬第四區,桂南、南橋屬第五區。

民國一十九年(1930年)7月,全縣調整行政區域,區的名稱改按地方命名,設9個區。第一區改為仁良區,第四區改為東鄉區,第五區改為南鄉區。今鎮域石鼓、龍塘屬仁良區,長命水屬東鄉區,桂南、南橋屬南鄉區。

民國二十年(1931年)9月,全縣9個區恢復按數字編列的名稱。今五桂山鎮域分屬第一區、第四區和第五區。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全縣設有9個區,下轄386個鄉鎮。今鎮域石鼓鄉(含龍塘)屬第一區,長命水鄉屬第四區,桂南(分為馬溪、社貝、田心、旗溪4個鄉)、南橋(稱石瑩橋鄉)屬第五區。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2月,日軍入侵中山。1941年6月,中山全境淪陷。由於敵後游擊戰爭的發展,中山形成了日軍、國民黨中山縣政府、抗日民主政權三大勢力鼎立的局面。1944年10月,中山縣行政督導處在五桂山區石瑩橋村成立,為縣級民主政權。縣民主政權轄五桂山區、濱海區、谷鎮區和鳳凰山區共4個區55個鄉162個村莊。五桂山區駐瓦屋下、檳榔山,轄11個鄉81個村。今鎮域分為石瑩橋鄉(含石瑩橋、南坑、南坑尾、石窩口、鍾屋、黃屋、李家山、巫屋、南蛇塘、檳榔山、白石坳、黃茅坪12個村),石鼓鄉(含張屋排、何屋排、背心3個村),長命水鄉(含走馬墩、邱屋、白蘭橋、龍貢4個村),旗溪鄉(旗溪1個村),石井鄉(含石井、控蝦2個村),田心鄉(田心1個村),均屬五桂山區民主政權下轄的鄉村。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9月,國民黨中山縣政府先後撤銷9個區的建制,把全縣縮編為67個鄉鎮。民國38年3月,增設三角、小黃圃、長庚、連新等4個鄉。至此,全縣有71個鄉鎮,轄1746保。今鎮域石鼓、龍塘屬馬嶺鄉轄保,桂南(分馬溪、社貝、田心、旗嶺4個保)、南橋(稱石瑩橋保)屬東桂鄉轄保,長命水屬建成鄉轄保。

建國之後

1949年11月,全縣設10個區,轄96個鄉鎮、884個村。今鎮域屬五桂山區轄鄉,桂南、南橋屬桂南鄉轄村,石鼓、龍塘、長命水屬桂北鄉轄村。

1951年2月,五桂山區撤銷,鎮域分屬第一區、上四區、上五區管轄。

土地改革結束後,1953年8月,全縣改設15個區。今鎮域石鼓(含龍塘)鄉屬第一區,桂南、南橋鄉屬第二區,長命水鄉屬第四區。

1955年8月,各區改以區(鎮)所在地為區(鎮)名稱冠名,第一區改稱沙涌區,第二區改稱平嵐區,第四區改稱張家邊區。

1957年3月,撤銷15個區,改置34個大鄉。今鎮域石鼓(含龍塘)屬沙涌鄉轄村,桂南、南橋屬三鄉鄉轄村,長命水屬濠頭鄉轄村。

1958年8月,全縣34個大鄉改為34個人民公社(下簡稱公社)。同年12月,改置為10個大公社,公社下設耕作區(即原大鄉),生產大隊、生產隊分別為營、連建制。石鼓(含龍塘)生產營屬三鄉公社沙涌耕作區,桂南、南橋生產營屬三鄉公社三鄉耕作區,長命水生產營屬張家邊公社濠頭耕作區。1959年4月,撤銷大公社,調整為29個公社和4個鎮。

1961年8月,恢復區的建制,下轄小公社。全縣農村設置13個區、下轄62個小公社。今鎮域桂南(分馬溪、田心、社背3個大隊)、南橋大隊屬三鄉區三鄉公社,石鼓(含龍塘)屬環城區沙涌公社,分為石一、石二、石三、石四(龍塘)4個生產大隊;長命水大隊屬環城區長江公社,分為石榴坑、白欄橋2個生產大隊。

1963年初,撤銷區的建制。1967年12月—1969年,全縣農村調整為20個公社。現轄屬之長命水(稱向陽大隊)、龍塘、石鼓屬環城公社所轄的生產大隊,桂南、南橋屬三鄉公社所轄的生產大隊。

2005年11月,經省民政廳批准,撤銷五桂山鎮,設立五桂山(街道)辦事處,屬中山市政府派出機關,原轄區範圍不變。

行政區劃

五桂山街道轄1個社區5個村:五桂山社區和長命水村、石鼓村、龍塘村、南橋村、桂南村。五桂山街道辦事處駐五桂山社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五桂山街道平面形狀呈塊狀,東至西最長約12.3公里,南至北最長約12.6公里,介於北緯22°16′12″—22°27′,東經113°35′—113°20′之間。東面與南蓢鎮翠亨村相連,西南與板芙鎮交界,西北接南區,南鄰三鄉鎮,北連東區。五桂山街道面積100.84平方公里。各自然村莊呈長藤結瓜之狀,依附在鎮境內的公路兩旁。政府駐地位於鎮境西北的石鼓馬槽村,距石岐城區12公里。

地形地貌

五桂山街道總面積為100.84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約占84.4%,是一個以燕山花崗岩為主組成的低山丘陵地區。地勢東高西低,東面有五桂山主峰,高低丘陵分布比較零散。東偏南接近三鄉鎮大布、雍陌一帶地勢較低,是沖、洪積物形成的平原,古代為海灣,旗溪河古稱碼頭河,可通船航。東南面南橋一帶地形抬升,然後向西、向北緩降,長命水一帶山形和緩。

氣候特徵

五桂山街道地處北回歸線以南,熱帶北緣,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鎮境日照充足,太陽輻射量較強,氣溫較高;又瀕臨南海,夏季風帶來大量水汽,成為降水的主要來源。因此,形成了光熱充足,雨量充沛,乾濕分明,災害較頻的氣候特徵。

四季氣候的特點為:春季(2—4月)氣溫回升,冷暖交替,雨水漸增,日照時數為全年最少。前期常有低溫陰雨,對春播、春種有一定影響。夏季(5—7月)初夏溫暖,盛夏炎熱,高溫強光,雨量集中,間有颱風。日照時數和降雨量為全年最多。由於雨日多、雨量大,可影響早稻抽穗揚花。秋季(8—10月)早秋炎熱,晚秋涼爽。常有颱風。日照時數和雨量為全年次多。10月中旬寒露風增強,可影響晚稻開花結實。冬季(11月—次年1月)氣溫較低,雨量稀少,寒潮南下,出現低溫霜凍。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從2004年5月開始,中山市林業部門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五桂山進行植物資源本底調查和標本採集製作。調查發現,五桂山區維管植物209科844屬1539種,其中野生維管植物178科573屬1003種,共有16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2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14種)和14種珍稀瀕危植物。其中野生的重點保護植物就有黑桫欏、大黑桫欏、粘木、土沉香、繡球茜、白桂木、金毛狗等。珍稀瀕危植物有觀光木、紅椿、海南紫荊木、苦梓、雲南石梓、降香黃檀、長葉竹柏等。新發現了兩種重點保護植物: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大黑桫欏和四藥門花,其中四藥門花更是國家珍稀植物。

動物資源

五桂山地區的低山丘陵是大、中型獸類的主要活動場所。但由於植被的破壞和人類經濟活動的影響,過去曾經存在過經濟價值較高和體型較大的珍貴動物,如華南虎、蘇門羚、水鹿、獼猴、山豬等現已絕跡。尚存的經濟價值較高的動物主要有小靈貓、食蟹獴、水獺、豹貓、南狐、穿山甲、草龜、板齒鼠、果子狸、蜥蜴和各種鳥類和蛇類等。

人口民族

1990年中國第四次人口普查,五桂山鎮總人口6745人。漢族人口6736人,其中男3673人、女3063人。壯族人口9人,其中男4人、女5人。

2000年中國第五次人口普查,五桂山鎮總人口17713人。漢族人口17015人,其中男10058人、女6957人。少數民族有21個,人口698人,其中男410人、女288人。

2005年戶籍人口:男性3669人,占49.6%;女性3722人,占50.4%。性別比例:以女性為100,男性為98.6。成年人口(18—60歲)占總人口的62.5%(其中60歲及以上人口從1990年的14.2%降為2005年的12.1%),呈成年型人口結構。

經濟狀況

綜述

2014年,五桂山街道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7.1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以下簡稱增長)6.5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1.95億元,增長1.6%;第三產業增加值12.42億元,增長11.6%;國、地兩稅合計5.24億元,增長4.4%;外貿出口總值3.14億美元,基本持平;固定資產投資8.92億元,增長4.7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4億元,增長9.67%;農民人均純收入1.67萬元,增長5.71%。

第一產業

2005年農業總產值達6188萬元,比1979年增長近44倍。

2007年實現農業總產值7050萬元,增長3%。現有耕地面積4265畝,荔枝、龍眼、芒果等水果種植面積3465畝,林地面積12.8萬畝,種養面積4000多畝,主產稻穀、蔬菜、水果、家禽等,形成了以種植業為龍頭,以畜牧業、水產業、林業相配套的產業格局。

第二產業

主要產品有家用電器、五金製品、電子元件、紡織服裝等。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2.00億元,增長18.48%;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0.9億元,增長20.46%,占全年工業總產值96.47%。實現工業增加值7.45億元,增長19.5%。實現工業銷售產值30.3億元,增長27.6%。實現銷售收入30.63億元,增長27.5%。

第三產業

五桂山被廣東省人民政府規劃為重點旅遊開發區,2005年接待遊客73萬多人次,旅遊收益為790多萬元。

全區有集貿市場5個,面積8000平方米。至2002年,全鎮有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合計500戶,全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2.2億元。2006年,集市貿易成交額3.95億元,比上年增長2.6%。

社會事業

教育

2003年6月,五桂山鎮撤銷原有6間中小學校,組建為從小學到高中12年一貫制的五桂山學校,鎮政府投入近3000多萬元擴建學校教學大樓,增添設備設施。長命水小學和桂南小學則以承包辦學的形式改為民辦學校,對外招收小學、初中生源,校名分別改為中山市龍泉學校和桂南學校。2005年6月,五桂山學校順利通過省一級學校評估驗收,五桂山鎮以506分的高分通過省教育強鎮的評估驗收。該年,五桂山鎮有普通中小學3間,幼兒園4所。當地戶籍的學生,小學、初中、高中入學率分別為100%、100%、93%,幼兒入園率為96.3%。公辦、民辦學校和幼兒園共有教職工302人,小學、中學、幼兒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分別為92.6%、100%、100%。

衛生

截至2005年,五桂山街道建成五桂山醫院、中山市婦幼保健院五桂山分院、五桂山鎮防疫保健所及村衛生院7所。

到2005年,五桂山街道參加醫療保險的總人數達10491人,其中企業員工參加住院醫療保險9800人,占用工人數的81%,是中山市企業員工參保人數比例較高的鎮區。參加住院醫療保險的員工,住院時,按醫院的類別自付起付額400—700元,超過起付額的費用,由統籌基金和個人共同支付,統籌基金年累計最高支付限額為2.4萬元。

交通

改革開放後,先後新建成城桂公路和翠山公路,原有公路得到改造,幹線和支線不斷伸延。2005年,鎮境內有主幹、支線公路5條,可通車裡程達72公里,混凝土水泥路面為68公里,占總里程的93%。城桂公路貫穿南北,北連石岐城區,南接105國道三鄉沙崗路段;馬石公路西接105國道長環路段,東與城桂公路相接,溝通西部村莊;石橫公路與城桂公路連接,溝通中部村莊;新田公路與桂南大道相連,溝通東南部村莊;翠山公路東接南朗鎮翠亨,西與城桂公路相接,形成了四通八達的公路交通網絡,公路密度為72公里/百平方公里。

公路建設帶動橋樑建設工程的發展。至2005年,境內建有公路橋樑12座,總長度536米,鄉村橋樑30座,總長度565米。

科技

五桂山工農業生產經歷了科技落後,到農業科技推廣應用,再向現代科技發展的歷程。

建國前,山區農業耕作落後,產量低下。建國後,國家提倡科學種田,農業科技以推廣優良品種和栽培技術為主。20世紀80年代,着重推廣雜交稻和優質稻,大力推行稻稈回田和種植紫雲英的「沃土計劃」以及拋秧技術。1992—2000年,全鎮優良品種和先進的栽培技術覆蓋率達70%以上。

1994年,中興66錦綸絲廠投資2000萬美元和8000萬元人民幣引進德國錦綸絲生產線。1995年,鎮投入企業技術開發和技改資金130萬美元,對引進的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和技術培訓。勞動部門對鍋爐工、鉗工、電工、衝壓工、機械木工等特殊工種的從業人員進行專業培訓與考核,推行持證上崗制度。2002年鎮政府投入34萬元技改和科研經費,扶持企業開展技術改造、科技創新和創名牌名標工作。2003年,全鎮共有各類科技人員160多名,其中助理工程師67名,工程師40名,高級工程師2名。

體育

黃圃鎮內的體育設施主要分布在各村和各間學校。2005年,全鎮有400米運動場1個、200米運動場3個,體育館1座,全民健身廣場3個,柔道訓練館1個。各村都設有籃球場,轄內共有籃球場22個,其中燈光球場12個。另有羽毛球場6個、排球場3個、體操器械場2個、乒乓球室5個(有乒乓球檯22張)、溜冰場2個、游泳池3個、桌球室4間、彩彈射擊場2個。

五桂山鎮每年均舉辦籃球、長跑等體育比賽,曾多次組隊參加中山市的各項比賽並獲得良好成績。以五桂山中學為代表的柔道、舉重項目成為鎮內的體育特色,五桂山籍的中山運動員參加省級柔道比賽多次獲獎。

視頻

《今日嶺南》欄目組走進中山市五桂山街道禁毒宣傳活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