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抬頭(紀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二月二龍抬頭》是中國當代作家紀貴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二月二龍抬頭
農曆二月初二,在民間稱「二月二龍抬頭」。傳說武則天廢唐立周稱帝,惹怒了玉皇大帝,遂降旨龍王三年不許下雨。龍王不忍心人間遭難,偷偷降了一場大雨,玉皇大帝下令拿下龍王到天宮壓在大山下。黎民百姓感激龍王之恩,天天為龍王祈禱,最後終於感動了玉皇大帝,於農曆二月初二將龍王釋放,於是,便有了「二月二龍抬頭」的傳說。因此,二月二也叫「春龍節」,是中國農村重要的傳統節日,二月二清晨,鄉人取灶灰在院子裡面畫青龍狀,以圖吉祥。畫大小糧囤(倉)並用畫的梯子接聯上,一直接到自家門口,以圖風調雨順,糧食滿囤。有「炒雜蟲、爆龍眼」的習俗。二月二,把黃豆之類的糧食作物放在鍋裡炒,噼啪有聲,謂之「爆龍眼」,以求風調雨順。意喻人畜無病無災,人畜興旺,莊稼不生害蟲。還流行「二月二剃龍頭」的習俗。人們說:「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所以到二月二這天,趕龍抬頭這個吉兆,普遍「剃龍頭」討吉利。「剃龍頭,理龍發,孩兒膽子大。」農民說:「龍抬頭,大倉滿小囤流。」居民說:「二月二照房粱,蠍子、蜈蚣沒處藏。」學生說:「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老媽媽說:「二月二接寶貝,接不來,掉眼淚。」
二月二是一個與天文、氣候、農事、衛生、學業都相關的日子,所以講究的內容特別多。如:私塾先生此日收學生,謂之「占鰲頭」;少婦這一天要回娘家,叫「歸寧」;民間要祭土地,稱「社日」;婦女當日不動針線,「恐傷龍目......」
這一天,所有吃的東西都和龍有關,飯叫「龍子」、面叫「龍鬚」、餃子叫「龍牙」、肉卷饃叫「懶龍」。還有吃豬頭肉的習俗。
龍在中國人民心目中有着極其崇高的地位,古時認為龍是天子的象徵,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風化雨的主宰。所以「二月二龍抬頭」這句諺語,表示春季來臨,萬物復甦。蟄龍開始活動,預示一年的農事活動即將開始。[1]
作者簡介
紀貴,筆名為紀實,中文大學文化。中小學教師,校長,政府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