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喬治·懷特腓(George Whitefield,1714年12月16日-1770年9月30日)是基督教大覺醒運動中的重要人物之一,與約翰·衛斯理同為循道宗的共同創始人。

古羅馬是基督教早期主要的傳教方向之一,但是在米蘭赦令[1]發布以前,基督教在羅馬被嚴重的迫害。不久之後,基督教又被定位羅馬國教,希望用它來維持帝國的統治,隨着東西羅馬帝國的分裂以及西羅馬的滅亡,古羅馬文明以東羅馬帝國的形式存在,基督教仍是其國教。東羅馬依靠基督教的作用來控制民心,維持統治,並且在基督教的影響下進入封建時代,並存在了1000多年[2]

目錄

簡介

懷特腓德1714年12月16日生於英國格洛斯特,12歲時已發揮演說及表演長才。1732年進入牛津大學的彭布羅克學院,在大學時悔改信耶穌基督。1733年結識約翰·衛斯理,受循道宗影響開始操練禁慾。1736年被按立為英國國教牧師。1738年抵達美國喬治亞州,在各殖民據點巡迴布道、提供民生補給品。同年回到英格蘭,為他在喬治亞州創立的孤兒院募款。1739年展開室外布道行動並第二次登陸北美洲巡迴講道。 1741年再次返英解決與約翰.衛斯理之間的鴻溝。同年結婚,10月第三度登陸北美洲,健康狀況堪憂。1748年返抵倫敦,解決英國循道派的內部紛爭,並向貴族傳福音。1750年代積極呼籲:黑奴也有寶貴靈魂。1751年,在懷特腓德支持下,美國喬治亞州恢複本已廢除的奴隸制度。1760年代身體狀況已極度惡劣,仍堅持巡迴布道為主得靈魂。1764年準備擴大孤兒院事工,設立學院。1770年9月30日晚上,於北美馬薩諸塞州友人家的樓梯平台講道,隨即因身體不適而去世,傳道三十四年,享年56歲」。

喬治.懷特腓德是1714年12月16日生,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最初,懷特腓德的父母經營貝爾旅店(Bell Inn),在經濟上並不缺乏。在懷特腓德兩歲時,父親去世,旅店生意維持不久就開始走下坡。懷特腓德在一次保姆疏於照顧當中,感染了麻疹,這病帶給懷特腓德的眼睛永久性的傷害,導致左眼斜視。雖然一家人都投入在旅店生意當中,懷特腓德的母親十分重視他,減去他旅店工作的負擔,重視他所受的教育,期望他能夠大學畢業,並且取得英國國教神職人員的身份。這樣的期待在懷特腓德的母親再嫁之後有了阻礙,旅店經營不善,使得懷特腓德無法繼續學業。

懷特腓德除了有傳福音的熱忱,也強調教育的重要,在美國協助三所大學的成立:普林斯敦大學、賓州大學及達特茅斯學院。在喬治亞州成立「畢士大孤兒院」,用33年的時間辛苦募款照顧孤兒所需。

視頻

喬治·懷特腓 相關視頻

看看吧!當年來中國傳教的基督徒都做了什麼事?
君士坦丁:羅馬首位基督教皇帝,重新統一了羅馬帝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