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都縣天主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豐都縣天主堂原址在原名山鎮北門路170號,1987年搬遷至名山鎮新城小區東作門36號。法國傳教士唐·瑪爾定建於同治五年(1866)。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天主教傳入豐都,一度消失。咸豐十一年(1861),天主教會在豐都購房開藥鋪1家。同治六年(1867),法國傳教士唐·瑪爾定到豐都傳教,始建天主堂於名山鎮北門路170號,占地1160平方米,隸重慶教區。民國19年(1930年),重慶教區析置萬縣教區時,隸萬縣教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停止宗教活動。
中共十一屆三中會後,落實宗教政策。1984年3月27日,豐都縣天主教愛國會成立。1984年11月10日,豐都天主教堂改隸重慶教區。1986年11月3日豐府函字[1986]第152號文批覆,同意開放為活動場所。1987年8月20日正式開放。後因地處三峽工程淹沒區,豐都縣城搬遷。豐都聖母堂選址在新城小區東作門,2002年5月開始興建,是年12月竣工。教堂占地3670平方米,建築面積1560平方米,其中,教堂400平方米,附屬建築1160平方米。教堂與鐘樓合為一體,坐南朝北,教堂高15米,鐘樓高54米。教堂內,設中文祭台1座,塑聖母像1尊。祭台長2、1米,高0、9米;聖母像高1.7米。兩壁掛耶穌苦路14處彩印油畫。2003年10月舉行開堂祝聖慶典。
豐都天主堂信徒2500多人,神父1人。設活動點一處,即龍河鎮雨塘堡活動點,
歷任神父
龔志德—張德安—(1938)—肖良貴—周志瑜—劉繼周—張德安(1949)—董若翰—李伯倫—楊惠中—吳德安—李光明(西滿)
現任神父:黃樹光(伯多祿)。
歷屆堂管會主任
謝廷文(1984—1992)—劉國太(1992—1998)—李光明(1998—2015三、四屆)
彌撒時間
平日彌撒:上午9:00 下午3:00 主日彌撒:上午9:00 下午3:00
基督教建築
初期基督教建築反映了當時一些奴隸和貧民,早期基督教雕塑,主要表現在紀念死者、寄託對來世希望的石棺雕刻上[1]。
基督教於1~2世紀開始流傳。羅馬帝國於313年頒布《米蘭敕令》取得合法地位後,教堂建築逐漸發展起來,羅馬一地就有30餘座。5 至 10 世紀西歐的基督教建築,主要的類型是教堂。早期基督教徒利用羅馬建築作為禮拜儀式之用,沒有固定的教堂型制,其中大部分是將羅馬的巴西利卡改為教堂。教堂平面有圓形和多邊形的。
教會規定:聖壇必須在東端,大門朝西。聖壇為半圓形穹頂所覆蓋,聖壇前設祭壇,祭壇前又增建一橫翼,比較短;與巴西利卡一起形成長十字形平面,稱為拉丁十字,象徵基督受難。一般在巴西利卡前還有一個三面有圍廊的前庭,中央設洗禮池。獨立的鐘樓位於教堂一側,形成完整的群體。這種巴西利卡式教堂[2]是西歐中世紀天主教堂的原型,典型實例是羅馬聖彼得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