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二元對比係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二元對比係數是中國的一個專有術語。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漢字有着深厚的歷史底蘊。後來的演變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曆程,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2]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

名詞解釋

二元對比係數(Dual contrast coefficient)

什麼是二元對比係數

比較勞動生產率、二元對比係數和二元反差指數是二元經濟結構的三個主要測度指標。

二元對比係數又稱「二元生產率對比係數」,即第一產業比較勞動生產率與第二、三產業比較勞動生產率的比率。二元對比係數理論上處於0-1(小數)之間,當為0時,表明第一產業比較勞動生產率為0,經濟二元性最顯著;而為1時,第一產業和第二、三產業的比較勞動生產率相同,二元經濟完全轉變成了一元經濟,經濟的二元性消失。發展中國家的二元對比係數通常為0.31—0.45,發達國家一般為0.52—0.86(小數)。

該指標與經濟結構二元性的強度呈反向變動的關係,二元對比係數越大,兩部門的差別越小:反之則兩部門的差別越大。二元對比係數在理論上的最大值為1.但通常總是低於1。所以,二元生產率對比係數的變動在總體上呈現出「U 型」特徵。

二元對比係數的計算公式

設G為總產值(或總收入),L為勞動力總數,G1為農業部門產值(或收入),G2為非農業部門產值(或收入),L1為農業部門勞動力數,L2為非農業部門勞動力數。又設R1為二元對比係數。很顯然G1 + G2 = G,L1 + L2 = L。則,比較勞動生產率的數學計算公式:

B_1=\frac{G_1/G}{L_1/L};B_2=\frac{G_2/G}{L_2/L}

得出,二元對比係數的數學計算公式為:

R_1=\frac{B_1}{B_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