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市人民醫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樂山市人民醫院位於世界自然文化遺產樂山大佛隔江相望的白塔山上,前身為加拿大聯合教會醫生啟爾德博士創建的「嘉定福音醫院」、「仁濟醫院」,始建於1894年。1952年人民政府將「仁濟醫院」與1942年國民政府所建立的「公立樂山中心衛生院」合併為「樂山專區醫院」。1985年,隨地改市更名為「樂山市人民醫院」。醫院本部位市中區白塔街,另有王浩兒城北病區(眼科)和瓦廠壩城南病區(樂山市傳染病醫院、腫瘤血液專業)。2016年通過國家「三甲」綜合醫院複審。
基本情況
醫院現有人員1868人。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662人,其中高級職稱177餘人、中級職稱378人,博士碩士179人。碩士研究生導師6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人,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1人,四川省衛計委學術技術帶頭人5人,四川省衛生計生委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3人;四川省名中醫2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3人;全國和四川省勞模7人,市拔尖人才15人,樂山市學術技術帶頭人25人。 社會團體任職25人次;四川省醫學會任職187人次,其中副主委1人,常委17人;四川省醫師協會任職46人;樂山市醫學會擔任主委30人。
醫院占地面積76.25畝,其中白塔街院區44.16畝、城北病區4.66畝、城南病區27.43畝。業務用房面積10萬平方米,總資產7.65億元,固定資產約4.64億元。800毫安以上數字減影平板血管造影X線機(DSA)、64排128層CT機、1.5T核磁共振(MRI)、直線加速器(LA)、心臟彩超、四維彩超、免散瞳高廣角激光檢眼鏡、準分子激光治療系統、全飛秒近視激光治療系統、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等萬元以上醫療設備1800餘台(套)。編制床位1800張,開放床位1620張,年門診人次117萬多,出院病人6.8萬多,手術台次3萬多。
開展的診療科目共19大類69個專業。其中心臟射頻消融術、腦動脈瘤外科手術、埋藏式自動復律除顫器(LCD)植入術、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PCI)、冠狀動脈搭橋手術、主動脈弓置換術、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微創玻璃體視網膜手術、肩人工關節置換術、子宮頸及卵巢惡性腫瘤根治術、微創內臟器官病變治療術等高難技術項目,居省內同級醫院及市內先進水平。年開展新技術項目數十項,急救體系完善,院前急救和院內急救、重症加強治療共同構築起綠色生命通道。眼科、腫瘤科、神經外科、泌尿科和婦產科為授牌的四川省醫學甲級重點專科,普外科、護理學、骨科、兒科、呼吸內科和內分泌科為批准立項建設的四川省醫學甲級重點專科;樂山市醫學重點學科獲授牌23個,市質量控制分中心34個。
我國醫院歷史
我國是最早設置醫院的國家之一。遠在西漢年間,黃河一帶瘟疫流行,漢武帝劉徹就在各地設置醫治場所,配備醫生、藥物、免費給百姓治病[1]。到了宋明年代,醫院組織漸趨周密,當時,官方辦的醫院叫做「安濟坊」,私人辦的有「養濟院」、「壽安院[2]」,慈善機構辦的「慈幼局」,分門別類招收和診療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