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書里乾坤大.筆中歲月長(侯劍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書里乾坤大.筆中歲月長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書里乾坤大.筆中歲月長》中國當代作家侯劍華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書里乾坤大.筆中歲月長

時光荏苒,歲月如流。2014年金秋在分別38年後,我終於又見到了四姑一家。這次相見,讓我心靈震撼的不光是四姑鬢角的白髮,也不是姑父的滿臉滄桑,而是我的表妹福華的變化。將近40年不見,她早已不是當年的那個病病殃殃的黃毛丫頭,而是成為大學生的媽媽,快當奶奶啦!更令我驚訝的是,在接風家宴當晚,小表弟頗有幾分自豪地拿出一本厚厚的書,「表哥,看,這是我大姐寫出的書呢!」

「啊!」我怎麼也沒有料到,當年那個弱不禁風、身材孱弱的小表妹,如今竟也捧出了厚厚的一本書。在部隊多年從事文化工作的我,被深深地打動了,震撼了!在那個塞外之夜,我失眠了。

那一晚,我挑燈夜讀,直到天空泛起魚肚白,我終於讀完了那部厚重的散文集——《行吟大地的詩行》。紮實的文字功底,生動的描景狀物、熾熱的真情實感,我猶如置身於雄渾蒼涼的大西北、漫步在滔滔黃河岸邊、駐足於巍巍賀蘭山下,閱覽山川大漠,與古今聖賢對話……散文集中所折射出的文學魅力,令我折服!可以說,這是一部優秀的散文集,而在精美文字的背後,福華所付出的辛苦勞作與嘔心瀝血,是常人無法想象的…… 福華只是高中畢業,身份也就是軍分區的一名普通職工。她除了恪盡職守完成本職工作以外,還要孝敬父母公婆,拉扯孩子,她那瘦弱的雙肩擔起了與她體弱多病的嬌小身軀極不相稱的重負……在這種生活的境遇中,她居然選擇了用文字寫作來表達人生的苦行僧式的業餘愛好。 在當今金錢至上、物慾縱橫的時代潮流中,文學精神的力量在哪裡?張福華用她飽蘸激情的那支筆,和熱辣辣讓人流淚感嘆的洋洋幾十萬言的作品,做出了最好的詮釋。強烈的情感是散文的靈魂。一篇成功的散文必然凝聚着作者濃濃的情感。福華散文最大的特色是以情見長,以情感人,以情動人,以情激勵人。在她筆下,既有謳歌壯麗山河的《長城遠思》《兵溝斷想》;也有對家鄉風物讚美的《品讀沙湖》《與樹相遇》;既有對父母骨肉親情依戀的《母親的歲月》、《顛簸的父愛》;也有對師長文友深情共鳴的《激情寫人生》、《綻放於鄉土的牧歌》……每一篇都濃墨重彩,飽含深情,這是作者從生活體悟中轉化出來的巨大情感力量,也是對人類對精神家園的普遍認同和靈魂歸屬感所致,才讓她奮筆疾書,一吐為快,滿紙生輝,催人淚下…… 「不假良史之詞,不託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後」,古往今來,多少帝王將相、功名富貴,身後便是白骨荒丘,過眼雲煙,唯一不朽的只有薪火傳承的聖潔情感和綿綿不絕的人文精神。 童年的經歷,往往成為生命的底色。童年的故鄉,往往物質貧乏,但生活色彩鮮亮;經歷歲月的磨礪,遠方那個為父母留守的家,仿佛才是最適合讓心安定的地方。在福華的童年,父母忙於工作,把她鎖住家中,她眼巴巴地盼望父母下班的眼神,被她記錄在《關鎖的日子》里。在她的筆下,卻是那樣溫馨悽美。歲月流逝,但少女情懷和對生命中美好事物的眷戀,繼續以文字的方式撒播種子。懷舊是人的天性,是人生最美麗的懷想和追憶。而文學的懷舊,也許正是用來與流逝的時間抗爭的。每個人心中都有着屬於自己的懷舊空間,都有讓自己充滿遐想的往事。那些往事就像窖藏的老酒,時間愈久,便愈發醇厚,愈發香濃,愈發讓人經久回味…… 我想,表妹福華一路走來,人生的種種際遇,使她自己成為一本本總也讀不完的書。這是對生命的歷煉和解讀,也是作家成長的最佳機緣。因為,作家只有經歷了深刻的生命體驗,才能更好地實現精神活動和精神世界對世俗生活的超越。張福華的文字功底,早已經過歲月的磨礪,而變得老辣犀利,細緻老道地再現生活的內核。其實是在下意識地尋找和確認自己的精神家園。雖然起伏顛簸的生活之舟,將她這位天性敏感的女子,陰差陽錯地載進蒼涼大氣的黃河岸邊——大西北文化的發源地,這裡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對她又有那麼強大的感染力,但連她自己都不得不承認,她的精神淵藪和心靈錨地,依舊縈繞在遙遠的大西北——賀蘭山,讓我們跟隨作者的筆觸,走進那雖然苦澀、艱辛、沉重但又不乏樂觀、頑強、向上,雖然真實得仿佛觸手可及卻又散發着某種奇幻色彩的寧夏,這是一個瀰漫着多民族融合氣息的棲息地。無可否認當年的貧窮和落後,但也無可否認這裡世俗生活的獨特與新奇。

以女性的溫婉之筆,抒寫雄性大西北之蒼茫,福華的散文,既是內心的獨白,也是大西北的交響。生命的體驗,情感的投入和行走的身體力行,含溫帶熱、可融可摸。福華無疑是位有意識的作家,她抖落了女性的柔美,以大氣磅礴的氣勢去尋覓屬於原鄉記憶中的大西北沃土上曾經的歷史痕跡與脈動,開始了具有原始真味的尋找,從都市向鄉野拓進,從歷史到現實,對大西北多民族生息遷移與文化精神理性進行了有意味的追索。在生態社會發展的意識里,文化上的原鄉與精神上的原鄉,充滿着歷史觀照與深遠的現實意義。

台灣著名詩人余光中曾言:「我的散文,是詩的延長。」評論家謝有順先生也說過:「個人的眼光,心靈的自覺,精神的敏感,是散文的精神命脈」。平素我喜歡的散文,便是心靈大於學養,性情逾越言論的文字,而福華的散文大都屬於這一特點。她的散文,充滿世俗生命的感悟和心靈的閃光,寫出了從卑微的普通人身上領略的人生真諦。她在散文寫作時,要求自己每一篇都要有詩的靈感才能動筆,要有詩的激情才能展開想象,要有詩的哲思才能寫得深刻。她面對紛紜浮躁的世界,永遠保持着一顆美麗而誠樸的心靈。

閱讀福華的散文,猶如與她面對面地聊天,那些樸實的句子帶着一種淡淡的詩意,讓讀者願意靜下心來,逐字逐句細細品讀,幾乎每一篇都是心靈的自然流露。當你屏息靜氣閱覽之後,你的心扉會被深深地震盪,你的靈魂會感受到一種淨化。她從普通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中,觀察體味到深刻的人生哲理,用恰如其分且如泣、如訴、如歌的詞句描繪出人間萬象。讓人一詠三嘆,拍案叫絕。雖不能說是字字珠璣,卻也是句句生花。會讓你感到人生美好、真善美永存!無論世事多麼繁雜迷茫,總會有些讓你心弦顫動、眼睛濕潤的東西湧現出來、留存下去,直到天長地久、地老天荒……看得出來,張福華具有深厚的文學素養,結合當代文化和自己的感悟,融會貫通,提煉出詩畫一樣精緻的文筆,稱之為「美文」不為過也。我們常說,一個優秀的作者,能夠讓讀者的思維融進自己的文章。我常常覺得自己的思緒正隨着她的文字,置身於在金戈鐵馬的大西北,駐足於賀蘭山下漢唐時代的古戰場,在長河落日圓的大漠裡與歷史對話。這種對歷史和人文地理的感知,已經超出了一個寫作者的心靈世界。這就是福華文字的力量,是她的散文所具備的獨特的語言魅力!

一個作者或是作家的評價標準,我個人認為並不是看是否有著作出版,而是看其在寫作體裁上是否能夠一專多能。散文的寫作並不是只需要天馬行空的思維和創作的激情,在更多的時候,散文需要的是冷靜的思考和厚重的文化底蘊。其實我們完全沒有必要苛刻的要求自己去善於創作哪種文體,無論是小說還是散文,抑或是詩歌、報告文學,完全屬於自己的喜好。如果嚴格要求自己,想讓自己成為一名真正的作家,那就不妨嘗試一下多種文體的創作,正如嶺南畫派畫家高劍父先生所說,在國畫的基礎上多多體會一下油畫,會得出完全不同的視覺感觸。自古學問相通,而非其它……

這位孤獨的文壇跋涉者,一直悄悄但有力地堅持着自己。她用凝鍊的語言,豐富的知識和人生體驗,把自己獨特的經歷和體驗高度集中,摒除所有外在的干擾,她的作品因而獲得獨特的個性和好評。

在四姑家盤恆的幾日,當我打開福華那用舊的電腦了,移動着鼠標,翻看那一篇篇的報告文學——《礦難沉思錄》《震盪中的衝擊波》《伊泰 精神的高原》《奏響西部壯歌》……這些以鴻篇巨製和巨大思想內涵,反映着當今時代的大背景的報告文學,讓我的心一次次地悸動。這是與福華散文完全不一樣的文字體現。誠如石嘴山作家協會主席陳勇先生所言,「如果把福華的散文喻為淙淙流淌的溪水,她的報告文學,則是洶湧浩蕩、一瀉千里的江河了。」

是的,在夜深人靜的孤燈下,我常常在苦思冥想,張福華作為一個非專業的女作家,面對陌生的大工業題材,她怎麼駕馭得了那種如巨型航母般和洪鐘大呂樣的宏大架構?如何把紛紜複雜的社會現實和人際紛爭與龐雜數據做到條清理晰,絲絲入扣?繼而寫成震撼人心的長篇力作?!在她那不足百斤的瘦小嬌軀里,怎麼會容得下如此強烈的生命激情?她的那支不向命運屈服的筆和鍵盤,怎麼會噴湧出那麼激動人心、振聾發聵的心靈吶喊?

書里乾坤大,筆中歲月長。

如此,我想到了梁曉聲先生曾經說過的一句話,文壇上成功的人,都是無數雙手溫暖的托起的。這話是一位作家的真實心得和切身感受。文學是一門苦心經營的學科,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業。特別是寫書著文,這怎樣一個繁重浩大的工程啊!這不禁讓我想起,在福華成長和寫作的道路上,那些熱心幫助提攜她的恩師,如我的老鄉摯友原中國礦業報首席記者、報告文學作家張亞明先生,可以說是手把手地教她寫作、是把她引上文壇的「貴人」;還有我未曾謀面的著名文學評論家牛學智先生,寧夏石嘴山市文聯副主席陳勇先生、以及福華的文友宋希元、潘春生、岳亞東、薛青峰、張玉秋諸君……為了感恩你們對福華創作上的提攜與呵護,以及做人方面的提升與關愛,在這裡,我作為福華的表哥和一名文學知音,向各位文壇師友們,敬一個崇高的軍禮!

人無完人,作家也一樣,不可能每一部作品、每一篇文章都是精華之作。讓我們通過作家的作品,來經常關注一位作家的成長曆程,用愛心包容其作品中存在的不足,指出奮然前行的路。在福華的散文中也還存在着個別的缺憾——比如有的描寫有重複之嫌、排比修辭的運用再精練一下就更臻完美了。不過,白壁微瑕,暇不掩瑜。正處在文學創作的旺盛期的福華,期望你在這條路上走得更好更遠……祝願我的表妹張福華,在文學之路上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做文化的守護人,在求索中升華,在創作中珍重。

就要離開四姑一家了,我懷着不舍的心情祝福四姑一家,也祝福福華表妹,願她在今後的日子裡,有更多的佳作問世,讓更多的讀者通過你那靈動美好的文字走進大西北,走進你美麗多彩的心靈世界![1]

作者簡介

侯劍華,書畫家,攝影家,遼寧日報傳媒集團處級研究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