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鄉下婆婆(康火南)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鄉下婆婆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鄉下婆婆》中國當代作家康火南的散文。

作品欣賞

鄉下婆婆

葉瑄出生在水泥建築林立的城裡,是個獨生女,金盆獨栽一枝花,爸爸早逝,媽媽視她如掌上明珠。在單位,還有兩位已婚的少婦和她同辦公室,三個女人一台戲,她倆最多的話題是永遠扯不清的婆媳恩怨,這讓未婚的葉瑄心裡刻下了一道深痕:寧可沒有老公,也不能嫁個鄉下婆家。

世間的事難以預料。出生閩南鄉村的福大畢業生許友泉,是個優秀的小伙子,個頭不高不矮,五官有點像央視的主持人白岩松,只是眼睛小一點、皮膚黑一點,但很精神。機緣巧合,許友泉和葉瑄的單位恰恰同在一座寫字樓,樓上樓下,那年五四歌詠會認識後,很快來往密切。許友泉租的公寓就在葉瑄回家的路上,每天下班小許都要在樓下大廳等她,有時相伴步行,有時騎單車。葉瑄工作忙,經常加夜班,獨身優勢的小許,即使再晚也要等葉瑄下了班,送她到住家樓下。有一次晚上走路回家,葉瑄不小心腳崴了,許友泉二話沒說,一口氣背到她家,就像背着個無價之寶。那一夜許友泉為小葉冰塊冷敷,接着又泡熱水為她洗腳,一碗肉絲麵煮得香噴噴的,讓小葉心裡熱乎乎的。

投挑報李,三年的熱戀,葉瑄內心深處已徹底排斥了其他男生。兩位同事也是閨蜜,開玩笑說:可惜甘蔗沒有兩頭甜,你終究要面對鄉下婆婆的。由天由命不由人,葉瑄心虛地回答,我認命了。

婆婆是個鄉下老婦人,從結婚的第一天起,葉瑄就作了充分的思想準備,歷來婆媳關係是一本難念的經,何況還有城鄉差別和代溝。幸運的是小許很愛她,在這個小家庭里小葉說一是一,丈夫言聽計從。為提防磨擦,婚後葉瑄的錦囊妙計是小倆口自己生活,買不起新房租套舊公寓,儘量與婆婆少見面。況且,老公不是獨子,上面還有一個比他大幾歲的哥哥,老二不在身邊也說得過去。

生兒育女是道難題,葉瑄五年了一直未能懷孕。她體弱免疫力低,血粘度也有些問題,小葉覺得對不起老公,壓力山大,可以預見一旦鄉下婆婆知道這個消息,非鬧個天翻地覆不可。葉瑄吃不下睡不香,甚至做最壞的打算,等待公婆在背後攛掇(cuān duo)跟她離婚,再迎娶一個健康能生養的媳婦,這也是農村老人普遍作法,沒什麼好責怪的。思慮再三做好保密工作,儘量不回鄉下,少見公婆。

婆婆好幾個月沒有看到兒子媳婦,經常會主動打電話說長道短。有一天,許友泉在洗手間,打開手機免提鍵跟他媽通話,葉瑄在外面聽得一清二楚。他媽說,兒子啊,媳婦身體不好,家務活你多干點,等家裡的雞養大了,娘殺好了帶過去給媳婦補一補。她身體不好,心裡一定挺難受,你千萬不要在她面前提生孩子的事哦。你們重要的是保小家,傳宗接代這些事情,沒必要給自己增加壓力,只要你們小倆口好好的,對媽媽來說,比啥都重要,懂嗎。頓時葉瑄熱淚盈眶,原來鄉下婆婆真沒傳宗接代的老思想。

其實,鄉下婆婆雖然只是夜校掃盲出來的,可她長期堅持自學,讀書看報、看電視,積極參加村裡的社會活動和公益事業,當過三屆村婦女幹部,思想境界真不是一般村婦可比。據說她曾經被選為鄰里和睦的先進個人,出席過全縣表彰大會呢。

心態好,百事順。後來葉瑄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很快懷孕了。好事多磨,分娩時,葉瑄陰道大出血,要及時輸血搶救,不然還會影響孩子的出生。想不到血庫儲備缺血,葉瑄婆婆得知,挺身捋起袖子說,我是O型血,事關許家子孫,用我的天經地義。

葉瑄坐月子期間,婆婆鄉下城裡來回跑,雙腳像按上車軲轆,恨不得將家鄉的土特產都搬進城,每一次來背着大包小包,殺好的雞鴨、上等鮑魚海參、深山紅菇、家釀米酒、草根草藥……葉瑄媽媽有嚴重的高血壓和糖尿病,起不了大作用。小許他媽,是連兩家老人的擔子都一併挑起來,是既當婆婆,又當好媽媽。月子裡,婆婆安排小葉一日吃六餐,不僅每天換着花樣做她愛吃的菜餚,還每餐端到房間讓她坐在床上吃,不讓下地,不讓幹活,更不許碰涼水。何時清補,何時溫補,該催奶的時候催奶,該鍛煉的時候鍛煉,嚴絲密縫,井井有條。婆婆一邊做家務,一邊照顧媳婦和小寶寶,忙裡忙外,一刻也不得閒。葉瑄的母親見到婆婆無微不至地照顧女兒,感動地說,你婆婆把你當女兒了,有她在我放心! 一次,婆婆給葉瑄燉了清香濃郁的雞湯,她胃口不好吃不下,但看到婆婆關切的眼神,她高高興興地喝下了,讓老人開心一下。婆婆雖然也在農村帶過孫子,但是城裡和鄉下畢竟不一樣,她說,我笨手笨腳,寶貝皮嫩,鄉下人手粗,弄疼了可不好!葉瑄有點感動,都說隔代親,婆婆是最疼小孫女的,我們不要嬌生慣養,您怎麼抱鄉下的小孫子,就怎麼抱小孫女唄。

婆婆這才放心地把小孫女攬在懷裡,眼睛濕潤了,說,你媽生你不容易,以後要多孝順媽媽!

小葉動情地說,你才是一位好媽媽,對我比我媽還親呢,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一旁許友泉樂了,笑着說,家和萬事興,她是你的好婆婆,你是我的好老婆,兩全齊美,甘蔗也有兩頭甜。天啦,我許友泉這輩子知足了。 [1]

作者簡介

康火南,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福建作協會員。出版農業、農村專著、實用科技書籍、科學小品、科學童話、科普寓言等書籍21本。發表研究論文19篇,2003年獲全國科普先進工作者。科學小品及文學作品在《人民日報》《知識就是力量》《新民晚報》等全國多家報刊發表。

參考資料

  1. 移至 [中國作家網 (chinawriter.com.cn)中國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