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烏審旗歷史文獻博物館

烏審旗歷史文獻博物館位於烏審召鎮巴音陶勒蓋嘎查所在地,占地面積240平方米,博物館展示了鄂爾多斯右翼前旗建旗至新中國成立300年間,關於處置重大歷史事件,以展示衙門文書檔案為主的額檔案資料、各個歷史時期地圖、經典民歌[1]歷史文獻、原札薩克府邸位置圖、廟宇遺址圖等。

目錄

收藏和展示

本館收藏和展示的主要是以巴音陶勒蓋故里為中央衙署府邸,掌管旗內事物的札克諾顏以額琳沁、達爾扎、旺舒克、達什喇布坦、喇什色棱、沙克都爾扎布、布延泰、札木巴勒多爾濟、桑齋旺沁、巴達爾呼等為首的歷代十三屆札薩克諾顏珍貴之衙門文書400餘件,2000張;各個歷史時期繪製的地圖20餘件;歷史文獻100多卷,原王府遺址航拍圖、廟宇遺址航拍圖和從這些遺址發掘出的文物和當時使用的器具等。另收藏札薩克諾顏之神祗廟宇基石、磚瓦等建築遺存物、白、石磨等生活器具與喇什色榆貝子等所繪製之《劃定鄂爾多斯七旗疆域邊界圖》(1740年)、編纂《智慧明燈》一書;巴達爾呼貝拉所提倡繪製之《圖開勝跡》中的《鄂爾多斯七旗札薩克衙門、神祗廟宇概圖》(1875年)等稀世文物。

烏審概略

根據蒙古歷史文獻的記載,古代蒙古的許多部落聯盟之外,三十九小部落之中,有一個「烏審」部落,古代烏審一詞寫為「兀葛辛」或「兀古辛」,是以捕獵為生的小部落。《蒙古秘史》亦有兀古辛包羅忽勒等記載,亦有巴圖孟克達延汗後裔諾莫塔爾尼·括·諾顏分到別速惕、兀古辛(烏審)等記載。由此看來,烏審無疑是部落名稱。烏審這個部落名稱於順治六年(1649),烏審旗(鄂爾多斯右翼前旗)建旗時已變為行政區劃名稱。烏審旗首任札薩克額琳沁府邸坐落於努肯廟西側,巴噶察汗諾爾湖畔時期直至第十任札薩克貝勒巴達爾呼於同治三十二年(1874),在阿拉克諾爾湖邊建造青磚大宅府邸陶金商,烏審旗札薩克衙署一直坐落於巴音陶勒蓋,長達220多年之久。曾今烏審旗是歷史文獻巨着《十善福白吏》、《蒙古源流》的誕生之地[2]。並且烏審旗是佛教格魯派踏入蒙古地區的第一個踏板。根據有關信息,在烏審旗使以藏文編纂的歷史文獻亦很多。由此可見,把烏審旗稱之為文獻之鄉,並不過分,尤為巴音陶勒蓋家鄉是其中的璀璨明珠之一。

視頻

烏審旗歷史文獻博物館 相關視頻

AI合成主播丨內蒙古烏審旗迎數千隻遺鷗育雛
烏審旗旅遊宣傳片,4分03秒帶您走進綠色烏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