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臨濟宗楊岐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臨濟宗楊岐派

 

 

 

楊岐宗

禪宗五家七宗之一。 又稱楊岐派。 以臨濟宗第七世石霜楚圓之弟子楊岐方會(996~1049)為開祖。 方會初從楚圓掌監院事,後住筠州九峰山,未久,棲止袁州(江西)楊岐山普通禪院,提揚宗風,接化學人,門庭繁茂,蔚成一派,與同門慧南之黃龍派同時並立,時人以虎喻稱方會,而以龍喻稱慧南 。

楊岐宗

禪宗五家七宗之一,又稱楊岐派。 以臨濟宗第七世石霜楚圓之弟子楊岐方會(996~1049)為開祖。 方會初從楚圓掌監院事,後住筠州九峰山,未久,棲止袁州(江西)楊岐山普通禪院,提揚宗風,接化學人,門庭繁茂,蔚成一派,與同門慧南之黃龍派同時並立,時人以虎喻稱方會,而以龍喻稱慧南。 方會門下十三人,白雲守端、保寧仁勇為上足。 仁勇下有壽聖楚文、上方日益; 守端下有五祖法演。 法演門下俊秀輩出,有佛眼清遠、太平慧勤、天目齊、圜悟克勤、五祖表自、雲頂才良等。 其中,清遠、慧勤、克勤三人時稱演門三佛或二勤一遠。 清遠三傳至蒙庵元聰,日僧俊艿嘗就其受學,返國後,開日本楊岐禪之端,日本禪宗二十四流中,有二十流源自此一法系。 克勤編有碧岩錄,聞名於世,法嗣七十五人中,以大慧宗杲、虎丘紹隆最着。 宗杲盛倡看話禪,與曹洞宗之默照禪並立,法嗣九十餘人,以拙庵德光之門庭最榮,其下出妙峰之善、北澗居簡二傑。 日僧能仁嘗受德光印可,返國揭舉日本達磨宗之旗幟。 居簡二傳至梅屋念常,撰佛祖歷代通載,另一弟子東陽德暉奉敕撰禪林清規。 本派門徒於宋以後幾囊括臨濟宗之全部道場,其宗風以拈提先人古則,拂拳棒喝,勘辨公案為悟入之機要。 [嘉泰普燈錄卷四、卷八、卷十四至卷十七、五燈會元卷十九、卷二十、續傳燈錄卷十三至卷十五、卷二十五至卷三十四]

乘廣、甄叔、方會與楊岐宗

一般人對楊岐的了解,以為楊岐山佛教的開山祖師既然是乘廣禪師,無疑楊岐宗的創始人就是乘廣,連一些報刊也作如是說。誠然,一般的理解是這樣的。 楊岐山原名九房山,又名麓山或淥山,因淥水發源於此而得名,什麼時候叫楊岐山已不可考,得名有楊子逢岐一說。其實楊岐有寺是早在唐開元年間(約公元713——741年),由廣利禪師建塔始。 廣利禪師姓藉無考。 稍後的天寶間(約公元746年前後),乘廣從洛陽南下楊岐結廬弘法,正式創廣利寺。 不久甄叔禪師繼入,使楊岐佛教事業達到第一次鼎盛,其盛況可從《乘廣禪師塔銘》中約見一斑。 就單從勞動劉禹錫、王觀兩位大文人為乘廣、甄叔題銘就可以想見。 雖然如此,但究竟與後來影響中國佛教史的楊岐宗是兩碼事。 不過由於乘廣、甄叔的影響,使這個地區形成了濃厚的佛教文化積澱,為三百年後的方會和尚開創楊岐宗奠定了堅實的文化基礎。 直到宋慶曆間,普惠禪師將廣利寺改為普通寺。 由此可知,在方會確定楊岐宗以前,一直叫廣利寺。 要說廣、甄與楊岐方會的關係,除以上所說的外,廣、甄與方會同屬佛教禪宗南派慧能法裔,只是乘廣系神會弟子,甄叔先師馬祖道一,後師乘廣,而方會則系南嶽懷讓一脈。 (見二節世系圖)。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乘廣禪師的從師神會,神會何許人也?神會即荷澤神會,是慧能的弟子。 佛教史上雖然尊慧能是南宗之祖,但據胡適考證,真正振興南宗的是神會和尚,神會借郭子儀的政治勢力,徹底打敗北宗,確定南宗在佛教史上的統治地位。 胡適先生甚至認為《六祖壇經》的真正作者是神會。 乘廣也正是在南宗大勝的形勢下南下弘法的 。

楊岐宗源流

根據宋·普濟《五燈會源》及清·楊文會《佛教宗派詳註》和當代蔣維喬《中國佛教史》,我們可以列出楊岐宗的簡要流源如下: 東土六祖 東土初祖菩提達磨(南天竺王子,北魏時入華,弘法少林寺)—— 二祖慧可(北魏武牢人,俗姓姬,少林寺?)—— 三祖僧璨(後周人,姓藉無考)—— 四祖道信(隋河內人,俗姓司馬,弘法破頭山)—— 五祖弘忍(唐蘄州黃梅人,無名姓,在破頭山出家)—— 六祖慧能(唐人,先世范陽,後落藉南海新州,俗姓盧,後弘法南華寺) 南派五宗 佛教(禪宗) 南宗祖慧能大鑒禪師 青原行思 南嶽懷讓(南嶽系初祖) 菏澤神會 曹洞宗、法眼宗、雲門宗 馬祖道一(二世) 楊岐乘廣 百丈懷海(三世) 楊岐甄叔 溈仰宗 四世祖黃檗希運禪師(臨濟宗) 臨濟七傳 南嶽系四世祖黃檗運禪師—— 臨濟義玄—— 興化存獎—— 南院(寶應)慧顒—— 風穴延沼—— 首山省念—— 汾陽善昭—— 石霜楚圓(慈明) 楚圓二派 石霜楚圓(慈明) 黃龍慧南 楊岐方會(南嶽系十二世) (黃龍宗) (楊岐宗) 白雲守端 保寧仁勇 石霜守孫 比部孫居士     [1]

參考文獻

  1. 臨濟宗楊岐派 搜狗百科 - baike.sogou.com/v...- 202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