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臨床神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臨床神學(Clinical Theology ),是一種牧養及醫治的方法,創始人是法蘭克.雷克醫生(Dr Frank Lake, 1904~82);他宣稱可以幫助那些因誕生及早期生活而精神飽受折磨的病人,特別是成孕後三個月,在母腹中的記憶而造成的痛苦。他相信人受苦,全因成孕後三個月的經驗造成,透過小組的禱告和專家的輔導(他稱之為「原始組合工作小組」,primal integration workshops),病人能明白及接受這些「傷害」,進而得着釋放。臨床神學的理論和實踐,均見於雷克的巨著︰《臨床神學》(Clinical Theology, London, 1966),其中包括一袋圖表及圖解。他第二本書叫《教牧輔導的困境》(Tight Corners in Pastoral Counselling, London, 1981),他在此書進一步分析他的思想和技巧。

神學一詞,狹義指稱所有對神(上帝)這個主題展開的研究或學說。廣義指所有一切宗教神學學說。在基督教[1]於羅馬獲得勝利以後,在歐洲,神學多被用以指稱基督教神學,但在基督教神學之外,還有伊斯蘭教神學、猶太教神學等神學體系[2]

簡介

雷克創辦了「臨床神學協會」(Clinical Theology Association),會員包括教牧人士、醫生及平信徒,1958年成立;自1962年起便遷往英國的諾丁罕(Nottingham),在當地設有教學及醫治中心。因着早期幾個聖公會主教的支持,已有好幾千個聖公會牧師及其它人士在臨床神學接受過訓練。他們的導師均領有專業資格,課程則是兩年一期。

這個運動差不多全是本於雷克醫生個人的遠象和教導而來。他是中年才接受精神科的訓練,希望能本於基督徒所了解的人,利用精神醫學的睿見,來幫助患有精神病的人;他認為人的需要不是「自我的體現,而是體現基督」。他把「人心靈經歷終極的創傷,和基督在十架上的受苦」作比較(Clinical Theology, p. xvii)。雷克是屬於福音派的,我們可以從他方法的神學基礎上看出來。他承認自己的神學採納自多個傳統,其中尤以神秘派(Mystics823,Mysticism 神秘主義)為然,他們的經驗與作品,似乎更容易把神學和心理學結合起來,對付受苦的問題。在雷克的作品中,我們常發現神秘派的言語、比喻和模擬──就如他說母腹中頭三個月的胎兒,是「浸淫在母親的悲苦中」(Tight Corners, p. 141)。這些說法對一些讀者可能有幫助,其它人就會覺得,他是把比喻與事實混淆起來了。再者,他對產前經驗的執着,叫人懷疑人的屬靈發展是受這經驗定規的。

開始的時候,雷克的精神分析是受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參深層心理學(Depth Psychology352,Depth Psychology);宗教心理學(Psychology of Religion970,Psychology of Religion)〕,和克萊恩(Melanie Klein, 1882~1960)的影響;巴甫洛夫(Ivan P. Pavlov, 1849~1936)的思想亦可在他的作品中看得出來。他利用LSD來幫助病人重拾產前記憶的經驗,亦叫他對產前記憶一事深信不移,雖然不少同行的人對他的方法頗表懷疑。他後來承認自己受惠於新的精神治療學,及詹諾夫(Arthur Janov, 1924年生)的「原始治療」(Primal Therapy)。這一切均加深他的信念,認為胎兒頭三個月的經驗,對他日後的受苦、性格的紊亂,和身心的緊張,都有密切的關係。他形容身心的緊張為「母胎痛苦症候」(maternal foetal distress syndrome),是「母親的痛苦,透過一種苦澀的黑色液體,侵襲胎兒」(Tight Corners, p. x)。

臨床神學的創始人剛過世不久,我們不容易預測這思想會朝什麼方向發展。也許它最大的價值在於對我們的挑戰,他叫我們再度嚴肅面對人的受苦問題,及傳統上牧養的不足。但從醫學的角度來說,儘管有些醫生接受雷克的理論和療法,但對很多人來說,它們均是不能證實的;雷克對同行提出的批評和挑戰,很多都沒有解答。許多所謂得到幫助的個案,說不定都是出於小組治療、雷克醫生個人的魅力,以及輔導者「願意聆聽」的功效而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