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九六式艦載戰鬥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九六式艦載戰鬥機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 的圖片

九六式艦載戰鬥機(日語:九六式艦上戦闘機、平假名:きゅうろくしきかんじょうせんとうき)是日本海軍第一架國產全金屬單翼戰鬥機,其前身被稱為九試單戰,1935年三菱重工設計打敗中島飛機得標,隨即取代中島九五式艦載戰鬥機成為日軍航空母艦主要戰鬥機[1],盟軍代號「Claude」。

研發簡介

1930年代中期,正好是單翼機雙翼機接替的過渡時期,日本雖然在1935年投入了九五式艦上戰鬥機,但是它僅有時速352公里的性能海軍並不是很滿意。

在九五式投入前的昭和9年(1934年),帝國海軍向三菱飛機及中島飛機提出下一代戰機的規格要求,兩架廠商各自打造出同樣稱九試單座戰鬥機的機種,日本海軍的規格要求包括:

  • 極速:3000米高度時速要190節(352公里)以上
  • 爬升力:5000米高度應在6分30秒內
  • 燃料酬載量:200升以上
  • 尺寸:寬11米、長8米以內

1935年1月,兩家公司都完成了規格要求的飛機。中島的飛機是拿九五式戰鬥機競標時研發的Ki-11戰鬥機為基礎,主翼雖然采低單翼布局,但是為了降低空氣阻力採用薄機翼設計,機翼強度不足的部分在機身下方設多組鋼線固定保障強度;三菱的堀越二郎設計團隊則設計出毋須張線的厚機翼單翼戰機,但是利用更好的設計與蒙皮加工技術降低空氣阻力問題。中島的設計仍使用1930年代初期的科技,但三菱使用了當時最新的技術,因此三菱版九試單戰1935年2月4日在名古屋各務原機場首飛,便創下極速達451公里、爬升力為5000米5分54秒的性能,大幅優於中島版本與軍方要求;結果也就由三菱奪得新一代艦載戰鬥機訂單,後來九試單戰經過改良成為九六式艦戰的原型。

九試單戰總共製造了6架,除了1號原型機採用反海鷗翼型主翼,但因測試時發生俯衝失事,2號機以後採用一般水平直翼;量產版的九六艦戰主要是由2號原型機以後的設計改良;1936年11月19日,九試單戰制式化更名為九六式艦載戰鬥機[2],簡稱九六艦戰。當九六艦戰正式採用後,日本陸軍也提出了下一代單翼戰鬥機需求,但與海軍競標結果相反;三菱修改九六式設計推出Ki-33戰鬥機,與中島採用全新方案開發的Ki-27競爭,最後中島方案勝出成為九七式戰鬥機

設計

設計九六式時以減少風阻和減重為主,全機以平滑的鋁合金構成外殼並且採用了凹頭鉚釘,機翼為橢圓形,機翼下因收縮起落架技術仍不足,因此採用技術穩定的固定式起落架減重,起落架由流線形外罩包覆減少風阻;駕駛艙因為飛行員堅持的對外良好視野而採用開放式設計,動力採用中島壽五型風冷式發動機(600匹馬力),武器為兩挺布置於機頭的7.7毫米機槍。

視頻

九六式艦載戰鬥機 相關視頻

太震奮了!日軍九六式戰機不可戰用的神話竟被國軍用雙翼機打破
日本在二戰中仿捷克式而來的九六式輕機,感覺比歪把子好多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