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於集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於集鄉

中文名 :於集鄉

所屬地區: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

於集鄉,隸屬於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位於阜南縣東南部,東臨洪河,與老觀鄉隔河相望;南接地城,西鄰龍王鄉,北接王化鎮。境內交通方便,四通八達,沿防汛撤退路往西七公里可通S202省道。全鄉轄8個村民委員會,153個村民組,面積42平方公里,人口2.75萬人,耕地3.3萬畝。建國後,於集一直是大公社駐地,是王化、萬溝三鄉鎮6.2萬人民,102平方公里地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農副產品商貿中心。 [1]

經濟發展

於集鄉是農業鄉,主要種植小麥、大豆、水稻、玉米、綠豆、穀子等糧食作物和花生、油菜、速生楊、杞柳、蔬菜等經濟作物。糧經比6:4,農業產業化結構進一步優化。我鄉實施科技興農戰略,加大推廣間作套種力度。已初步形成八里、趙莊、河灣、張樓種植優質水稻區,谷堆、程樓的西瓜、蔬菜種植區,洪崗、古城、河灣水產養殖區。同時我鄉利用低洼地資源,種植速生楊2650多畝。

於集鄉現有龍頭企業15家,近兩年先後引進企業有上海步馬縫紉機台板廠、浙江永平防滑鏈條廠、福州旭達鞋業有限公司、浙江天花塑料扣板廠和八里活性碳加工廠等企業。為我鄉注入1600多萬元固定資產投入,解決剩餘勞動力850人,增加財政收入70多萬元。產品遠銷浙江、福建上海廣東、東北三省等地區。

於集鄉新爭取一項國家級土地平整項目,共爭取項目資金1980多萬元。現第一期工程已到位資金1370多萬元。該項目實施後,我鄉可平整荒廢舊宅基地886畝,打井123眼,修路60多公里,從而大大推動了我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切實改變了農民生產生活條件。

歷史文化

洪林廟位于于集南1公里,背崗面灣,占地18000平方米,廟宇近百間。有前後兩大殿、東西廊房,西院平房為僧舍。大殿及廊房內,泥塑金雕,彩繪四壁,金碧輝煌。外觀建築壯麗,氣勢恢宏。每年農曆三月二十八日廟會。該廟因年久失修,解放前後,逐漸傾圮。現僅存有後殿牆基和清道光二十七年碑刻一塊,上書"萬類同歸"。

聽老人們講洪林廟東南是古時烏江三岔口,現名蒙河。歷史悠久,留下過許多美麗的傳說,伍子胥打馬過烏江的故事在這一帶廣為流傳。

地理環境

地處北亞熱帶北側、暖溫帶南緣,具有暖溫帶向北亞熱帶交接的過渡帶氣候特徵,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主要特點是四季分明,季風明顯,雨量適中,光照充足。既兼有南北氣候之長,即降水優於北方,光照優於南方;又兼有南北氣候之短,即降水集中且變異性大,旱澇災害頻繁。

縣境年平均氣溫15℃。建國後至1985年,年平均氣溫高於15℃的有4年,低於15℃的有5年。民間傳統習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做為春、夏、秋、冬四季的開始,以農曆一至三月為春季,四至六月為夏季,七至九月為秋季,十至十二月為冬季。按照氣候學規定,候平均氣溫小於10℃為冬季,大於22℃為夏季,10℃至20℃為春季,22℃至10℃為秋季。阜南縣春季從3月26日始,56天;夏季從5月21日始,118天;秋季從9月16日始,61天;冬季從11月16日始,130天。很明顯,冬、夏兩季遠長於春、秋兩季。四季之中,以冬季1月最冷,平均氣溫僅1.2℃;夏季7月最熱,平均氣溫高達28℃;春季氣溫偏低,4月平均為15℃;秋季氣溫偏高,10月平均為16.3℃。就溫差而言,春、秋大而復、冬小。春季5月溫差最高值為10.9℃,秋季10月溫差最高值為10.5℃,夏季7月為8.4℃,冬季1月為9.7℃。

視頻

於集鄉籃球隊比賽視頻 標清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