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主教山小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主教山小堂又稱海崖聖母小堂,建於澳門半島最高點之一的西望洋山上,是一座向航海者的保護神祈禱的小教堂。

創建背景

建造這座教堂的原因是由於當時執行去日本航線的葡萄牙航海者在海上與荷蘭海盜船相遇,卻未受傷害,深信是神靈保佑,許下建堂諾言以謝神思。

建築規模

主教山小堂於1622年建於炮台旁,殿堂簡樸,山徑迂迴,供在澳葡兵彌撒祈禱之用。1892年附近古堡拆除後,聖母堂得以逐步擴大,1835年重建後成為今天宏偉之規模。教堂建築以高聳的門樓為主體,三角形的屋頂上站立着聖母塑像,教堂右則為鐘樓,鐘樓高聳入雲,十分莊嚴肅穆。教堂左則為1935年加建的主教府。

教堂前是一片寬廣平台,平台盡處豎立一尊大理石雕刻而成的聖母像,聖母雙手合十,貌甚慈祥,面臨大海。平台下有一路德聖母岩洞,循左右環抱之石階而下,即達洞前。洞內岩石嶙峋,中開拱門,內立聖母像,象徵古時聖母在法國路德城內,當眾顯靈的情景。其間正置祭壇,洞前有鐵柵圍繞,地上設有多排低矮的長石板,供教徒跪拜,懺悔。

路德聖母岩洞前,空階上有一塊刻有葡文的古銅墓碑,是二十世紀初天主教澳門主教埋骨之處。1918年2月18日,約翰鮑連那主教逝世,寄葬於此。教堂四周花徑通幽,古樹濃蔭,建築端麗,環境優美,更可居高臨下,環視南西灣和中國大陸珠海市灣仔的風光,成為中外遊客喜到的熱門觀光點之一。

每年聖母花地瑪出遊從聖母玫瑰堂出發,最後到達主教山小堂,聖母像由一身素白的婦女們抬著走在隊伍的前列,而隊伍中三名兒童的衣著打扮就像當年在花地瑪看見聖母顯靈的孩子一樣。上百名的信徒沿途唱聖詩、念禱文跟隨。巡遊每年從聖母玫瑰堂出發到主教山上的聖母小教堂,並在此舉行露天彌撒。

教堂的產生

基督教被正式承認之前,任何公開的祈禱和傳教活動都是不可能的。於是,早期基督教的宗教儀式和活動都是採取名副其實的「地下活動」。在秘密開挖的地道內,安放一張特製的長桌作為會議之用。地道的兩側壁上,挖出一個個的穴龕,裡面刻畫着粗拙的聖像作為信徒們膜拜的對象。由於怕教外的敵視者發現,這些聖像和聖經故事都採用象徵的手法。如陽光代表上帝,鴿子橄欖枝代表和平、幸福;牧童象徵耶穌,一群羔羊象徵人民,並以此代表耶穌愛人民;一個孩子在洗澡象徵皈依基督教的新教徒正在舉行洗禮[1]儀式;這種地下的穴龕盛行於公元1世紀到公元4世紀初葉,是基督教最早的教堂建築形式。

從公元4世紀君士坦丁大帝頒布了著名的「米蘭敕令」[2],使基督教取得了國教地位,在此之後,地下的穴龕活動終止停止了,地面的基督教教堂建築開始出現。

旅遊特色

這是一條針對喜愛踏青,又想欣賞澳門獨特風情的觀光客的最佳行程。起點便是位在岡頂前地(LargoSantoAgostinho)處,這是一個饒有歐陸風情的去處。古舊的教堂,具歷史性的建築,如聖斯定堂(St。AugustineChurch)、聖若瑟修院(SeminarySt。Joseph)都座落於此。

再由風順堂街到民國大馬路上山,澳門的頂級酒店峰景酒店(已於1999年由政府收回,作為政府重要官員宿舍)及濠景酒店立可見到。再由西望洋斜巷上主教山(PenhaHill),經過一小段林蔭大道,莊嚴的主教府(Bishop’sPalace)將吸引你的目光,使人久久不忍離去。沿主教山另一面下山,可抵澳督府,到海邊欣賞象徵中葡友誼的藝術雕塑融和門(Gateoftanding)。再前行不遠,就可到聖地牙哥酒店、媽閣廟及海事博物館,結束這一段行程。全程大約只需90分鐘,卻能欣賞澳門最具代表性的歐式建築。沿路優美風光與異國風情,再再使人流連忘返。

旅遊指南

1、可在參觀完媽閣廟後,走過幾個小巷,然後爬過一路斜坡到達主教山小堂,雖然爬得有點辛苦,但上去後風景猶好,推薦值得一爬!

2、教堂不是常年開放,時常關閉。若能進教堂,請記得不要大聲喧譁,不要接聽電話。

3、教堂在山腳貼出告示,為表覲見誠心,不允許旅遊車上去,只能步行。

4、每年聖母花地瑪出遊從聖母玫瑰堂出發,最後到達主教山小堂,上百名信徒沿途唱聖詩、念禱文跟隨,好不熱鬧。

5、這一帶是澳門的高檔住宅區哦!

6、教堂在山腳貼出告示,為表覲見誠心,不允許旅遊車上去,只能步行。

交通信息

主教山小堂位於凼仔島旅遊景點,乘坐公交6、9、16、28B可到達。主教山小堂門票免費

教堂在山腳貼出告示,為表覲見誠心,不允許旅遊車上去,只能步行。

周圍景點

大三巴牌坊媽祖閣大炮台普濟禪院澳門賽馬會

參考文獻

  1. 基督教洗禮的意義,新浪博客,2010-05-31
  2. 君士坦丁大帝頒布《米蘭敕令》,基督教的新紀元,個人圖書館,2021-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