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樂清細紋刻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樂清細紋刻紙

樂清細紋刻紙是集中華民族藝術精華的手工藝珍品,樂清市位於浙江省東南部沿海,樂清細紋刻紙是當地流傳的一項絕藝,主要集中在樂清市象陽鎮的寺前村、後橫村,北白象鎮的東才村樂成鎮柳市鎮翁垟鎮等地。樂清細紋刻紙入選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內容

中文名稱:樂清細紋刻紙

代表作:《九獅圖》、《八角雙魚

遺產編號:Ⅶ-16

遺產級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起源:元代

遺產類別:傳統美術

批准日期:2006年

申報地區:浙江省樂清市

歷史源流

樂清剪紙源於浙江樂清地方民間剪紙龍船花,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據《樂清縣誌》記載,元代大德年間,「社裡笙歌達旦,通衢剪彩為眾共賞,與民同樂」。這裡的「剪彩」就是剪紙。刻紙即從剪紙中發展而來。又有傳說,明代樂清軍民抗擊倭寇獲勝,故有船型龍燈,其上有細紋刻紙裝飾,並以紀念在抗擊倭寇中犧牲的三十六勇士。每年正月十五,樂清鄉間各地都有龍船燈巡遊。龍船紙紮和細紋刻紙是龍船燈的基本工藝和裝飾手段,早期龍船燈上的細紋刻紙是單純的幾何圖案,後發展出花卉鳥獸山水戲曲人物神話故事等內容,代表作有《九獅圖》、《八角雙魚》等。

藝術特點

樂清細紋刻紙刀法精妙入微,挺拔有力,圖案細如髮絲,工而不膩,纖而不繁,表現力十分豐富。它最突出的一個特點是細,在早期「龍船花」的刻紙中,最細的能在一寸見方的紙上刻出52根線條,一幅碗口大的細紋刻紙要十多天才能刻成,十分費工。細紋刻紙的工藝使各種民間圖案紋樣都能在幾厘米見方的紙上得到細緻而豐富的表現,這使樂清細紋刻紙獲得了「中國剪紙的南宗代表」之稱。

由於細紋刻紙技藝難度大,短時間內難以掌握,一般要有數十年的雕刻功夫才能創作出精美的作品。近二十幾年來,隨着溫州輕工業的蓬勃興起,樂清市剪紙工藝品的生產受到衝擊,年輕人棄藝從商,老藝人年老力衰,後繼乏人。

保護措施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浙江省樂清市的林邦棟和陳余華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2006年6月,浙江省文化廳授予樂清細紋刻紙藝人林邦棟、余忠惠、陳余華「浙江省民間藝術家」稱號。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樂清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樂清細紋刻紙」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傳承意義

樂清的細紋剪紙不僅具有重要的民間藝術價值,它還對於地域文化的延續及其審美趨向和歷史發展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它是一種民間藝術,更是一種民間文化與標誌。 細紋刻紙技藝難度大,短時間內難以掌握,一般要有數十年的雕刻功夫才能創作出精美的作品。近二十幾年來,隨着溫州輕工業的蓬勃興起,樂清市剪紙工藝品的生產受到衝擊,出現了衰微的狀況,許多人棄藝從商,老藝人年老力衰,後繼乏人。樂清細紋刻紙的現代傳承人有林邦棟、林順奎、陳余華、鄭元遜、盧發良等。隨着時代的變遷,價格低微的細紋刻紙逐漸失去了製作的藝人。在商品經濟衝擊下,「中國一絕」的細紋刻紙手工藝正面臨着失傳的危機,從業人員不斷萎縮(現約有20人左右),現狀令人擔憂。[1]

參考文獻

  1. 樂清細紋刻紙道客巴巴,2015-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