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臨清清真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臨清清真寺原有3座,位於古運河東岸的順河清真寺。

中文名 臨清清真寺

外文名 Linqing Mosque

別 名 禮拜寺

所屬地區 山東

地理位置 古運河東岸,羊頭鍋街,臨清市區

氣候條件 溫帶

著名景點 望月樓,東寺,北寺

地理位置

該寺位於臨清市區西北部,距臨清賓館約2公里,乘公交車可達。

建築風格

臨清清真寺建築規模宏大,建築風格既具有伊斯蘭宗教建築特點,又更多地體現了我國傳統的木結構建築風貌。在魯西北地區可稱寺廟之冠,充分表現出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又體現出中華各民族大融合、大團結的優良傳統。整組建築除個別建築形式透露着外來氣息外,基本上屬於當地傳統建築風格。始建年代無考,明嘉靖四十三年重修。1992年,被批准為省級保護單位。整個清真寺建築,是由兩排左右對立、中高兩低的木牌坊與歇山重檐樓閣合為—體。建築形式以我國傳統為主調,流露着外來氣息,布局精巧,結構緊嚴,舒展大方,是不可多得的建築藝術佳構。院內古柏參天,幽深靜雅,名人佳句、先賢哲語躍然匾額楹聯之上,讓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 1.自康永徽二年(651年),伊斯蘭教傳入中國至今1500多年來,伊斯蘭教建築由域堡式逐漸嬗變為中國傳統的殿堂式,由於尊崇麥加,所以建築中軸線俱為東西向。但臨清清真東寺去是東西、南北兩條中軸線垂直交叉,這種建築格局在全國伊斯蘭教建築中是唯一的個例。這一獨特的建築個性,是漢文化南北向為尊與伊斯蘭文化西向為尊的融合,體現了臨清幾百年間兩種文化碰撞融合的豐富文化內涵,在我國宗教文化發展史上極具個性,極具研究價值[1] 。 2.臨清清真寺氣勢宏偉,幾近宮殿。山門、東講堂雕梁,掛落上平雕、圓雕、透雕頗具徽派風格;建築構件吻、走獸、仙人、套獸脊塊、瓦當等又尊伊斯蘭教無偶像崇拜全部嬗變為花卉紋飾。壁畫、圓光、匾額、瓦聯等既有《古蘭經》、《聖經》箴言,又融漢文化《論語》、《中庸》、《易經》精髓,書體既有漢文化的楷體、行書,又有穆斯林庫法體、波斯體,質樸相融,相得益彰。與周邊安陽、邯鄲、濟南、濟寧、青州、台兒莊等縣市相較,臨清清真寺規格高,建築宏闊,影響深遠,充分體現了伊斯蘭文化在臨清遷徙、安居、繁衍、融合、發展的歷史軌跡,同時也體現了臨清的文化多元性、包容性、親和性。這種民族團結和睦、共生平和的歷史經驗及文化內涵,有着深刻的社會價值和研究價值。 3.臨清清真寺綿地壁畫與中國傳統建築中麻刀灰抹牆不同,而是採用羊毛悶灰抹牆,然後在其上創作壁畫,這在全國是絕無僅有的。壁畫與其他寺廟單線平塗技法明顯不同,具有宣紙洇潤的藝術效果。幾百年色彩不褪,墨分五色,栩栩如生,在中國繪畫史上有着特殊貢獻,極具研究價值。

人文歷史

建於明初,現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臨清信教群眾進行宗教活的重要場所。「清真」表示宗教的「清高真切」,經學家用「清淨無染 」,「真乃獨一」等語,稱頌所崇奉的真主,將崇奉真主之伊斯蘭教稱為「清真教」,寺曰「清真寺」。元代,大運河開通,漕運興起,臨清迅速發展成為全國著名的大都會,僑居或占籍臨清的伊斯蘭教徒在臨清建了十幾處清真寺。城區內現存有北寺、東寺、女寺等三座清真寺,其中北寺規模最大,保存也較完整,已載入《中國名勝大辭典》,有資料稱其為「江北五大寺」之一。建築形式為中國古典宮殿式,正殿為中國封建社會最高規格的廡殿式,坐西朝東,中軸線上依次為山門、望月樓,殿、堂毗連,後門兩側有角亭、經堂、沐浴房,共有86間,8000多平方米。寺中多懸掛匾額和楹聯,承襲了漢文化傳統,建築整體風格是阿拉伯建築與中國傳統建築的完美結合。寺院內古柏參天,肅穆幽雅,宏偉秀麗,不愧為一組完美的建築佳構,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大融合。此寺為明初大將常遇春所建。常遇春(1330————1369年),字伯仁,懷遠(今屬安徽)人,漢族。善射,有勇力。元末參加朱元璋軍,為前鋒渡江取採石。朱元璋攻滅張士誠,北上滅元,都用他做副將軍,與大將軍徐達共同領兵。累建戰功,軍中號常十萬。洪武二年(1369年),與李文忠攻克開平(今內蒙古正藍旗閃電河北岸)。還師至柳河川暴病身死,追封開平王。《明史》卷125《徐達傳》:「捷聞,太祖幸汴梁,召達詣行在所,置酒勞之,且謀北伐……達頓首受命,遂與副將軍(常遇春)會師河陰,遣裨將分道循河北地,連下衛輝、彰德、廣平,師次臨清。使傅友德開陸路通步騎,顧時俊浚河通舟師,遂引西北。」此事在乾隆十四年《臨清州志》卷10,兵制中記載得更為詳細:「明洪武元年(1368年),太祖命徐達等於閏七月分布士馬,規取河北。遂自中灤渡河。庚子取衛輝、彰明德,甲辰下磁州,進取廣平,元平章周昱棄城遁。並克趙州。己酉進次臨清。庚戌,傅友德游騎獲元將李寶臣、都事張處仁以為鄉導。達因遣友德開通步騎,都督副使顧時俊浚閘通舟師。時諸將駐臨清。久,知府方克勤籌應芻糧無匱之。朱亮祖勒民夫五千浚河,克勤不忍勞民,泣禱於天。天大雨,水漲,舟遂行。癸丑,平章韓政、都督副使孫興祖,俱以師會臨清。於是大將軍徐達率馬步舟師北發,命韓政守東昌,並鎮撫臨清。」後徐達等又回師駐於臨清。《臨清縣誌》(大事記)也記載:(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戊申秋七月,明大將軍徐達、副將軍常遇春分道渡河,徇河北地,師次臨清」。臨清今仍有名為「帥府街」、「更道街」的街巷,即因徐、常駐軍而名。老禮拜寺由隆起大殿、望月樓、寺門內閣樓、講堂、浴室等組成,於1968年修浚衛河時拆除 。

清真寺風俗

清真寺不但是穆斯林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而且也是穆斯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禮拜」是伊斯蘭教的重要活動之一,包括每日五次禮拜,每周一次聚禮,每年兩次會禮。同時清真寺還擔負着舉辦宗教教育、傳播宗教常識和學問的使命,又是穆斯林排解糾紛、評判曲直的場所和為穆斯林群眾主辦婚喪嫁娶、屠宰食用禽畜的服務場所[2] 。清真寺一般設男、女沐浴室,專供穆斯林群眾大「淨」、小「淨」 (「大淨」即洗周身,「小淨」即洗面部及四肢)之用,人們禮拜前或平時,都可來此沐浴潔身。每逢「主麻」(聚集)日(星期五),很多穆斯林男女來到清真寺參加「聚禮」。穆斯林有意義的活動也多選擇此日舉行。有「吉祥日」、「尊貴日」之稱。每年的伊斯蘭教曆3月12日,為穆斯林三大節日(開齋、古爾邦、聖紀)之一的「聖紀」日。穆斯林為了紀念穆罕默德,在這天舉行集會,屆時,穆斯林穿戴整齊,到清真寺沐浴、更衣、禮拜,誦念《古蘭經》,讚頌聖辭,紀念穆聖。

歷史沿革

山東臨清清真寺,因疏浚衛運河,於1968年拆除無存;位於羊頭鍋街北端的東禮拜寺,建築規模較小;規模較大、保存完整者當數北禮拜寺,亦稱洪家寺,為全國著名的清真寺之一。 北禮拜寺,始建年代無考。據該寺的石刻碑文記載:「明嘉靖四十三年重修」,至今已有400年的歷史。清真寺,阿拉伯語稱為「麥斯吉德」,意為「禮拜的場所」,臨清俗稱「禮拜寺」。臨清原有三座清真寺。現保存完整的是北寺和東寺,均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俗稱北禮拜寺,是一座保存教為完整的古代建築群。現存更樓、 月台、正殿、傳屏、北講堂等大小房屋80餘間。正殿前半部為四阿廡殿頂,正脊兩裝有鴟尾, 後部為重檐,結頂呈山字形。中為八角攢尖頂,後出抱廈,兩側各掩一四角攢尖頂。坡度比較大, 森然聳峙,錯落有致。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