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烏審馬

烏審馬產於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南部毛烏素沙漠的烏審旗及其鄰近地區。1982年有烏審馬1.8萬餘匹。

該地為典型大陸性氣候,年降水量 250~400mm,蒸發量大,平均為降水量的5.5倍。草原屬乾旱典型草原類型,

主要牧草有沙蒿、檸條、芨芨草等。牧民有打草貯草的習慣,加上備在農作物圍秸稈,

冬春給予補飼,對烏審馬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中文學名烏審馬界動物界門脊索動物門

產 自內蒙古鄂爾多斯市

目錄

簡介

鄂爾多斯草原曾是水草豐美、畜牧業發達的地方,當地蒙古族牧飾素有養馬習慣,每年都要賽公馬、

賽走馬,凡是在戰爭中立功和賽馬中得獎的公馬都被選為種用,這對於烏審馬的形成無疑起了很大的作用。

產於馬審旗,產區位於鄂爾多斯高原東南部毛烏素沙地,是蒙古馬的3個生態型之一。因受毛烏素沙地

自然條件的長期影響及人工選擇的作用,它是蒙古馬中一個優秀類群。烏審馬體形秀麗,體質結實緊湊,

鬃鬣毛多,毛色以騮栗為主。個體雖小,但以善走沙地而聞名。輓車載重約250~300千克。

騎乘,快馬每小時可行走13~15千米,「走馬」日行走60~70千米 。

產地

烏審馬產於伊克昭盟南部的烏審旗及其鄰近地區。數量有18萬。 烏審旗多沙漠,

毛鳥素沙帶橫貫其中部和北部。冬春不甚冷,1月份平均氣溫-11.2℃,夏秋熱。晝夜溫差大。

降水少蒹發量大,風大沙多。地貌有沙窩子,下濕灘地和部分沙質硬梁,

除下濕灘地植被較密外。其他地區都較稀疏。草場屬于于翠典型草原類型。

餵養

主要收草種類有沙蒿、檸條、芨芨草、寸草、馬蓮、蘆草、鹼草、草木樨、花棒等。

人工種植狡掌主要有草木榔、沙打旺、紫花苜蓿等優良品種 。

形態

烏審馬體質乾燥。體格較小,肩稍長,尻較寬,蹄廣而薄。其特點是體小靈活,性情溫馴,

適合沙漠地區騎乘和馱運。騎乘每小時13~15 km,日行50~70 km,最快能日行100 km以上。

當地多產走馬。在正常挽力下農區可終年使役。母馬在哺育期間可產奶300~400千克。

烏審馬曾遠銷山東、河北、山西、陝西、寧夏等地。

烏審馬成年公馬平均體高、體長、胸圍和管圍分別為:123.9厘米,125.7厘米,145.7厘米,

16.3厘米,成年母馬分別為:120.5厘米,125.9厘米,140.8厘米,15.6厘米。

現狀

烏審馬數量劇減,由上世紀六十年代的3萬匹減少為如今的2000匹,瀕臨滅絕的危險。[1]

參考資料

  1. 烏審馬,搜狗,2016-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