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臨安市石門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臨安市石門鄉位於靖遠縣西北部,距縣城86公里,境內山大溝深,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農業生產條件較差,是靖遠縣貧困鄉之一。[1]

中文名: 石門鄉

隸 屬:臨安市

海 拔: 203米

原 名: 龍門公社

特 產: 木粉

名 人: 羅樹林

習 俗: 馬燈、魚燈

地理位置

石門鄉,位於臨安市城北152公里處,地處天目山北脈,駐地海拔230米,東臨橫畈、餘杭市,北接安吉縣,西接臨目鄉,南連高虹、楊嶺。氣候涼爽宜人,擁有奇特壯麗的金錢松群。

鄉名來歷

石門鄉以駐地得名,原名龍門公社,因與富陽龍門鎮同名,後改名石門。

1949年建石門鄉,1956年併入長樂鄉,1958年屬橫畈公社,1961年建立龍門公社,1981年9月更名為石門公社。1984年更稱石門鄉。

改革大事記

1978年,龍上村通自來水,1984年全鄉各村通自來水。

1982年,建成石門鄉竹筍罐頭廠。

1995年,澆通大王嶺至石門村油路;鄉人民政府騰出辦公樓作學校宿舍。

1996年,實現程控電話併網使用,同年底郵電大樓交付使用;利用獨特的地形氣候條件,試種高山蔬菜142畝,1998年發展到1304畝;開發名優茶,天目石門雲片獲臨安市名茶評比特等獎,1997年獲省一類名茶。 1997年,鄉有線電視實現聯網。

1998年,與交通局合作,澆築石門至汪家塢、石門至龍上油路,對林家塘至石路村公路進行接養修復;林家塘村革命烈士紀念碑揭碑,成為又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汪家塢村私人投資200餘萬元建成水電站。

蔬菜發展

石門鄉地勢高,氣候涼爽,適宜高山蔬菜的生長。

在市農業部門的幫助和鄉黨委政府的重視下,種植高山蔬菜,品種繁多,有番茄、四季豆、長瓜等,到1998年已達1304畝,發展勢頭迅猛,並與上海等蔬菜公司建立起銷售網絡,成為農民的又一經濟增長點。

愛國教育

1997年,石門鄉龍上村舉行英雄紀念碑揭碑儀式,號召全鄉黨員幹部、青年學生、人民群眾向救火英雄羅樹林學習。1998年,井家塘村為犧牲在此的新四軍立革命英雄紀念碑。兩座紀念碑形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清明前後,都要組織在校學生祭掃烈士墓,緬懷英雄事跡,頌揚愛國主義精神。

名產:木粉

木粉是制膠木製品、蚊香等的重要材料。

竹屑、木屑等原料通過水流衝擊水輪撞擊成粉狀物,曬乾後用其加工成電源插座、開關等,運銷江蘇宜興、溫州柳市等。

石門鄉1967年就建立膠木粉廠,成為石門鄉一大經濟來源。

名村:龍上村

龍上村,位於石門鄉中部,全村有5個村民小組,154戶,551人,人均耕地面積0?4畝,人均山林面積20畝,是典型的山區村。

1986年,被正式確定為,全國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固定觀察點,直接向中央提供農村社會經濟的數據與資料,為觀察浙江省10個點之一,也是杭州地區唯一固定觀察點。

每年,臨安市農村經濟委員會組織人員,進駐龍上村,對50戶農戶進行實地跟蹤調研。

該點已連續14年向中央提供大量詳實、可靠數據,為中央宏觀決策提供依據。

據悉,對全國農村固定觀察點的跟蹤調查將保持50年不變。

習俗:馬燈、魚燈

每年春節過後,農民自發組織、製成活龍活現的馬頭、魚頭,每燈長約1?5米,每人一燈,十人一組,形成燈群。正月過後,開始迎行,一路浩浩蕩蕩,至正月十八結束。

名人:羅樹林

羅樹林(1957~1986),龍上村人。

1986年3月6日,龍上村村長羅樹林,在撲救山林火災中,英勇犧牲。

當時,離羅樹林撲滅地300米遠的地方就是茶園,完全可以撤退,可是,羅樹林卻義無反顧地堅持救火。羅樹林就是這樣一位平凡而又優秀的共產黨員。

視頻

臨安市總工會文工團——打金枝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