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九葉詩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九葉詩派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九葉詩派

主要成員: 辛笛、穆旦、陳敬容、杜運燮等

存在時間: 1938—1948

時 期: 西南聯大時期

文學主張: 「人、人民、生命的文學」的綜合

九葉詩派又稱「中國新詩派」,是40年代國統區出現的一個具有現代主義傾向的詩歌流派。主要成員辛笛、穆旦、陳敬容、杜運燮、鄭敏等九人。九葉詩派的特點是:既忠於時代和現實;又忠於藝術創造,較多吸收西方象徵詩派、現代詩派的表現藝術和手法。現實主義與現代主義在他們的詩里得到了較好的結合。主要刊物有《詩創造》《中國新詩》。[1]

成員概括

成員有辛笛、陳敬容、杜運燮、杭約赫(曹辛之)、鄭敏、唐祈、唐混、袁可嘉、穆旦九人。上世紀80年代初期,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關於40年代一個歌群體的詩歌集,因其詩人共為9人,因此取名為《九葉集》,後學術界沿用這一名稱為這一40年代詩歌流派合名。

開始於抗戰後期及解放戰爭時期,除辛迪與陳敬容,其他均為西南聯大浙江大學等校的學生,1948年11月,《詩創造》《中國新詩》被國民黨查封,九葉詩派活動告結束。

藝術主張

「九葉派」主張「人的文學」、「人民的文學」和「生命的文學」的綜合,既反對逃避現實的唯藝術論,也反對扼殺藝術的唯功利論,企圖在現實和藝術之間求得恰當的平衡。在詩歌藝術上,他們堅決反對浪漫主義詩風,而致力於新詩的「現代化」建設和「感受力的革命」,旨在使詩成為現實、象徵和玄學的融匯。這樣一種詩學追求,雖顯然是以現代主義為主導,但它同時也吸取了現實主義以至古典主義的營養成份,故也具有「綜合」的特點。

藝術風格

艾青《中國新詩六十年》:「接受了新詩的現實主義傳統,採取歐美現代派的表現技巧,刻畫了經過戰爭大動亂之後的社會現象。」

九葉詩派在文學觀念上首先主張的就是"人的文學"、"人民的文學"和"生命的文學"的綜合。他們既反對逃避現實的唯藝術論,也反對扼殺藝術的唯功利論,而企圖在現實和藝術之間求得恰當的平衡。因此他們強調反映現實與挖掘內心的統一,詩作視野開闊,具有強烈的時代感、歷史感和現實精神。在藝術上,堅持反對浪漫主義詩風,致力於新詩的"現代化"建設和"感受力的革命",旨在使新詩成為現實、象徵和玄學的融匯。他們自覺追求現實主義與現代派的結合,注重在詩歌里營造新穎奇特的意象和境界。他們承接了中國新詩現代主義的傳統,為新詩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