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五加皮的傳說故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五加皮的傳說故事

五加南北各有別,南北均祛風濕邪。

南加壯骨壽三百,北加雖毒醫衰竭。

祖傳手藝郅中和,公主佳婢酒一絕。

傳說故事

說起「郅中和五加皮酒」、歷史上流傳一段佳話:在很久以前,浙江西部嚴州府東關鎮(今建德境內)的新安江畔住着一個叫郅中和的青年,他為人忠厚,並有一手祖傳造酒手藝。有一天,東海龍王的五公主佳婢來到人間,愛上了淳樸勤勞的郅中和,後結為伉儷,仍以營酒為主。五公主見當地老百姓多患有風濕病,她建議郅中和釀造一種既能健身又有治病的酒來。經五公主指點,在造酒時加入了五加皮、甘松、木瓜、玉竹等名貴中藥,並把釀出的酒取名為「郅中和五加皮酒」。此酒問世後,黎民百姓,達官貴人紛至沓來,捧碗品嘗,酒香撲鼻,人人讚不絕口,於是生意越做越興隆。由於該地屬嚴州府東關鎮,後又有人稱之為「嚴東關五加皮酒」。此酒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並經久不衰。五加皮酒有舒解疲勞的功能和祛風濕強腰膝的作用,善治筋骨拘攣,手足麻木,關節酸痛,腰疼腿軟等證,酒味甘香可口,且無藥味,無病之人常服可健骨強身,益壽延年。近幾年來,據有關科研工作者鑑定,五加皮酒天天喝一杯,能預防膽結石,能抗癌,並能降低血清膽固醇,因而享有「健康食品」的美稱。[1]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說:「五加皮,煮根莖釀酒飲,益人。」古代醫家認為,很多中藥均可浸酒,「惟獨五加皮與酒相合,且味美」,「其氣與酒相宜,酒得之其味較佳也」,「添酒補腦,久服延年益壽,功難盡述」,「昔張子聲、楊延和、王叔牙、於世彥等,皆服五加皮酒,不絕房室,得壽三百歲,有子二十人」。取南  五加皮,以粗長、皮厚、氣香、無木心者為佳,洗淨後煎汁,和曲釀酒,或切碎袋盛浸酒服。

五加皮在我國醫用和養生中深得重用,如《桂香室雜記》贊詩曰:

  白髮童顏叟,山前逐騮驊。

  問翁何所得,常服五加茶。

五加皮入藥已有2000年的歷史。《神農本草經》記載:「五葉交加者良,入藥系用其根皮,故五加皮。」《巴蜀異物志》稱為「文章草」,且詩云:「文章做酒,能成其味,以金買草,不言其貴。」又云:「五加者,五車星之精也。」即言:「青精入莖則有東方之精,白氣入節則有西方之津,赤氣入花則有南方之光,黑精入根則有北方之粘,黃煙入皮則有戊己之靈。」所謂「寧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滿車」。可知醫家、養生家無不稱許。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