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頭狀腺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乳頭狀腺瘤是一種良性上皮腫瘤,腺組織的內膜形成乳頭狀突起,伸入肺泡或從腔表面生長出來,多由於不潔性生活和間接感染引起,可分為結腸乳頭狀腺瘤、直腸乳頭狀腺瘤、肺乳頭狀腺瘤、膀胱乳頭狀腺瘤等。常見症狀有黏液便、黏液尿、黏液痰等。嚴重者可並發脫水、電解質紊亂、循環衰竭、酸中毒等。治療一般以手術治療為主,大多數患者基本能得到治癒。
基本信息
就診科室;普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
是否醫保;是
英文名稱;papillary adenoma
疾病別稱;絨毛狀腺瘤
是否常見;是
是否遺傳;否
並發疾病;脫水、電解質紊亂、循環衰竭、酸中毒
治療周期;短期治療
臨床症狀;黏液便、黏液尿、黏液痰
好發人群;老年人、有家族遺傳或肺部受炎症刺激患者
鑑別診斷;乳腺炎症性疾病、乳腺導管癌
常用檢查;直腸指檢、腸鏡檢查、超聲檢查、CT
病因
乳頭狀腺瘤多是由於不潔性生活和間接感染引起的,乳頭狀腺瘤還常發生在鼻腔、外耳道、咽部、食管、乳腺等組織器官,多為良性腫瘤。老年人、有家族遺傳或肺部受炎症刺激患者易引發該疾病。
臨床表現
主要的臨床表現為排出黏液,及解大便未盡的感覺,常易誤診為黏液性結腸炎及菌痢。較大的乳頭狀瘤可排出多量黏液,可與糞便一起排出或單獨排出大量黏液的腹瀉物,每天排出量高達3000mL以上,常導致嚴重脫水,電解質紊亂、循環衰竭、酸中毒等症狀而危及生命。由於腫瘤細胞的異常功能而致大量液體及黏液排出。
診斷
患者有出現黏液便、黏液尿、黏液痰、腹瀉等臨床症狀可初步判斷。
通過CT檢查可見該疾病。
取腫瘤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可證實為腺瘤。
符合以上任意兩點則可確診。
鑑別診斷
本病需與乳腺炎症性疾病、乳腺導管癌相鑑別。
乳腺炎症性疾病;通過乳腺超聲檢查,能夠發現乳腺導管內低回聲的物體,如米粒大小的腫瘤;超聲除導管擴張以外,還有低回聲的小腫瘤,來鑑別這種炎症與導管瘤。
乳腺導管癌[1];是指乳腺導管內上皮細胞異常增生,但未超出周圍基底膜的病變,與乳腺小葉原位癌同屬於乳腺原位癌,導管鏡檢查為比較直接的檢查方式,可以直接看到腫瘤,與炎症來進行鑑別。
治療
乳頭狀腺瘤的治療一般通過手術治療切除病變,根據不同的部位,採取不同的手術,從而減輕疾病的症狀、控制疾病發展。大多數患者一般需要1~3個月左右的時間進行治療。
腸鏡下切除;腫瘤位於肛門且大與8厘米時,可在腸鏡下進行切除,解除病變,緩解患者症狀。
肛門局部切除;腫瘤距離肛門小於8厘米時,可將肛門鏡放入肛門,可準確切除腫瘤。
肺葉切除;適用與腫瘤發生與肺部,通過切除病變的肺部組織,以接觸患者症狀。
併發症
乳頭狀腺瘤常見的併發症有脫水、電解質紊亂、循環衰竭、酸中毒。
脫水;l由於患者飲水不足,不能滿足身體需求量,脫水常見的症狀包括尿少、嘴干、精神狀態不佳等,嚴重的脫水患者還會出現休克、血壓下降等情況。
電解質紊亂 由於患者血漿中某一種或多種離子如鈉、鉀、鈣、鎂、磷等或高或低,不在正常範圍值內導致身體出現一系列的症狀,常見的共性症狀有疲勞、肌肉抽筋、虛弱、煩躁不安、噁心、眩暈、意識混亂、昏厥、易怒、嘔吐、口乾、尿少等。
循環衰竭;患者由於疾病嚴重或外傷、中毒導致的生理機能極度減弱引起血容量減少或急性心臟功能障礙等引起的組織循環灌流量銳減,以致代謝發生嚴重障礙的全身性病理過程。
酸中毒[2];由於患者肺部功能體內的血液和組織酸性物質堆積,有呼吸困難、腦膜炎、顱內壓升高等一些現象,還會出現像神經和肌肉功能的障礙。
視頻
胃竇活檢 乳頭狀 腺管不規則 腺癌 高分化
超聲引導下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熱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