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鄉村慢時光(孫同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鄉村慢時光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鄉村慢時光》中國當代作家孫同林的散文。

作品欣賞

鄉村慢時光

我的老家如東縣袁莊鎮孫莊村,是一個水清岸綠,樸素寧靜的小村莊,退休以後,我就回到這裡。孫莊是江蘇省美麗鄉村,去年又被授予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因此,這裡富於鄉村的田園之美。

退休生活是散漫的。清晨,我時常走上村道,近看遠眺。看太陽從東天升起,太陽光把天邊的雲彩照亮了,把村莊的萬物和我一起照亮了。我靜靜地沐浴着陽光,跟一根草一棵樹一隻鳥沒有兩樣。我可以不用關心時光的流逝。我看一縷一縷炊煙從一座座民宅的灰瓦間裊裊逸出,繞幾個彎,然後飄向遠處,飄得無影無蹤。我看到人們從各自的院落里走出來,向要去地方出發。連日來,天天有幾個老年女子集結在某戶人家院子門口,不一會,一輛中巴開過來,她們魚貫而入,車子又開走了,我知道,她們是被接去一家企業做工的,晚上,車子還會把她們送回來。相跟着,幾家院子裡推出一輛輛電瓶車來,推車的老人讓孫子或孫女先爬上車子后座,然後跨上車,騎出院門,騎向村道,他們是送孩子上學去……我仍然站在路上,繼續看東天的太陽,看陽光在帶着露珠在草葉上閃耀,不知不覺間,時間經過了露珠,也經過了看露珠的我。我覺得這是才一個人真正地享受時光。

我時常走近莊稼地,看地里的農作物恣肆生長,看它們充滿生機拔節向上,看它們坦然面對收穫機械的蹂躪;看拖拉機在田間隆隆作業,拖拉機的後面新翻出的黑土地上冒着熱氣,一群覓食的白鳥兒一會兒在拖拉機的上空盤旋,一會兒落在新翻的土垡上,長脖子一伸一縮,它們是在探尋土裡蠕動着的蚯蚓或小蟲,當拖拉機再次接近它們的時候,又連忙飛去,飛進附近的林子裡,等待下一次的再次降臨;看落葉繽紛,大地盡染寒霜,誰揮動鋤頭,挖碎一地霜花;看白雪飄舞,熟悉的村莊變成夢幻般的童話世界;……時光,靜靜地映在我的雙眸里,映在我的生命里。

看花也是我喜歡做的事。村子裡四時總有花開,杏花,桃花,梨花,桐花,楝花,月季花,薔薇花,玫瑰花,紫荊花,紫薇花,木槿花,桂花,菊花,梅花,蘆花油菜花,蠶豆花,豌豆花,葵花,洋芋花,芫荽花,蘿蔔花……還有我叫不出名的各種野花。我隨意在村莊裡走着,總能邂逅到綻放的花兒,遇上半開的花兒,遇上剛現蕾的花兒……來到一朵或一片花前,我停下腳步。我的視線里,花影繽紛,我的呼吸里,滿是花香。片片花瓣飄落在我的衣襟上,紛紛花粉沾在我的臉上身上,落花贈我一首詩,一首無字詩,我同樣還給她一首無字詩。在我觀賞花兒的時候,我的內心慢慢地在跟每一朵花交流。

黃昏的時候,我站在田岸上看落霞滿天。春天的晚霞照在一片初綻的花朵上,紅的更艷,黃的更亮,紫花上有了奇異的光彩。夏天的晚霞,把桑田映得五彩繽紛,濃綠的桑葉上有了光澤,楝樹上的青果有了成熟的模樣,最是麥田的變化快,麥子剛一收去,人們便急急地插上了秧苗,前天還是一片金黃,轉眼間就換成了綠色。秋天的田野,收去莊稼的土地安詳得像一個產婦,那片被採摘了葡萄的智能大棚,安靜地沐浴在霞光里,幾個走在大棚旁邊的老人,他們把身影投在地上,忽長忽短,飄飄忽忽,像一串串真實又不真實的夢之碎片。冬天的晚霞是來自天際的巨大撫慰,撫得人身上暖洋洋的,顯出一種極具儀式感的安詳……

聆聽村莊裡的聲音,是一種享受。

飛來飛去的鳥兒們,發出各種各樣的鳴叫聲,或急切,或婉轉,或清脆,或渾厚,忽遠忽近,忽高忽低,時斷時續。清晨,我在鳥鳴聲里醒來。夜晚,入林的鳥兒聒噪不已。當我的耳朵里裝滿鳥聲時,我仿佛也生出翅膀,如鳥兒一般,自由飛翔在村莊的上空……

如今的村莊裡很難看到豬呀羊的,農家很少有零散的養豬人家,要麼不養,要養就是大戶,幾百頭上千頭的規模,只有走近了這些大戶人家,你才有可能聽到豬的叫聲。「羊無欄」是古人的說法,現代人養羊也是圈養,而且養在離地一米多的高處,通風透光。現在的羊似乎不會叫了,村莊裡很難聽到羊的美聲。

狗依然是村子裡的重要角色,村莊裡養貓養狗的人家很多。留守老人或者孤獨兒童多喜歡貓和狗,老人們怕孤獨,養一隻狗在身邊陪自己,有時跟它說話,就把它當作一個人。他們就養一隻狗或貓,狗該叫的時候一定會叫,它常常幫人發出聲音。深夜裡,村莊裡的人都進入了夢鄉,偶爾的一聲狗叫,就像是村莊的夢囈。

貓的叫聲總是給人一種慵懶的感覺。發嗲撒嬌是貓的特長,就憑貓那嬌滴滴的叫聲,就足以令別的動物望塵莫及。尤其是發情的貓,一聲接一聲地扯開嗓門叫,那火辣辣的情,從來不藏着掖着,要愛就愛個轟轟烈烈、痛痛快快。當然,貓若是怒了,也會發出猛獸般的低吼。

雞屁股曾經是農家的銀行,家家都養幾隻,下蛋拿去換錢買點油鹽醬醋。現在的村莊卻很難看到雞們的身影。場院裡偶爾看到一兩隻散養的雞,便成了人們觀賞的寵物,城裡回家的孩子們甚至把它們看作稀奇之物,走近了,看它們如何啄食,看它如何打鳴,甚至想看看它們如何下蛋……畫家們盯着看雞的行為舉止,看它拎起一隻腳,如何做金雞獨立,趕緊在畫板上塗塗抹抹。如果能看到一隻雄雞,特別是飛上院牆的雄雞,那便要成為一件新聞事了。

村子裡,各種蟲兒的叫聲還是有的。蟲們的叫聲,沒有既定的旋律,只有隨性的抒懷。蟬、紡織娘、蟋蟀、蟈蟈、螻蛄,習慣了藏身草木間,向着天空歌唱。

還有一些能聽到生命里的聲音,比如,種子在泥土裡萌芽的聲音,禾苗破土而出的聲音,草木拔節的聲音,花朵綻放的聲音,樹葉掉落的聲音……晨霧籠起的聲音,陽光鋪在屋頂上的聲音,月光滑落到窗欞上的聲音,寒霜冷凝的聲音,冰雪融化的聲音,苔蘚爬滿磚地的聲音……各種各樣的聲音,沒有哪一個是多餘的,每一個音符都是村莊「活着」的標誌和證據。

鄉村的生活,給人的感覺總比城裡慢,有的慢了半拍,有的慢了一拍,甚至慢了好幾拍,那慢,從村莊深處漫出來,綿綿不絕。那慢,從時光的深處漫出來,便化成詩,化成了禪。一些思想,在慢里閃現出璀璨的火花。一些信仰,在慢里抵達希望的彼岸。

又想起木心的《從前慢》: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從前的鎖也好看/鑰匙精美有樣子/你鎖了/人家就懂了。

鄉村時光就是這樣,慢,慢得寧靜,慢得安逸。

當然,在鄉村里也有快,那種時光被年輕人控制着,他們用網絡用雲上的手段,令時光瞬息萬變,讓鄉村面貌一日千里萬里地變化着。 [1]

作者簡介

孫同林,男,江蘇省如東縣袁莊鎮人,1956年12月生,中共黨員,江蘇省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