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臨海市大石中學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臨海市大石中學創辦於1956年,原名臨海第四初級中學,1959年臨海縣大石中學,1992年改名為臨海市河頭鎮中學,2003年合併嶺景鄉中學,改名為臨海市河頭中學,2009年恢復大石中學校名。六十多年來,學校培養了近2萬多名優秀人才,現有18個教學班,900多名在校生,70多位教職工。

目錄

學校簡介

臨海市大石中學創辦於1956年,原名臨海第四初級中學,1959年臨海縣大石中學,1992年改名為臨海市河頭鎮中學,2003年合併嶺景鄉中學,改名為臨海市河頭中學,2009年恢復大石中學校名。

辦學規模

六十多年來,學校培養了近2萬多名優秀人才,現有18個教學班,900多名在校生,70多位教職員工。學校占地面積36078平方米,建築面積11681平方米,環境清幽,風景優美,設施完善,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質量過硬,辦學信譽日益提升。學校堅持「讓每一位學生學會學習,讓每一位學生髮展得更好」的辦學理念,以「臨海市鄉鎮中學的龍頭學校」為辦學目標,以「忠、義、仁、勇」為校園文化[1]精神,奉行「誠實、守紀、仁愛、進取」的校訓,實行科學化、規範化管理,深受社會各界好評。先後獲得「浙江省標準化學校」、「台州市綠色學校」、「台州市教育基本現代化學校」等榮譽稱號。

校園諮詢

大石中學開展「守好紅色根脈 傳承紅色基因」主題研學活動

煙雨濛濛,黨旗飛揚;羊岩山下,紅色熱土。4月2日,「清明節」即將來臨之際,大石中學組織師生前往姚宅紅色教育基地及姜村民俗展示館,開展了一次「紅色之旅」主題研學活動。

中午12:30,初一初二學生排隊從校園出發,浩浩蕩蕩前往姚宅和姜村。

第一站:姚宅革命紀念館

聽黨史,憶傳統

紅色舊址,莊嚴肅穆。師生在紀念館內共同聆聽革命故事,重溫建黨百年風雨。

講解員姚兆志書記為同學帶來深情並茂的講解。從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時期,河頭姚宅村都是中共臨海和台州黨組織活動和武裝鬥爭的主要根據地之一。重走紅色之路,就是要發揚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2],牢記初心使命,誓做紅色傳人。

同學們排隊進入紀念館參觀學習,回顧黨的光輝歷程、追尋難忘的紅色記憶。

追尋難忘記憶

參觀結束後,部分同學集中會議室進行了簡短的學習。大石中學工會主席朱巧倩對本次活動的意義及教育作用進行了簡要說明。會議由新教師黨員鄭玲麗主持。

隨後,大石中學團委書記陳妮娜老師為同學們帶來講座《千年古城曙光: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臨海黨史簡介》。

畫黨徽,沐黨風

作為一個政黨的旗幟,中國共產黨的黨旗承載着全體黨員的信仰,見證了黨的百年光輝,是中國共產黨的象徵和標誌。

一筆鮮紅,一筆金黃,一面面黨旗熠熠生輝。繪畫中,黨旗的形象印刻在每個同學的心裡,讓他們銘記中國共產黨的神聖和偉大。

隨後,同學們在姚宅革命紀念館合影留念。

第二站:姜村民俗展示館

觀民俗,知歷史

「大石民俗展廳」內有黨史文獻、各類藏品:臨海小吃、中藥養生、羊岩茶葉、車燈工藝……作為歷史文化名城,臨海具備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今日的輝煌得以繼續、文化得以傳承,無不得益於老一輩共產黨人的艱辛,以及對黨、對國家的忠誠。

同學們參觀了「大石民俗展廳」,紛紛表示:作為大石學子,要認真學習,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為社會做貢獻。

隨後,「我在小院學黨史」宣講活動在館內開展,為同學們上了一堂生動感人的黨課。

副校長陸海傑、楊衛國擔任主講,憑着對這段歷史的深刻了解,娓娓道來。講座鼓勵全體師生以實際行動,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中心,堅持奮發有為,以奮鬥成為棟樑、成就夢想、獻禮「建黨一百周年」。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