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五月,拜謁屈原故里(張開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五月,拜謁屈原故里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五月,拜謁屈原故里》中國當代作家張開生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五月,拜謁屈原故里

說起屈原,眼前就會映現出一位頭戴峨冠,衣袖飄裊,玉佩作琅,長袍飄風,面容憔悴而沉寂,目光迷惘而深邃的士大夫象形,緩緩地從楚懷王巍峨的殿堂上顯現出來。他就是兩千年前,八百年楚國的三閭大夫屈原,中國首次出現的第一位偉大詩人屈原。

五月,在一個雨霧彌濛的時日,乘船去拜訪屈原故里。遊船駛入長江三峽,江面煙雨瀰漫,薄霧縈繞着遊輪;船尾拖曳着一道亮朗的浪花,蕩漾於雲裡霧裡;江霧糅合了江岸淺黃嫩綠的山竹野藤,氤氳出一種夢幻的江峽世界。

甲板上幾個披紅掛綠的姑娘在雨中拍照嬉戲。一雙俊男靚女一前一後站立於船頭,那女子舒展開雙臂,衣袖飄飛,作着《泰坦尼克號》中那個熱戀中少女羅絲之狀,仰天呼叫:看啊,山鬼我要飛了!「山鬼」,屈原詩里一個美麗的山林女神復活了!一個現代的遠古意境。上天竟營造出了這般穿越兩千年歷史迷霧的意境,讓你去拜訪屈老夫子。所幸有了這樣的雨霧天氣。這是山崖的俊俏,是江霧的繚繞,是江波的悄然微笑,也是歷史的清逸設計!

中國的孩子對屈原的第一印象,大多是跟小時候端陽節吃粽子連繫在一起的。大人們說,甜蜜的粽子拋進汨羅江里是餵魚的,魚吃了粽子就不會傷害屈原了…… 千百年來端午節吃粽子划龍船的故事,傾訴着國人千年不渝的懷念與敬仰,成為億萬雲集響應的詩國粉絲,同醉在詩人浪漫的神靈里。只要有井水的地方就有《離騷》的詠誦。

長江三峽是萬里長江上一段最壯麗的大峽谷,上有白帝城啟始,下有宜城收尾,全長193公里,由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而名之為三峽。大峽谷里,灘峽相間,水流湍急,奇峰連綿,絕壁對峙,而成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大峽谷之一。

華夏第一詩人屈原,就出生在萬里長江最險峻、最神奇、最玄秘、也最具典型概括力的長江三峽深處。那裡雲橘波詭,山奇水麗,如夢似幻,滋養了他神話般的奇思妙想;那裡樹茂藤密,竹翠草碧,物神水靈,藴秀了他顧影自憐,假物馳懷的性情;那裡水湍浪急,奔騰而下,孕育了他志在千里,志在九天,百折不回的心理氣韻……這就自然地孕育了他那種「江畔懸崖獨詠曲」的《離騷》與「《詩經》的「平原小合唱」,而成為華夏黃河文明與長江文明的交響大合唱。

位於三峽的西陵峽中游的屈原祠,就在秭歸縣茅坪鎮鳳凰山上。

三峽上的白帝城、屈原故里、王昭君故里、三峽人家、黃陵、孫夫人廟及三峽大壩、葛洲壩等與旖旎的山水風光交相輝映,以其壯麗的自然勝景、豐富的人文勝景而名揚中外。

長江三峽又是中國古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也是三國時期古戰場之一。著名的「火燒連營七百里」的夷陵之戰,就發生在三峽邊上。三國的歷史,說白了就是「三把火」的歷史。第一把火官渡之戰,燒敗了袁紹,燒出了曹操;第二把火赤壁之戰,燒敗了曹操,燒出了三國鼎立;第三把火夷陵之戰,燒敗了劉備,燒散了三國,也燒出了一介書生軍事家陸遜。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為現今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萬噸級的大型貨輪和客輪均可平穩通過高185米的大壩,而使長江三峽成為世界上惟一可乘船遊覽的大峽谷。這裡,於遙遠的歷史與現實景物的魔幻中,顯現着大手筆,大動作,大形影、大景觀,彰顯着大寧靜,大感動;並以其無聲的霹靂轟擊出想象生命的涅槃,靈魂的徹悟,心靈的般若,使你與天地同在、與神聖共存、與逍遙遊,與道俱成,進入一種了生命的境界,天地的境界

我們的屈原就從三峽江畔的那山崖上背着行囊走下來,從雨霧裡戴着斗笠顯影出來,從江浪中踏歌而來,從飄蕩小舟上邁步下來。

記得讀高中時學《史記》屈原的第一次的清晰形象是這樣鮮亮着:「屈原至於江濱,被發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蠖乎』!」

司馬遷就這樣將一位,孤傲而天真,淒楚而高貴,離群而憫人的楚懷王左徒屈平,三閭大夫屈原的形象,聳立在了一個時代中國中學生的心目中。

[1]

作者簡介

張開生,退休教師,山西運城垣曲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