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喬行簡行書閏余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喬行簡行書閏余帖
來自故宮博物院的圖片

喬行簡行書閏余帖故宮博物院的一件藏品

藏品簡介

名稱:喬行簡行書閏余帖

年份:宋

類型:法書

規格:縱32.1厘米,橫42.5厘米,行書,23行,240字。

所屬博物館:故宮博物院

作者:喬行簡

藏品鑑賞

喬行簡行書閏余帖,宋,喬行簡書,紙本,冊頁,縱32.1厘米,橫42.5厘米,行書,23行,240字。   《閏余帖》又稱《觀使郎中帖》。釋文:   行簡伏以即日閏餘盈數,歲昜肇端。共惟觀使郎中鄉眷丈。小駐寓鄉,會頒新渥,行神先路,台候動止萬福。行簡向心不得一見而別,負慊久之。茲又蔥蔥度時,未及奉主書之敬,忽承真翰,意愛甚隆,慚感溢寸衿矣。行簡宜歸久矣。誤蒙旒扆之知,偷枉歲月,不覺年數之趣,其後遂以情懇祈而遂所請。然當軸處中,不爲不久,而身偶艱難,勞無寸效。可以持謝鄉黨、親戚、朋友、故舊,負我夙志,枉有遭時遇主之大幸,而迄無以自見於明時。故雖蒙恩過優,以寵其歸,不敢以爲榮,而以爲愧矣。賤跡甫達故山,疾疢即相尋。日惟呼醫啜藥,近忽增劇,歲旦不敢眠,勉拜此謝。記存顓價之候,信筆以道真情。疏□塵讀,不計也。蒙體照不宣。   本幅鑑藏印鈐「蓮樵鑑賞」、「皇十一子成親王詒晉齋圖書印」、「蓮樵成勛鑑賞書畫之章」、「南韻齋印」、「夢禪室鑒」、「陳淮望之氏一字藥州」。   此帖為《宋人手簡冊》之一,內容屬應酬類,多為感恩之語,並言疾病纏身。此帖是南宋喬行簡的書法真跡,落款「夷簡」二字系後人將「行」字改為「夷」字,以冒充北宋呂夷簡手跡。「蒙體照不宣」後應有官職名銜,現已裁去。按《宋人手簡冊》中有喬行簡書札可以對照書法風格,文字內容也與喬氏史傳相合,如文中「即日閏余盈數,歲陽肇端」,查嘉熙四年,正有閏十二月,其時喬氏85歲,已入晚年,衰病不堪,與文中「日惟呼醫啜藥」等陳述相符。   《閏余帖》隨手為之,書法殊形異態,行筆跌宕。   清顧復《平生壯觀》、李佐賢《書畫鑒影》著錄。

藏館介紹

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北京故宮,是位於中國北京紫禁城內的博物館。其前身是明清兩代皇宮紫禁城。 民國元年(1912年)清帝溥儀退位後仍居於宮內。至民國十三年(1924年)十一月五日,黃郛攝政內閣公布修正清室優待條件第五條,廢除皇帝尊號,請廢帝溥儀出宮。政府代表李煜瀛、京 師警衛司令鹿鍾麟、警察總監張璧,於六日接管皇宮,封存文物。後經攝政內閣核准,經一年之整理,故宮博物院於民國十四年國慶節(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開幕。[1]它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始建於明成祖朱棣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藏品也主要是以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為基礎。2012年單日最高客流量突破18萬人次,全年客流量突破1500萬人次,可以說是世界上接待遊客最繁忙的博物館。[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