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方市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買方市場亦稱「買主市場」。「賣方市場」的對稱。指商品供過於求,賣主之間競爭激烈,買主處於主動地位的市場。市場商品供給量超過需求量,賣者降低銷售條件,想方設法將自己的商品銷售出去,以致廉價拋售商品,這對買方十分有利,對商品有充分地選擇餘地,引起市場商品價格下降。這種競爭不僅表現在價格上,而且表現在質量、花色、式樣、功能、服務、交貨期、包裝等方面。
歷史發展
伴隨着改革開放及20年來的經濟快速增長, 新中國成立後延續了幾十年的短缺經濟基本結束,買方市場開始形成。到1997年底,中國不僅大部分消費品供過於求,而且一些投資本品甚至基礎產品也供過於求,許多行業出現生產相對過剩,人們普遍感受到商品供給豐富的真實存在,這不能不可謂是一個劃時代的巨大變化。買方市場的形成是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它將對21世紀中國經濟的運行和發展產生深刻影響。 買方市場是在供需關係中買方處於主動地位,成為主導方面的市場。它對作為購買商品的消費者,作為供給商品的工商企業,以及作為宏觀調控的經濟管理部門造成不同的影響,並引起其一系列不同的行為變化。一般地,買方市場對消費者有利。消費者在寬鬆的市場商品選擇環境中可以貨比三家,購得價廉物美的商品,並在商品價格不斷下降過程中無形中提高實際收入,實現更大的消費滿足。尤其是對於曾長期處於商品短缺,從糧、棉、油、肉、蛋、菜到糖、煙、酒,以及火柴等生活必需品都是按戶實行票證供應的中國人來說,買方市場的形成則賦予其更多的欣喜感受。 變化 買方市場給廣大消費者帶來益處,而給生產者和經營者帶來的卻是壓力和挑戰。壓力和挑戰在於買方市場形成後,企業之間為爭奪市場份額而必然展開的激烈競爭,競爭將導致如下幾方面的變化: 1、企業平均利潤率下降。企業對激烈競爭作出的反應常常是產品降價,由於中國相同行業的企業一般規模小而數量多,所以市場競爭尤為激烈。過度競爭引發生產企業和商業企業不斷降價,甚至颳起降價風,進行一種單純的價格戰,這往往使生產者和經營者的收益遞減,年均利潤率不斷下降,甚至一些行業和企業都出現了生產銷售增長與盈利水平下降的反向運動。
2、企業分化加劇。在買方市場條件下,市場競爭將促進優勝劣汰。生產和效益向少數優勢企業集中,多數中小企業經營日益困難。在中國,這種情況最明顯地發生在電視機、電冰箱和洗衣機等家電行業,鋼鐵、汽車等行業也逐漸出現同樣的變化。就是說,生產名牌產品、規模較大、經營效益好的少數企業經濟效益高,市場占有率越來越高,市場擴張促使規模越來越大(包括併購經營不善的中小企業),逐步達到規模經濟水平,而生產非名優產品、規模過小、經營狀況差的多數中小企業和劣勢企業,市場占有率越來越小,以至倒閉破產,被經營狀況好的大中企業併購,越來越趨於萎縮。長此下去,將形成處於壟斷地位的多數大企業與相當多數量的中小企業並存的不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這種變化從短期看會造成一部分生產力閒置,以及失業率的上升,但從長期看是積極的,將增強企業和產品在國際上的競爭能力,占有更多的國際市場,對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有利。部分閒置的生產能力也可作兩面分析,一方面造成部分資源浪費,另一方面可以適應市場需求波動的變化,使商品供給具有彈性。
3、企業素質提高。企業對激烈競爭的反應除了產品降價外,還將千方百計提高其生產工藝技術水平和經營管理水平,實現科技產品升級,努力達到經濟規模,改善產品售後服務等,以提高企業自身素質,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發展名牌產品,謀求在市場競爭中處於有利的地位。這種變化無疑是所希望的,可提高企業的整體素質。 中國買方市場的形成對經濟管理部門來說,將面臨宏觀調控方式的轉變。在賣方市場條件下,宏觀調控主要解決的是補充短線和增加供給問題,調控方式主要是單純控制需求,收緊信貸與投資規模的總閘門,以控制短缺經濟下過度需求而引發的中國性通貨膨脹,從而把握宏觀經濟走勢。在買方市場的新形勢下,供過於求成為宏觀總量的一種常態,市場約束強化使投資需求明顯減弱,因此,宏觀調控已不再是單純控制需求的問題,而是要認真研究如何引導和推動消費需求,以及擴大消費領域等問題,從而保持消費對生產的推動作用。 總之,中國商品供應充足的買方市場的形成,不但對消費者有利,而且對全社會生產力水平提高和長遠經濟發展都有利,是人們夢寐以求的。當然,對在買方市場條件下企業結構調整過程中出現的短期陣痛,也應有足夠的認識和思想準備。
形成 對於形成買方市場的原因,存在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是由於貨幣政策偏緊或貨幣供應及決定的國內總需求不足所致,另一種觀點認為主要是結構性矛盾或供給結構與需求結構不相適應的問題。這兩種觀點不可謂不對,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目標的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果,通過逐步消除舊體制的束縛,極大地調動了中國人民的積極性,直接促進了工農業和服務業的發展和社會生產力的顯著提高,有力地推動了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供給的增加使市場上的商品日益豐富,最終實現了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供求關係轉化。 賣方市場是計劃經濟的產物。市場經濟的常態就是買方市場,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過程。隨着中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最後確立和完成,隨着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供給進一步增加,買方市場將越來越鞏固,越來越高級化和全面化。當然,適度從緊的貨幣財政政策在有效地控制了通貨膨脹的同時,促進了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轉變;大量的盲目重複建設和產業、產品結構未能隨城鄉居民收入的提高而升級,使供需結構不相適應,也促進了買方市場的形成。人均可分配收入水平差距的不斷擴大和累積導致總需求不足,是促使買方市場形成的又一個比較重要但未能引起人們足夠重視的因素。 據有關研究,以城鎮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費收入和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表示的可支配收入來衡量,從1985年到1995年,中國29個省、市、區(未含西藏)的極值差率、變異係數和加權變異係數分別由2.96,0.2109和0.2291增加到4.75,0.3302和0.3807。這說明「七五」以來,隨着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和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中國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省際差異在不斷擴大,而且低收入省區(除廣西外)居民人均收入的相對水平都在下降,而絕大部分高收入省、市、區居民人均收入的相對收入水平都在迅速提高,出現了所謂的「馬太效應」現象。由於京津滬三個直轄市和東南沿海省區居民相對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和中西部省區相對收入水平的下降,導致居民收入在東、中、西三個大地帶間的差異在原來的基礎上也進一步擴大。居民收入差距擴大,不僅表現在省市區之間和三大地帶之間,也表現在城鄉之間,而且收入差距程度更甚。 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衡量指標中,城鎮居民家庭消費收入未包括政府給予的各種補貼和勞保福利,農民家庭純收入包含着擴大再生產的費用,而且未扣除各種不合理的攤派,農民的住房也由自己建設,醫療、養老費用也由自己負擔。因此,城鄉居民收入實際的差距比用上述指標反映的差距還要大。如果考慮到各種非正常性收入,則貧富差距及其擴大的程度又要加大。[1]
與發達國家的買方市場相比較,中國的買方市場具有如下兩個明顯的特徵: 1、初級性 從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費需求結構來衡量,與發達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2萬美元的高層次消費水平的買方市場不同,中國的買方市場是初級性的、從溫飽型向小康型過渡的買方市場。從中國國情出發,與一定收入水平相對應的需求結構大致可分為四種類型,即生存型(需求內容主要是廉價的生存資料)、溫飽型(需求內容主要是滿足其溫飽的生活必需品和服務)、小康型(需求內容主要是提高生活質量的耐用消費品、住房、基礎設施和高水平服務)和富裕型(需求內容主要是滿足人的發展與享受需求的高智能產品和服務)。中國農村居民的絕大部分已達到溫飽型需求結構,並正在向小康型的家庭耐用消費品和較好的住房等需求內容轉變,其中一小部分剛達到生存型,以及4000萬人口的貧困家庭,另一小部分則已達到並超過一般城鎮居民的消費需求水平;城市居民的絕大部分已遠遠超過溫飽型消費需求結構,擁有了多種家庭耐用消費品,正在向小康型的其它需求內容如較好的住房、方便的基礎設施和高水平的服務邁進,另一小部分已達到小康型和富裕型的消費需求結構,或者正在從小康型向富裕型過渡。可見,中國的主體人口群正處於從溫飽型向小康型需求結構過渡的階段,只是農村居民比城市居民落後一步,城市居民將率先進入小康型生活。中國的買方市場就是在這樣的由溫飽型向小康型消費需求結構過渡的基礎上形成的初級的買方市場。
2、相對性 與發達國家絕對的、全面性的買方市場不同,中國的買方市場是相對的、不完全的買方市場,是賣不掉與買不到共生、買不起與沒新東西買並存的市場。例如,經過十幾年的技術引進和發展,中國彩電、冰箱、洗衣機、收錄機、影碟機等家用電器生產能力和產量大增,農村居民的主體人群也有了購置家電的願望和衝動,市場潛力很大,但因受收入制約還支付不起,使大量耐用消費品堆放在倉庫和商店形成積壓,表現為消費市場上的供過於求。城市住宅也基本上是同樣的情況,城鎮有大量城鎮商品住宅待售,但由於其價格昂貴,城鎮居民的主體人群雖有購房的極大願望,也只好望而卻步,巨大潛在的購買力難以變為現實的購買力,致使城鎮商品房大量閒置。因為耐用消費品和商品住宅是城鄉主體消費人群的主要消費方向和中國主要消費商品供給領域,所以它們的滯銷對中國買方市場的形成構成份額最大。 中國城鎮和農村居民已出現高收入階層,這部分人雖然在中國總人口中所占比例還較小,但由於中國人口基數大,其絕對數量並不小,消費規模已相當可觀,他們已達到小康型和富裕型消費需求結構,其消費重點已從一般的吃、穿、住、行、用轉向醫療保健、教育、娛樂、旅遊等。然而適應這種高層次消費的產品和服務在中國發展不足,供不應求,導致在總體上形成買方市場的同時,還留下市場供給缺口。 總之,中國的買方市場是人均收入水平和總體消費水平均較低的初級性的買方市場,是總體上的市場供過於求與局部的具體的市場供不應求並存的相對的不完全的買方市場。中國形成的買方市場只能說明其基本上而不是根本上擺脫了短缺經濟狀態,要從根本上走出短缺經濟,形成全面的買方市場,還有一段較長的路要走。
原理
在買方市場的條件下,企業和商品生產者能否根據市場的消費需求來組織生產,適應市場消費需求的變化,對企業和商品生產者的生死存亡具有重要意義。 供給大於需求、商品價格有下降趨勢,買方在交易上處於有利地位的市場趨勢。賣方市場的對稱。在買方市場上,商品供給過剩,賣方之間競相拋售,價格呈下降趨勢,買方在交易上處於主動地位,有任意選擇商品的主動權。買方市場意味着商品交換中買賣雙方之間的平等關係,由於商品的供大於求而被打破。 買方市場是商品經濟特有的現象,但是,在不同的社會制度下,形成買方市場的社會原因和性質有着本質的區別。資本主義商品經濟中的買方市場是在價值規律的自發調節之下,伴隨着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中的蕭條和危機階段出現的,供求關係不僅反映了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剝削與被剝削的關係,同時還反映了資產階級內部的矛盾和鬥爭。社會主義商品經濟中的買方市場是在價值規律的自覺調節之下,為經濟發展創造一個寬鬆環境,並建立預防不測事故的後備及經常性的調劑餘缺的周轉性儲備而出現的,供求關係反映的是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供求矛盾具有非對抗性。
特點
買方市場(buyer’s market)是指在商品供過於求的條件下,買方掌握着市場交易主動權的一種市場形態。 1.市場商品豐富,貨源充沛,消費者能夠任意挑選商品。
2.賣者之間在產品的花色、品種、服務、價格、促銷等方面展開激烈競爭。
3.賣者積極開展促銷活動。
4.消費者需求是企業生產與經營的軸心。
5.顧客能夠獲得滿意的售前、售中、售後服務。
6.商品的市場價格呈下降趨勢,賣者削價競銷。[2]
內容
相互關聯 市場供求是經常變化的,商品供不應求常會出現,買方市場會是市場經濟的常態是原因,在供不應求出現後,買方市場是否形成,主要看市場上買方的主導地位是否確立,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競爭是否充分。 買方市場並不是在生產過剩的基礎上出現的,買方市場也不會帶來生產過剩。買賣關係是市場經濟中最普遍、最基本的關係。在市場上買方占優勢、處於較主動的地位,這種市場態勢就是買方市場;在市場上賣方占優勢、處於較主動的地位,則是賣方市場。中國過去長期實行計劃經濟,否定價值規律的作用,市場在資源配置中不起作用,價格不能自由變動,企業不是市場的主體。但是產品仍然採取商品的形式,供給和需要仍要通過市場買賣。這樣長期形成市場物資短缺、供不應求,不得不實行計劃供應、定量分配,買賣關係長期處於賣方市場的狀態。改革發展取得巨大成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形成,社會生產有了長足發展,告別了物資匱乏、長期短缺,出現了物資豐富、市場繁榮、貯銷兩旺的景象,初步形成了買方市場的勢態。同時,又出現了市場需求不旺、生產過剩的現象。因此,如何看待買方市場便成了人們關注的一個熱點。
不斷變化 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是隨着市場需求和供給的變化,在不同時刻、不同地區、不同產品上時常變化的。不過,在市場經濟體制發展成熟的條件下,買方市場是市場經濟主要的、經常的形態。 買方市場所以是市場經濟的常態,是由市場經濟中買賣行為的作用和地位決定的。任何商品生產、商品經營都是由買賣兩個階段、兩種行為構成的。這裡買賣雙方是平等的關係。但是,一切商品生產的目的都是為了實現商品的價值,商品能否在市場上賣出去,對商品生產者至關重要。所以,馬克思把商品到貨幣形態變化稱之謂「驚險的跳躍」,提出「這個跳躍如果不成功,摔壞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24頁)。商品的買者手中持有的是貨幣。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代表價值,可以換來任何商品。所以持有貨幣的買者,在市場買賣關係中,無疑處於主導的地位。他們持有貨幣,可以隨意挑選需要的商品。賣者為了使自己的商品順利出售,就要提供買方需要的商品和服務。在這裡買賣雙方的地位又是不平等的。 但是,市場供求是經常變化的,商品供不應求常會出現,怎麼買方市場會是市場經濟的常態呢?這是因為,在供不應求出現後,市場機制的作用總會使供求大致平衡,從而買方在市場上經常處於主導地位。由於商品生產者內在利益的驅動,積累和擴大生產是社會生產發展的必然趨勢,商品的供應總是不斷增加和不斷發展的。所以,在市場機制正常作用下,供不應求的短缺是不會長期存在的,中國過去的嚴重短缺再次重複出現也是不太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