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五味消毒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五味消毒飲

五味消毒飲由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等組成,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主治各種疔毒、癰瘡癤腫、發熱惡寒等。方中金銀花清熱解毒、消散癰腫,為主藥。

處方

金銀花 20克;野菊花 15克;蒲公英 15克;紫花地丁 15克;紫背天葵子 15克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消散疔瘡。疔瘡初起,發熱惡寒,瘡形如粟,堅硬根深,狀如鐵釘,以及癰瘍癤腫,紅腫熱痛,舌紅苔黃,脈數。

用法

水一盅,煎八分,加無灰酒半盅,再滾二三沸時,熱服,被蓋出汗為度。

禁忌

斟酌。

各家論述

《方劑學》:癰瘡疔毒,多由臟腑蘊熱,火毒結聚。故治用清熱解毒為主,以便積熱火毒清解消散。方以銀花兩清氣血熱毒為主;

紫花地丁、紫背天葵、蒲公英、野菊花均各有清熱解毒之功,配合使用,其清解之力尤強,並能涼血散結以消腫痛。加酒少量是行血脈以助藥效。

《中醫雜誌》(1984;4:52):方中金銀花、野菊花,功擅清熱解毒散結,金銀花入肺胃,可解中上焦之熱毒,野菊花入肝經,

專清肝膽之火,二藥相配,善清氣分熱結;蒲公英、紫花地丁均具清熱解毒之功,為癰瘡疔毒之要藥;蒲公英兼能利水通淋,

瀉下焦之濕熱,與紫花地丁相配,善清血分之熱結;紫背天葵能入三焦,善除三焦之火。五藥合用,氣血同清,三焦同治,兼能開三焦熱結,利濕消腫。

臨床應用

1、治療癤疔瘡癰之有效方劑,局部紅腫熱痛,外用及內服均可。

2.本方常治外科急性感染,如急性乳腺炎、蜂窩組織炎等。

3.本方亦可用於急性泌尿系感染、膽囊炎、肺炎、流行性乙型腦炎等性傳染病具有熱毒證候者。

如熱重,可加黃連、連翹之類清泄熱毒;血熱毒盛,加赤芍、丹皮、生地黃等,以涼血解毒。

附註

五味消毒湯(《家庭治病新書》引《外科探源》)、消毒飲(《吉人集驗方》下集)。

方解

本方是治療疔毒、癰瘡的方劑。方中金銀花清熱解毒、消散癰腫,為主藥;紫花地丁、紫背天葵為治疔毒要藥,亦通用於癰瘡腫毒;

蒲公英、野菊花清熱解毒、消散癰腫,均為輔佐藥。各藥合用,其清熱解毒之力甚強,或加酒少量以助藥勢,可加強消散疔瘡作用。

一、五昧消毒飲的來源

五味消毒飲來源於清朝吳謙負責編修的《醫宗金鑒》,功效清熱解毒,消散疔瘡。主治疔瘡初起,發熱惡寒,瘡形如粟,

堅硬根深,狀如鐵釘,以及癰瘍癤腫,紅腫熱痛,舌紅苔黃,脈數。原方載於《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

為清熱解毒的代表方。由於本方由五味藥物組成,均有消癰解毒的功效,故而命名為「五味消毒飲」。

二、五味消毒飲的組成及用法

五味消毒飲是一首清熱解毒散結的方劑,其藥物組成為:金銀花三錢(15g),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一錢二分(5g)。

用法:水一盅,煎八分,加無灰酒半盅,再滾二三沸時,熱服,被蓋出汗為度。

金銀花

金銀花又名金花、銀花、雙花、忍冬花,始載於《名醫別錄》,為忍冬科植物忍冬、紅腺忍冬、山銀花或毛花柱忍冬的乾燥花蕾或初開的花。

栽培或野生。全國各地均有生產,主產於河南、山東等地。原植物生于山坡疏林、灌木叢中、路旁及曠野。喜溫和濕潤氣候,

喜陽光充足,耐寒、耐旱、耐澇,對土壤要求不高,耐鹽鹼。味甘,性寒。歸肺、心、胃經。

【功效】清熱透表,解毒利咽,涼血止痢。

【主治】溫熱表證,發熱煩渴,癰腫疔瘡,喉痹咽痛,熱毒血痢。

用於癰腫疔瘡本品甘寒,功善清熱解毒散結,為治癰瘡腫毒之要藥。①用治內癰外癰之證。金銀花長於散癰消腫,治一切內外癰,

配以甘草以增解毒之功,如《醫學新悟》忍冬湯;治腸癰腹痛者,常與當歸、地榆、黃芩、薏苡仁配伍,以清熱消腫,如《辨證錄》清腸飲;

治肺癰咳吐膿血者,常與魚腥草、蘆根、桃仁、桔梗等同用,以清熱解毒涼血;治乳癰,配以黃芪、當歸、甘草以補氣活血,

如《竹林女科》銀花湯用治疔瘡腫毒之證。金銀花善於清熱解毒,治療濕熱壅盛之證,配以茯苓、牛膝、地丁,以清熱利濕,

如《外科真詮》五神湯;治療熱毒熾盛之脫疽,配以玄參、當歸、甘草,以活血解毒,如《驗方新編》四妙勇安湯;

瘡瘍腫毒初起或已成膿而未潰者,均可配伍穿山甲、皂刺、赤芍、白芷等,以活血消腫潰堅,膿未成可消,膿已成可潰,

如《校注婦人良方》仙方活命飲;治瘡瘍痛甚,色變黑者,配以黃芪、甘草以扶正祛邪,如《活法機要》回瘡金銀花散;

治癰疽發背初起,與當歸等配伍,如《洞天奧旨》銀花湯;治療楊梅結毒,配以土茯苓、甘草以解毒祛穢,

如《外科十法》忍冬湯;治療深部膿腫,配以野菊花、海金沙、馬蘭、大青葉等(《江西草藥》)。

用於外感風熱,溫病初起用治溫病初起。本品甘寒,功善解毒,兼有輕宣疏散之功,善散肺經風熱,透熱達表,

治療外感風熱、溫病初起常與連翹、薄荷、牛蒡子等同用,以疏風清熱,如《溫病條辨》銀翹散.用治溫邪入營,

神煩少寐或斑疹隱隱。本品善清心、胃熱毒,有透營轉氣之功,配以水牛角、生地、黃連等藥,以清營護陰,涼血解毒透熱,

如《溫病條辨》清營湯用治溫邪入氣分壯熱、煩渴、脈洪大,配以石膏、知母,

以清熱瀉火用治暑濕熱渴,配伍香薷、厚朴等藥,以清熱祛濕,如《溫病條辨》新加香薷飲。

用於熱毒血痢,下痢膿血本品有清熱解毒、涼血之功,炒炭又有止血止痢之效,單用本品濃煎口服即可奏效,

如《惠直堂經驗方》忍冬散,或配以黃連、黃芩、白頭翁,以清熱利濕,解毒止痢。

用於肝膽炎性疾病配以連翹、黃芩、大青葉、野菊花等治療膽道感染有良效(《江西草藥》);配以忍冬藤治療傳染性肝炎,有助於症狀改善和肝功能的恢復。

5.泌尿生殖系統疾病配以海金沙、白茅根、金櫻子、天胡荽等治療熱淋具有較好效果(《江西草藥》);配以甘草研末外用治療宮頸糜爛明顯好轉。

6.治療癌症本品清熱解毒消腫,配以其他抗癌藥物,有減輕症狀,縮小腫塊之功(《抗癌治驗本草》)。

7.其他用於咽喉腫痛,常配以山豆根、馬勃等;治小兒痱子,常配以薄荷、浮萍等;治療急性結膜炎、角膜炎,配以公英等外用滴眼。

附:歷代醫家綜論金銀花主要功用及機制。

綜述金銀花功效

陶弘景:「(金銀花)味甘,溫,無毒。主治寒熱、身腫。」(《名醫別錄》)

陳藏器:「(金銀花)主熱毒,血痢,水痢,濃煎服之。」(《本草拾遺》)

甄權:「(金銀花)亦可單用,味辛。主治腹脹滿,能止氣下。」(《藥性論》)

劉翰:「(金銀花)味甘,溫,無毒。主寒熱身腫。」(《開寶本草》)

李時珍:「忍冬,葉同花,功用皆同。昔人稱其為治風除脹,解痢逐屍的要藥,而後世不復知用。後世稱其消腫散毒治瘡為要藥。

而昔人並未言及。乃知古今之理,萬變不同,未可一轍論也。陳自明《外科精要》云:'忍冬酒,治癰疽發背,初發便當服此,

其效甚奇,勝於紅內消。'洪邁、沈括諸方所載甚詳。一切屍注鬼擊,一切風濕氣及諸腫毒,癰疽疥癬,楊梅諸惡瘡,散熱解毒。」(《本草綱目》)

繆希雍:「忍冬,即金銀花。藤一名鷺鶿藤。感土之沖氣,稟天之春氣,故味甘,微寒而無毒。主寒熱身腫,

久服輕身長年益壽者,甘能益血,甘能和中,微寒即生氣也。氣味如斯,所主宜矣。」(《本草經疏》)

陳嘉謨:「(金銀花)味甘,氣溫,無毒。凌冬不凋,名由此得。蔓延樹上,藤多左纏。故又名左纏藤。專治癰疽,誠為要藥。

未成則散,甚多拔毒之功;已成則潰,大有回生之力。或搗汁攙酒頓飲,或研爛拌酒厚敷。或和別藥煎湯,隨證輕重取效。

《別說》又云:大治五種飛屍,倘被鬼擊作痛亦可服也。血痢水痢兼治,風氣濕氣咸除。謨按:患人生癰發毒,固未肯遺。」(《本草蒙筌》)

盧之頤:「(金銀花)膝蔓左旋,兩花一蒂,兩瓣一花,效一陽始於二陰下,震象也。唯能忍冬,乃得震距唬,故主飛屍、遁屍、風屍、

沉屍、屍疰。壞我形藏者,振肅而啟。若寒熱身腫,以及風濕痹氣,鬼擊癰瘍,失承左道者,使之仍順乎天施。

所謂神轉不迥,迥則不轉,乃得其機。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本草乘雅》)

李中梓:「金銀花,味苦甘,性平,微寒,無毒,入肺經。主熱毒血痢,消癰散毒,補虛療風。」

按:金銀花解肌膚之毒,故人肺經,為瘡科要藥。陶隱居雲常服益壽,人多忽之,更求難得者,是貴遠賤近、庸人之情乎。」(《藥性解》)

張介賓:「(金銀花)味甘,氣平,其性微寒。善於化毒,故治癰疽腫毒瘡癬,楊梅風濕諸毒,誠為要藥。

毒未成者能散,毒已成者能潰。但其性緩,用須倍加。或用酒煮服,或搗汁攙酒頓飲,或研爛拌酒厚敷。若治瘰癧、上部氣分諸毒,用一兩許,時常煎服,極效。」(《景岳全書》)

汪昂:「(金銀花)瀉熱解毒。甘寒人肺。散熱解毒,清熱即是解毒。補虛凡物甘者皆補。療風,養血止渴。丹溪曰:癰疽安後發渴,

黃芪六一湯吞忍冬丸切當。忍冬養血,黃芪補氣,渴何由作?治癰疽疥癬,楊梅惡瘡,腸澼血痢,五種屍疰。經冬不凋,一名忍冬。

又名左纏藤。花葉同功,花香尤佳,釀酒代茶,熬膏並妙。忍冬酒,治癰疽發背,一切惡毒,初起便服奇效。干者亦可,不及生者力速。

忍冬五兩,甘草二兩,水二碗,煎至一碗,再人酒一碗略煎,分三服,一日一夜吃盡。重者日二劑,服至大小腸通利,則藥力到。忍冬丸,

照前分兩,酒煮曬乾,同甘草為末,以所煮余酒打糊為丸。陳藏器云:熱毒血痢,濃煎服之。為末,糖調常服,能治痘。」(《本草備要》)

張璐:「金銀花芳香而甘,入脾通肺,主下痢膿血,為內外癰腫之要藥。解毒祛膿,瀉中有補,癰疽潰後之聖藥。今世但知其消腫之功,

謂其能利風虛也。但氣虛膿清,食少便瀉者勿用。痘瘡倒陷不起,用此根長流水煎浴,以痘光壯為效。此即水楊湯變法。」(《本經逢源》)

黃宮繡:「清肺熱,解癰毒。金銀花專入肺,經冬不凋,故又名忍冬。味甘性寒,無毒。諸書皆言補虛養血,又言入肺散熱,能治惡瘡腸癖,

癰疽痔漏,為外科治毒通行要劑。按此似屬兩岐。殊不知書言能補虛者,因其芳香味甘,性雖甘而能人內逐熱,而氣不甚迅利故無傷損之意也;

書言能養血者,因其毒結血凝,服此毒氣頓解,而自養之謂也。究之屬清熱解毒之品耳,確斷。是以一切癰疽等病無不藉此內入,取其氣寒解熱,

力主通利。至雲能治五種屍疰,事亦不虛。飛屍、遁屍、風屍、沉屍、屍疰。五疰病因不一,但此專主風濕內結為熱而言。又按《精要》

云:忍冬酒雲治一切癰疽,陋貧藥材難得,須用忍冬藤生取一把,以葉人砂盆研爛,人生餅子酒少許,稀稠得所,塗於四圍,中留一口泄氣;

其藤止用五兩,木槌捶損,不可犯鐵,大甘草節生用一兩,同入砂瓶內,以水二盆,文武火慢煎至一盆,人無灰好酒一大碗,再煎十數沸,去渣,

分為三服,一日一夜吃盡。病勢重者,一日二劑。服至大小腸通利,則藥力到。如謂久服輕身延年益壽,

不無過諛。凡古人表著藥功,類多如是,但在用藥者審認明確,不盡為藥治效所惑也。」(《本草求真》)

嚴西亭:「(金銀花)甘,平、微寒。人足陽明、太陰經。去風火,除氣脹,解熱痢,消腫毒。得黃芪、當歸、甘草,托癰疽;得粉草,解熱毒下痢。

研末調糖常服,能治痘。研爛拌酒,敷瘡毒。煎取濃汁,和溫酒服,治五種屍疰。飛屍,遊走皮膚,洞穿臟腑。遁屍,附骨入肉,攻鑿血脈。

風屍,淫躍風末,不知痛之所在。沉屍,纏結臟腑,沖引心脅。屍疰,舉身沉重,精神錯雜。藤、葉皆可用,花尤佳。酒煮服,

搗汁和酒飲亦可。人將癰毒,半載前常口燥思飲水,食過即飢,宜先服淨銀花膏解之。」(《得配本草》)

鄒澍學:「李瀕湖謂忍冬古人稱其治風除脹,而後世不知,後世稱其消腫散毒,而昔人未言,乃知古今之理萬變不同,不可一轍論也。

嗚呼!以寒熱身腫為瘡癰,猶之喻日形似銅盤,喻日光似燭也,以寒熱為風,以腫為脹,則扣盤得聲,捫龠得形而謂為矣。

金匱要略曰:諸浮數脈應當發熱,而反洒淅惡寒,若有痛處當發其癰。師曰:諸癰腫欲知有膿無膿,以手掩腫上熱者為有膿,

不熱者為無膿。前則言痛而不言腫,後則言腫而不言痛,亦可謂之風痛膿脹乎?是知言痛則腫在其中,言腫則痛在其中,

互文見義,無不可者,則寒熱身腫非癰膿而何?且先人措意命物,必有精詣,從紫莖以開白花,從白花而轉黃色,不似由血脈生腫腐,

即腫腐致潰膿也。人身氣血以是而變生為死,即使草木精神以是而變瘁為榮者與之,此所謂鍾生氣於病中,化病氣為生氣者也。

故其所主不出於由寒熱而身有腫處,由腫而遂痛,由痛而肉腐,由腐而潰膿,善夫後人之以是治熱毒下利膿血也,

亦以血脈遇熱而腫痛而腐潰而下膿血,然究其源亦必始於寒熱乃當,則所謂寒熱身腫者,

古今不易之理,未嘗稍變,謂為萬變不同,不可一轍論也,冤也。」(《本經疏證》)

腖士鐸:」金銀花,一名忍冬藤。味甘,溫,無毒。人心、睥、肺、肝、腎五臟,無經不入,消毒之神品也。未成毒則散,已成毒則消,

將死者可生,已壞者可轉。故癰疽發背,必以此藥為奪命之丹。但其味純良,性又補陰,雖善消毒,而功用甚緩,必須大用之。

如發背癰,用至七八兩,加入甘草五錢、當歸二兩,一劑煎飲,未有不立時消散者。其餘身上、頭上、足上各毒,減一半投之,

無不神效。近人治癰毒,亦多識用金銀花,然斷不敢用到半斤。殊不知背癰之毒,外雖小而內實大,非用此重劑,則毒不易消。

且金銀花少用則力單,多用則力厚,尤妙在補先於攻,消毒而不耗氣血,敗毒之藥,未有過於金銀花者也。故毋論初起之時與出膿之後,

或變生不測,無可再救之頃,皆以前方投之,斷無不起死回生者。正勿驚訝其藥劑之重,妄生疑畏也。或嫌金銀花太多,難於煎藥,

不妨先取水十餘碗,煎取金銀花之汁,再煎當歸、甘草,則尤為得法。至於鬼擊作痛,又治之小者。止痢除溫,益壽延齡,則不可為訓矣。

或問金銀花敗毒則有之,而吾子日補陰,得毋惑於《本經》長年益壽之語乎?曰:金銀花補之性實多於攻。攻毒之藥,未有不散氣者也,

而金銀花非惟不散氣,且能補氣,更善補陰。但少用則補多於攻,多用則攻勝於補。故攻毒之藥,未有善於金銀花者也。

若疑金銀花為長年益壽之藥,則不可。蓋至純之品,始可長服以延齡,偏霸之味。只可暫投以奏效。金銀花只宜用之以攻毒,

而不宜用之以補虛。若惑於長年益壽之說,始信金銀花為補陰之藥,則余且勸人長服為添壽之助,何以止言攻毒哉。

或問金銀花之解毒,近人亦多知之。然未有若吾子之讚嘆甚神者,子欲顯書之奇,不顧言之大乎?曰:金銀花化毒,吾言只揚其十之五,

余尚未盡言也。今因吾子之問,而罄悉之。夫癰毒之初生也,其身必疼痛而欲死,服金銀花,而痛不知何以消也;當癰毒之潰膿也,

其頭必昏眩而不能舉,服金銀花,而眩不知何以去也;及癰毒之攻口也,其口必黑黯而不能起,服金銀花,而陷不知何以起也,

然此猶陽證之癰毒也。若陰證之癰毒,其初生也,背必如山之重,服金銀花,而背輕如釋負也;其潰膿也,心必如刀之割,服金銀花,

而皮癢如抓搔也,然此猶陰症而無大變者也。倘若痛癢之未知,昏憒之不覺,內可洞見其肺腑,而外無僅存之皮骨,與之食而不欲食,

與之湯而不欲飲,懸性命於頃刻,候死亡於須臾,苟能用金銀花一斤,同人參五、六兩,

共煎汁飲之,無不奪魂於垂絕,返魄於已飛也。誰謂金銀花非活人之仙草乎。其功實大,非吾言之大也。

或問金銀花散毒則有之,未必如是之神。曰:金銀花之效,實不止此。金銀花無經不入,而其專人之經,尤在腎、胃二經。癰毒,

止陰、陽之二種,陽即胃,而陰即腎。陽變陰者,即胃之毒人於腎也;陰變陽者,即腎之毒入於胃也。消毒之品,

非專瀉陽明胃經之毒,即專瀉少陰腎經之毒。欲既消胃毒,而又消腎毒之藥,舍金銀花,實無第二品也。金銀花消胃中之毒,

必不使毒再人於腎臟;消腎中之毒,必不使毒再重留於胃腑。蓋金銀花能先事而消彌,復能臨事而攻突,更善終事而收斂也。[1]

參考文獻

  1. 五味消毒飲,搜狗, 2007-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