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二哥的歷史(鄢列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二哥的歷史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二哥的歷史》中國當代作家鄢列才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二哥的歷史

每個人都有一部自己的歷史,並且這部歷史與他所處的時代密切相關。

二哥的歷史我一清二楚。

二哥出生在上世紀50年代,上學的時間本來就短,加上跳過級,上學的時間就更短了。誰知道上完小學就不能繼續上了呢,早知道這樣,還不如不跳那個級。

下學後,二哥起先是放牛。年齡漸長後生產隊裡的農活沒有二哥不會的,什麼犁、耙、耖、磙;什麼播種、施肥;什麼用鐮刀割麥子、割稻穀,用鐵鈎子扯棉梗;什麼用兩頭尖尖的沖擔將一捆捆的麥子、稻穀、棉梗獨自擔上肩後挑回禾場,然後堆成方形或圓形的垛;他一看就會。誰叫二哥聰明,跳過級呢。

所有人都勤扒苦做,有時候還吃不飽穿不曖。現在不還有一部分人需要精準扶貧嗎,何況上世紀70年代。

那是一個特殊的年代,農村人是不存在什麼假不假的,農忙的時候忙,農閒的時候更忙。秋末冬初,二哥要隨水利大軍上工地挖河,白天冷風嗖嗖,上百斤的擔子壓在肩上還要爬陡坡,有時一群人移動腳步非要喊着「嗨喲、嗨喲」的號子不可;晚上蜷縮在農戶的地鋪上才算一天熬上了頭。

那時候農村青年人人都想去參軍,想被推薦上大學,想被招工進城,但心想事成的是極少數幸運兒;多數人無法掙脫土地的束縛。

二哥可能想過,一年到頭年復一年我就這樣過嗎?

有一次,上初中的我在二哥的枕頭底下發現了一支口琴,後來聽他吹得象模象樣,至今為止我都不知道二哥是怎麼學會吹口琴的。

勞作之餘,布滿星空的夜晚,二哥可能一邊吹着口琴,一邊遙想着他的未來。

歷史往往會在某個特殊的時候發生重大的變革,鄧小平先生三落三起之時,中國大地的每一角落都呼嘯着改革之風,整個社會感覺到地動山搖一般,中斷十多年的高考得以恢復,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沿海開始設立經濟特區……

二哥敏銳,時代已經發展到個人有機會選擇自己人生道路的時代了。考慮到自己只上了四年小學,別人可以參加高考「跳農門」,那咱們不能學門手藝「跳農門」嗎?

說干就干,二哥買了把斧頭拜師學木匠去了。

拜師學藝者通常三年才能出師,誰叫二哥聰明跳過級呢,三個月後二哥就撇開師傅獨闖江湖,什麼長板凳、靠背椅,什麼圓桌、方桌,什麼櫥櫃、衣櫃,什麼單人床、雙人床……全不在話下,而且是在大武漢僱主家管吃管住三塊錢一天,要知道幾年以後我吃上公家飯一個月才四十多塊錢工資。

木匠掙錢是掙錢,可是太拼力氣,能不能幹點稍微輕鬆點且又能掙更多錢的活呢?

誰不想致富?

致富沒錯,只要不偷不搶,不坑蒙拐騙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

二哥琢磨着開始經商,起初是擺地攤,跑漢正街進貨,遠涉湖南沅江去賣貨。一來二去,二哥的口袋開始厚起來,村里第一批蓋樓房的就有二哥。

時間來到了20世紀90年代,二哥覺得日子越來越有奔頭,開始考慮大幹一場,於是盤門面,招兵買馬,丟下地攤在市中心開了一家大型商場。生意紅紅火火,紅火得讓村里人眼饞。

不知什麼時候跑出來一個馬雲,阿里巴巴出現了,二哥感覺到了實體店的危機,果斷將商場轉讓給了一個做副食品的老闆。

不能啃老本,那會坐吃山空,這道理二哥明白。

眼見得村子裡的土地越來越來少,原來土地上像長莊稼一樣冒出了許多高樓,村子成了城中村。二哥心想:我沒有大資本拿地蓋樓,能不能做點與蓋樓相關的活呢?蓋樓需要腳手架需要模板,這些東西可以反覆使用,我可以購置這些東西租給蓋樓的老闆用,收點租金。於是二哥干起了出租腳手架出租模板的營生,為了節約成本,二哥多數時候自己開貨車送貨上門。十多年來,二哥的客戶逐年增加,效益也一年好過一年。

[1]

作者簡介

鄢列才,男,生於1963年4月,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碩士,仙桃市第一中學語文高級教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