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乙鱷龍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乙鱷龍屬
圖片來自dinosaurpictures

乙鱷龍屬學名Betasuchus,意為「β鱷魚」)是獸腳亞目恐龍的一屬,生存於白堊紀末期的歐洲[1]

發現及命名歷史

乙鱷龍的正模標本(編號NHM R 42997)是一塊不完整的右股骨,只有股骨的上半段,長31.2公分,由於化石的裂口完整,可能挖掘過程時的斷裂,而化石發現於荷蘭馬斯垂克附近。

在1883年,被哈里·西利(Harry Seeley)命名為斑龍的一個種,布雷達氏斑龍(Megalosaurus bredai);種名是以荷蘭生物學家地質學家Jacob Gijsbertus Samuël van Breda為名,他曾擔任泰勒斯博物館的館長,並在1820年代到1860年代,買下荷蘭St Pietersberg的黏土層採石場所挖掘出的化石。

在1867年,van Breda逝世,他所收藏的標本都賣給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在1892年,古動物學家Johan Casimir Ubaghs將其中一些牙齒歸類於滄龍屬的一種,Mosasaurus bredai

由於化石是透過購買取得,所以無法準確地測定化石的年代,只能知道來自於馬斯垂克階。但根據該地層目前所挖出的恐龍化石,該地層的年代約6600萬到6500萬年前,相當於馬斯垂克階末期。

在1926年,弗里德里希·馮·許納(Friedrich von Huene)重新研究這些化石,並發現它們與斑龍有許多差異;在19世紀到20世紀早期,斑龍是個「未分類物種集中地」,許多無法歸類的大型肉食性恐龍被歸類於斑龍屬。休尼認為這些化石其實是屬於似鳥龍下目,並且暫時命名為「Ornithomimidorum b」。除此種之外,M. lonzeensis也被重新歸類於似鳥龍類,暫時命名為「Ornithomimidorum a」,但是"Ornithomimidorum"是個沒有經過正式命名的無資格名稱

直至1932年,許納才正式將化石命名為乙鱷龍,屬名在古希臘文意為「β鱷魚」。

分類過程

由於乙鱷龍的化石是一個不完整的股骨,因此很難確認乙鱷龍在獸腳亞目的演化位置、分類關係。在1972年,戴爾·羅素(Dale Russell)提出乙鱷龍屬於似鳥龍科,與休尼的最初理論相同,但羅素也提出乙鱷龍是個不確學名(Nomen vanum)。某些學者仍將這個化石列名為布雷達氏斑龍,而非乙鱷龍,例如大衛·諾曼(David Norman),諾曼則認為該種是個疑名

在1991年,Jean le Loeuff、埃里克·比弗托(Eric Buffetaut)提出乙鱷龍是種小型阿貝力龍科恐龍,是塔哈斯克龍的近親,但是化石不夠完整,因此是個疑名。他們發現這個股骨幹相當狹窄,股骨頭前方沒有突起,小粗隆部的下方沒有小孔。此外,股骨的一些特徵,與食肉牛龍的股骨特徵類似,可能是同源演化的結果。由於股骨的第四粗隆部的位置較高,他們排除乙鱷龍屬於似鳥龍類的可能性。

在1997年,肯尼思·卡彭特(Kenneth Carpenter)、戴爾·羅素等人提出乙鱷龍屬於暴龍超科,是傷龍的近親。在2004年,R.S. Tykoski與T. Rowe將乙鱷龍歸類於阿貝力龍超科恐龍。

到目前為止,乙鱷龍、正骨龍是少數發現於荷蘭的恐龍化石,乙鱷龍也是馬斯垂克地層(Maastrichtian Beds)的唯一獸腳類化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