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臨清運河鈔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臨清運河鈔關

中文名稱: 臨清運河鈔關

所在地區 : 山東臨清

建立時間: 1429年

臨清運河鈔關位於臨清城區青年路西首老運河旁的一條巷子內,是明清兩代中央政府設於運河督理漕運稅收的直屬機構,據稱系國內僅存的一處運河鈔關。鈔關,明代內地徵稅的關卡,因規定以鈔納稅,故名。臨清運河鈔關始設於明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升為「戶部榷稅分司」,由戶部直控,下設五處分關,直控督理關稅,居全國八大鈔關之首,年徵稅銀占全國課稅額的四分之一,是我國唯一一處鈔關舊址,於2001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由來

鈔關之名,在明之前尚未出現。之所以出現在明朝,乃緣於一種特殊的鈔票。鈔關,顧名思義,是專收鈔票的關卡。當然,鈔票可不是人人都可以去收的,只有政府才有這個權力。如果有人膽敢擅自設卡收鈔,政府將對此嚴懲不怠,「胥役嚴處,官吏嚴參」。明政府收的鈔票有一個專門稱呼——大明通行寶鈔。明朝建立初期,因政府財政力量不足,銅源短缺,故銅錢鑄造數量有限,從而出現貨幣供給困難,影響了經濟系統的正常運轉。於是,明洪武七年(1374年)頒布《鈔法》,設印鈔機構,並於次年開始發行紙幣,是為大明寶鈔。寶鈔高約30厘米、寬約20厘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紙幣[2],也是明朝官方發行的唯一紙幣,貫行於明朝270餘年。鈔關初建時,僅收寶鈔,後又錢鈔均收,後又折收銀兩。儘管稅賦形式一變再變,但鈔關之名卻未曾改變,直至現在。

作用

設置鈔關旨在徵收船稅,臨清﹑杭州兩關也兼收貨稅[3]。由各差御史及戶部主事監收。船稅以載運商貨之船戶為征課對象。初期按運送路程之遠近和船舶大小長闊、不同分等稱船料,估料定稅。宣德四年規定,南京淮安﹑淮安至徐州﹑徐州至濟寧﹑濟寧至臨清﹑臨清至通州各段均每一百料納鈔一百貫;自北京南京間的全程,每一百納鈔五百貫。後又以估料難核,改為計算梁頭廣狹定稅,其標準自五尺至三丈六尺不等。

成化十六年(1480年),各鈔關歲收鈔兩千四百萬貫,當銀十二萬兩。嘉靖至萬曆初,歲收銀大體維持在二十三萬兩。萬曆中期,明神宗朱翊鈞大肆搜刮,鈔關稅收大幅度上升,至二十五年上升為三十三萬五千五百兩。天啟元年(1621年)又猛增至五十二萬兩。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運河漕運停止,鈔關署治遂廢。

建築特色

臨清運河鈔關是一組建築群,自運河而西依次為河口正關、閱貨廳、「國計民生」坊、關堞、儀門、正堂等。南北三進院落,置設穿廳、船料房、鼓鑄坊等,占地四萬平方米 ,廳堂坊舍室四百餘間。占地東西長130米 ,南北寬96米 。現存兩進院落,前院為公署辦公區,後院為倉儲區,南部住宅區現大部分成為民居。主要古建築為儀門、南、北穿廳、科房、船料房等80餘間,面積六千餘平方米。此外尚有原鈔關官員住宅若干,保存較好。建築大都為硬山建築,青色灰瓦屋面[4]

文化

臨清運河鈔關的存在對研究當時的歷史、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及城市發展均具重要價值,是研究漕運歷史、封建社會經濟關係、社會形態的重要實物資料。同時它還是明代萬曆年間王朝佐反稅監鬥爭的歷史見證,也是著名小說《金瓶梅》一書中多次描寫的一處重要史跡。

著名學者、吉林大學教授王汝梅先生在參觀了臨清鈔關遺址之後,以「天然的明代歷史博物館」譽之[5]。臨清鈔關以其遺存文獻最多、最豐富成為研究漕運史、關稅史、運河文化發展史、運河城市發展史、貨幣史等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視頻

臨清運河鈔關 相關視頻

運河名城臨清
中國大運河-運河上的聊城與臨清
雄居鈔關之首見證歷史興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