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雲南民俗博物館

雲南民俗博物館滇池邊的雲南民族村相鄰,距昆明市區約9公里,是雲南各少數民族歷史文化最集中的收藏於展示場所,也是東南亞最大的民族博物館。博物館分為《雲南少數民族社會形態――改革與發展》、《雲南少數民族生態產業》、《雲南少數民族紡織工藝和服飾藝術》、《雲南少數民族民間美術》、《雲南少數民族節慶樂舞》、《雲南少數民族手工藝品》、《雲南少數民族古籍文獻》和《奇石珍寶》等8個專題,16個展廳,占地面積1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分為展示區、收藏區和科研辦公區。

目錄

基本簡介

雲南民族博物館位於昆明海埂雲南民族村旁,場館占地面積1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分為展示區、收藏區和科研辦公區。館內有16個展室,展出面積達6000平方米,還配有設備齊全的報告廳、會議室、接待室等,是中國規模最大的民族博物館。館內藏品達12萬件,是雲南民族歷史和民族文化的博覽場所。 館內珍藏民族文物40000餘套(件),陳列有民族古籍、文化遺產、民族服飾、民間美術、民族樂器[1]、傳統生產生活技術等,並不定期地舉辦臨時展覽;在館區開闢了30餘個各類動態演示作坊和藝術家工作室;成功組織了10餘次國際學術會議;完成了20多項國際國內項目、課題,並與國際組織有着良好的合作關係;同國外多所博物館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開展了多項展覽交流、學者互訪工作;博物館將打造民族節日文化廣場作為重點工作之一,並為此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幾年來,已經有白族、彝族、哈尼族、傈僳族、苗族等在該館慶祝過本民族的節日,內容包括傳統歌舞節目表演、傳統工藝展示等。該館先後被命名為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雲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實踐示範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以及近40所全國大、中、小學校教學、科研、實習基地。

成立背景

年4月30日,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出訪東南亞國家歸來,在昆明觀看「雲南少數民族文物展覽」時指出:「要深入民族地區做調查徵集工作,要研究少數民族的社會經濟形態;要反映少數民族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下取得的成就,還要通過文物工作研究雲南與中原地區的關係與東南亞鄰國的文化交流和貿易往來」。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作為雲南省「八五」重點建設項目,雲南民族博物館經過十餘年的籌建,於 1995年11月9日正式建成開館。 開館以來,接待國內外觀眾 250 萬餘人次,先後接待了吳邦國、喬石、王光英、楊汝岱、布赫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日本秋筱宮親王及王妃殿下、泰國詩琳通公主、美國副國務卿、法國駐華大使等重要外國貴賓。已成為旅昆各族同胞歡度民族傳統節日的重要場所,先後被授予雲南省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科普教育基地」、「雲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示範基地」及高等院校的教學實習點。

建築特色

雲南民族博物館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民族類博物館,國際一級博物館,場館占地200畝,是集科研、展示、收藏、演示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場所。展區面積有6000多平方米,有8個專題11個展廳,從雲南少數民族生存的社會現狀、服飾節慶、生態生業、民間美術、文字古籍等不同側面反映了雲南少數民族的精神風貌,生動體現了雲南少數民族豐富多彩、個性鮮明的傳統文化。

一樓:目前設有雲南宗教、雲南青花瓷器[2]、雲南民族樂器、馬幫文化、雲南民族民間工藝、雲南民族服飾、雲南青銅器七個展覽單元,近2000餘件展品者是純粹的雲南元素。這些展品有四個來源:一是來自於雲南民族村文化搶救保護中心多年的徵集積累,二是來自於雲南省文物總店舊藏,三是籌建民俗博物館時向社會徵集來的,四是藏家或收藏機構捐贈給民俗博物館的,十分難得。 二樓:機動展廳,可以承接、組織舉辦各類展覽,常換常新,為志在該館辦展覽甚至展銷的單位和個人提供了又一個平台。目前設立了雲南省文博產業集團、雲南省文物總店、雲南民族村、雲南畫廊共同主辦的雲南民族民俗文物藝術精品展銷。一直以來,我國的民間文化遺產處於自生自滅的狀態,雖然我們天天在呼籲要保護它,但保護的重要性還沒有得到足夠充分的認識。作為文物,一些現代民俗文物並沒胡納入文物保護的範圍,作為一種文化藝術,像剪紙、泥塑這樣的民間手工藝也沒有進入藝術殿堂。現在因為對民俗、民間工藝品收藏熱起來了,民間文化的價值得到提升,一些之前很不起眼的東西,現在兩頭都得到了重視,證明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收藏可以促進傳承和保護。在收藏興趣漸熱的趨勢下,人們開始重新認識民俗民族民間工藝品的價值,發現它背後有非常高的文化價值、藝術價值,包涵了經過多少代人傳下來的技藝

視頻

雲南民俗博物館 相關視頻

雲南民俗文化:傳統打歌 男女對唱 !這個打歌隊厲害呢
雲南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系列之傈僳族服飾

參考文獻

  1. 民族樂器介紹 ,搜狐,2020-12-29
  2. 青花瓷器的特徵--如何鑑別青花瓷器,搜狐,2018-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