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丹平路
圖片來自sohu

丹平路(原稱丹平公路)是深圳市龍崗區的南北向主幹道,起點為丹竹頭立交,經李朗至平湖的鵝公嶺立交與東深公路平湖大道相接,現為全路6.1公里,雙向四車道的一級公路。原全路為中國省道名|255的一部分,現已劃到中國國道名|220的末端一部分。

目錄

介紹

公路始建於1958年,1992年重修[1],後隨與之併線的丹平快速路修建而同時改造,丹平快速路2011年開通後,該公路也充當快速路輔道的作用。

龍崗區

龍崗區深圳的一個市轄區,位於深圳東部,轄區總面積388.59平方公里(不含大鵬新區)。2018年末,龍崗區常住人口為238.64萬人,其中,戶籍人口72.78萬人。龍崗是2010年深圳市經濟特區擴大到全市範圍之前,位於經濟特區之外的兩個的市轄區之一(另外一個為原寶安區)。1993年寶安縣撤縣設區時,龍崗區的轄區範圍還包括今日的坪山區大鵬新區。目前龍崗區內已建立數所大學,成為深圳市的教育新區。

歷史

秦始皇二十八年(西元前219年),將屠睢率軍南下攻擊百越發動戰爭,是為秦攻百越之戰。秦始皇三十三年(西元前214年),秦軍第二次南下,在任囂趙佗率領下占領嶺南,秦設南海象郡桂林三郡。龍崗一帶正式劃入秦嶺土。

宋末時期,龍崗地區已發展有荷坳等村落。

明洪武二十七年(西元1394年),境內大鵬半島建有「大鵬守禦千戶所城」,即「大鵬所城」。

明萬曆元年(西元1573年),新安縣由東莞縣分出。龍崗境內除東北部由歸善縣(今惠州市),其餘地區由新安縣(今深圳與香港)管轄。

清康熙年間,清廷頒布遷界令,龍崗地區的廣府住民被迫內遷。康熙七年,廣東巡撫王來任聯同廣東廣西總督周有德上疏朝廷請求復界。

康熙八年(西元1669年)清廷准許復界。由於回遷原住民寥寥,官府實行招墾政策,龍崗地區遷入大量來自福建江西及粵東山區的客家人[2]

此後從嘉慶到民國初年都有客家移民不斷遷入龍崗。形成了龍崗與深圳其餘地方廣府人為主完全不同的客家人占主體的居民結構。

1908年,廣九鐵路華段建築工程開展並於1911年10月建成開通,首批設立的車站中就包括現今位於龍崗境內的平湖站李朗站布吉站

1958年11月,現深圳境內的龍崗、橫崗、坪山、大鵬等地由惠陽縣劃歸同屬惠陽地區管轄的寶安縣

1979年3月,寶安縣升格為深圳市。1980年8月,深圳經濟特區成立,龍崗地區並未被劃入經濟特區範圍。1982年12月國務院批准復設寶安縣,隸屬深圳市,轄經濟特區以外地區。

1992年11月11日,國務院再次批准撤銷寶安縣,分設龍崗,寶安兩區;仍隸屬深圳。

1993年1月1日,龍崗區正式掛牌辦公。

2010年7月1日,龍崗區和寶安區一起被劃入經濟特區範圍。

2016年10月11日,坪山新區正式從龍崗區分離出來,成立坪山區

2016年12月26日,龍崗區管轄的街道由8個拆分為11個,其中布吉、橫崗、龍崗、龍城4個街道辦事處分設為布吉、吉華、橫崗、園山、龍崗、龍城、寶龍7個街道辦事處,平湖、坂田、南灣、坪地街道辦事處不變[3]

里程

地名 原255省道里程(公里) 220國道里程(公里)
鵝公嶺立交 65 2578
白泥坑平湖南灣 67.9 2580.9
丹竹頭 70 2583
丹竹頭立交 71.15 2584.152(終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