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豐子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豐子凱
出生 1898年(戊戌年)11月9日
國籍 中國
別名 豐潤,豐仁,嬰行
職業 漫畫家,散文家,教育家
知名於 他是中國現代漫畫的開端
知名作品 《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隨筆二十篇》

豐子愷(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中國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石門鎮人,散文家、畫家、文學家、美術與音樂教育家,原名潤,又名仁、仍,號子覬,後改為子愷,筆名TK。

豐子愷主要作品有《緣緣堂隨筆》、畫集《子愷漫畫》等。師從弘一法師(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畫法創作漫畫以及散文而著名。1926年9月30日,豐子愷漫畫結集面世。

人物生平

1898年11月9日,豐子愷出生在浙江崇德縣。由於是同輩中唯一的男孩子,他自小時候便被包圍在媽媽的溫情中,使他總是以溫柔悲憫的心來看待事物,發散在他的筆下,就變成平實的文字和純真的畫風。

1914年,豐子愷考上了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在這所學校里,豐子愷結識了對他的一生產生重大影響的兩位老師——李叔同和夏丏尊。前者不僅給予他音樂和美術上的啟蒙,也在為人處世上為他作了榜樣;

而後者所提倡使用生動活潑的白話文、如實地表現自己真實的感受的主張,始終被他奉為圭臬,成為他以後散文創作中的最可親可愛的特點。在這兩位與他情誼深厚的老師那裡,豐子愷找到了伴隨他一生的三樣東西——文學、繪畫和音樂。

1918年,李叔同出家為僧,豐子愷自此與佛教結緣。

1919年,豐子愷從學校畢業,組織發起"中華美育會"。創《美育》雜誌。創辦了中國教育史上第一所包括圖畫、音樂、手工藝各科的藝術師範學校--上海專科師範學校。

1926年,豐子愷參與發起和創辦開明書店。

1927年11月,豐子愷從弘一法師皈依佛門,法名嬰行。

1933年,豐子愷故鄉新居"緣緣堂"落成,自此專心譯著。

1966年,十年浩劫期間,豐子愷被林彪、「四人幫」加上莫須有罪名,遭到殘酷迫害,身心備受摧殘。

1975年9月15日,豐子愷逝世。

個人作品

時間 出版社 作品名稱 1926 開明出版社 《豐子愷漫畫》
1927 開明出版社 《子愷畫集》
1928 開明出版社 《西洋美術史》
1931 開明出版社(增訂本) 《緣緣堂隨筆》(散文集)(增訂本)
1933 上海開華書局 《子愷小品集》
1934 天馬出版社 《隨筆二十篇》
1934 開明出版社 《藝術趣味》(散文集)
1934 開明出版社 《繪畫與文學》(論文集)
1934 中華出版社 《近代藝術綱要》(論文)
1935 良友出版社 《車廂社會》(散文集)
1935 良友出版社 《藝術叢話》(論文集)
1936 上海仿古書店 《豐子愷創作選》(散文集)
1936 上海人間書屋 《藝術漫談》
1937 開明出版社 《緣緣堂再筆》(散文集)
1939 開明出版社 《漫畫阿Q正傳》
1941 成都普益圖書館 《子愷近作散文集》
1941 桂林文化供應社 《藝術修養基礎》(論文集)
1943 桂林文光書店 《畫中有詩》(詩配畫)
1944 重慶崇德書店 《教師日記》(日記體散文集)
1944 桂林民友書店 《藝術與人生》(論文集)
1945 開明出版社 《古詩新畫》(子愷漫畫全集之一)
l945 開明出版社 《兒童相》(子愷漫畫全集之二)
1945 開明出版社 《學生相》(子愷漫畫全集之三)
1945 開明出版社 《民間相》(子愷漫畫全集之四)
1945 開明出版社 《都市相》(子愷漫畫全集之五)
1945 開明出版社 《戰時相》(子愷漫畫全集之六)
1946 上海萬葉書店 《率真集》(散文集)
1947 上海萬葉書店 《小鈔票歷險記》(童話)
1955 人民美術出版社 《子愷漫畫選》
1962 香港嶺南出版社 《子愷漫畫全集》
1979 香港問學社 《緣緣堂集外遺文》明川編
1982 上海文藝出版社 《豐子愷散文選集》
1983 浙江文藝出版社 《緣緣堂隨筆集》
2010 海豚出版社 《豐子愷兒童漫畫選》(全10冊)
2010 海豚出版社 《手指》
2010 海豚出版社 《竹影》
2010 海豚出版社 《李叔同先生的教育精神》
2010 海豚出版社 《豐子愷》(經典賞讀本)
2011.6 海豚出版社 豐子愷兒童文學全集(套裝共7冊)

創作特點

豐子愷的散文,在中國新文學史上也有較大的影響。主要作品有《緣緣堂隨筆》《辭緣緣堂》《緣緣堂再筆》《告緣緣堂在天之靈》《隨筆二十篇》《甘美的回憶》《藝術趣味》《率真集》《護生畫集》(共9部)等。

白鵝》被編入初中一年級、四年級課文、《竹影》被編入初中一年級課文,《手指》被編為初中、小學六年級課程。這些作品除一部分藝術評論以外,大都是敘述他自己親身經歷的生活和日常接觸的人事。

由於是同輩中唯一的男孩子,他自小時候便被包圍在脈脈的溫情中,使他總是以溫柔悲憫的心來看待事物,發散在他的筆下,就變成平易的文字和純真的畫風。[1]

個人成就

豐子愷先生以漫畫聞名於世,但他對書法的看重和自許遠在漫畫之上。他曾說:「書法是最高的藝術……藝術的主要原則之一,是用感覺領受。感覺中最純正的無過於眼與耳。[2]

訴於眼的藝術中,最純正的無過於書法,訴於耳的藝術中,最純正的無過於音樂。故書法與音樂,在一切藝術中占有最高的地位。」豐子愷先生是一位有思想的藝術家,他的書法,是有思想的書法,其宏大氣度,蘊含於毫芒之間,其爛漫氣質又流露在造型結字之內。

他的書法源於北魏,兼及章草。風格的形成,既緣師門的影響,也有對現實世界的感悟。首先,李叔同先生在書法上對他的影響極大,據豐子愷先生在文中記載,其求學期間,曾在李叔同先生的指導下,很認真地臨摹過《張猛龍碑》、《龍門二十品》、《魏齊造像》等碑刻書法。

其次,豐子愷先生年輕時也非常服膺於馬一浮的行書,據載,某次豐子愷先生坐船回家,船頭所掛帆布上有馬一浮先生手書,異常瀟灑倜儻,喜愛之極,或有摘下私藏之思。而馬一浮先生的書法就是魏碑與二王行書結合的典範,豐子愷先生後來書法的走向或與此有很大淵源。[3]

人生經歷

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

豐子愷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解放後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美協上海分會主席、上海中國畫院院長、上海對外文化協會副會長等職。被國際友人譽為「現代中國最像藝術家的藝術家」 。[4]

豐子愷風格獨特的漫畫作品影響很大,深受人們的喜愛。他的作品內涵深刻,耐人尋味。他去世已多年,遺留給後人以豐富的藝術遺產。豐子愷的漫畫可謂別具風格,他有着國畫的深厚根基,寥寥幾筆,就勾勒出生動的圖像。[5]

一位新文化運動的啟蒙者

早在二十年代,豐子愷組織發起"中華美育會"。創《美譽》雜誌。創辦了中國教育史上第一所包括圖畫、音樂、手工藝各科的藝術師範學校--上海專科師範學校。出版了《藝術概論》《音樂入門》《西洋名畫巡禮》等著作。他一生出版的著作達一百八十多部。譯著出版《音樂的常識》《音樂入門》《近世十大音樂家》《孩子們的音樂》為現代音樂知識的普及作了許多有益的工作。

一位有思想的書法家

豐子愷先生以漫畫聞名於世,但他對書法的看重和自許遠在漫畫之上。他曾說:「書法是最高的藝術……藝術的主要原則之一,是用感覺領受。感覺中最純正的無過於眼與耳。訴於眼的藝術中,最純正的無過於書法,訴於耳的藝術中,最純正的無過於音樂。故書法與音樂,在一切藝術中占有最高的地位。

豐子愷先生是一位有思想的藝術家,他的書法,是有思想的書法,其宏大氣度,蘊含於毫芒之間,其爛漫氣質又流露在造型結字之內。他的書法源於北魏,兼及章草。風格的形成,既緣師門的影響,也有對現實世界的感悟,弘一法師在書法上對他的影響極大。[6]

一位遭遇迫害含恨長逝的藝術大師

十年浩劫期間,豐子愷被林彪、『四人幫』加上莫須有罪名,遭到殘酷迫害,身心備受摧殘。1970年初他患重病,臥病半年。病癒後,他不顧林彪、『四人幫』的迫害,仍堅持作畫,並從事翻譯。但由於長期受折磨,患了肺癌。1975年9月15日,豐子愷在陰霾蔽日的情況下含恨長逝。(1979年6月28日,中共上海市委為豐子愷徹底平反。)

作品賞析

豐子愷與李叔同

豐子愷李叔同這樣的大家我們都耳熟能詳,自不必多說,只是其中說到的豐子愷與李叔同之間的師生情誼,讓我感受頗深。[7]

弘一大師的一生,可以概括為四個字,即:聰穎,認真。「寬闊得可以走馬的前額,細長的鳳眼,隆正的鼻樑,形成威嚴的表情。扁平而闊的嘴唇兩端常有深窩,顯示和愛的表情。這幅相貌用溫而厲三個字來描寫,大概差不多了」。這是豐子愷在浙江第一師範第一次見李叔同時的印象。這相貌給人聰明非凡的感覺。

李叔同39歲出家前,不,在33歲開始執教於師範之前,就已經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藝術家。他精通書法,又善金石,會彈鋼琴,會作曲譜詞,又長於國畫、油畫、水彩畫,他的詩詞歌賦典雅清麗,令人百讀不厭,他創辦了中國最早的話劇團「春柳劇社」。豐子愷說:李先生一生最大的特點是凡事認真。他對於一件事,不做則已,要做就非做得徹底不可。他做一樣象一樣。少年時做公子,像個翩翩公子;中年時做名士,像個風流名士;做話劇,像個演員;學油畫,像個美術家;學鋼琴,像個音樂家;做報刊,像個編者;當教員,像個老師;做和尚,像個高僧。

李先生何以做一樣象一樣呢?就是因為他做一切事都認真地,嚴肅地,獻身地做的緣故。出家後的弘一大師,更加的認真了,他嚴格的遵守戒律,一絲不苟的認真做和尚,他摒除了其他各種藝術,唯有書法仍不放棄,但只寫與佛教有關的內容。

講到李先生出家的原因,世人有種種猜測。其實李先生絕不是出煩惱家,他既非情場失意,又非逃避災禍,更非貪圖清福,他的出家,純粹是精神境界的升華,是登上人生的三層樓去。豐子愷說: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層,一是物質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靈魂生活。物質生活是衣食,精神生活是學術文藝,靈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這樣一個三層樓。但並非必須從第一到第二,然後到第三層。有很多人,從第一層直上第三層,並不需要在第二層勾留。還有許多人連第一層也不住,一口氣跑上三層樓。不過我們的弘一法師是一層一層走上去的。

作為李叔同的學生,豐子愷在藝術領域,尤其是音樂美術方面表現出極高的天分,深得李叔同的讚賞,故勸其以後專攻此業,豐子愷從此把一生獻給藝術,矢志不移。

1928年,豐子愷為預祝弘一大師50歲生日,與大師合作護生畫集,豐子愷作50幅畫,弘一大師作50篇詩文,一字一畫相對照。60歲時,豐子愷又作畫60幅,此時豐子愷在廣西避寇,將畫寄往福建,請弘一大師題字,即《護生畫續集》,在上海出版。這時,弘一大師寫信要求豐子愷在他70歲時再作護生畫第三集,80歲時作護生畫第四集……..直至100歲時作護生畫第六集。豐子愷想,大師100歲時,自己已經82歲了。人事不可預測,但他願盡力而為,於是覆信說:「世壽所許,定當遵囑。」

1942年,弘一大師在泉州圓寂,豐子愷正避難遵義。得此噩耗,他並沒有哭,而是在窗下靜默了幾十分鐘。他說:「我敬愛弘一法師,我希望他在這世間久住,但我確定弘一法師必有死的一日。因為他是人,不過死的遲早不得而知。我時時刻刻防他死,同時時刻刻防我自己死一樣。他的死是我意中之事,並不出意料之外。所以我接到他死的電告並不驚惶,並不慟哭。老實說我的驚慌與慟哭,在確定他必有死的一日之前早已在心中默默地做過了。」到重慶後,豐子愷為弘一大師畫像100幅,分送各地信善,勒石立碑,以垂永久。又寫《為青年說弘一法師》一文以示紀念。

抗戰勝利後的次年,豐子愷來到廈門南普陀寺,拜謁了弘一大師故居,看了大師手植的楊柳,不禁感慨萬千。他手扶楊柳,神情黯然。回家後就畫了一幅畫,描寫他和廣洽法師站在楊柳樹下的情景。題曰:今日我來師已去,摩挲楊柳立多時。

豐子愷一生寫了大量有關弘一大師生平及學術成就的文章,今人對弘一大師的了解多來自豐子愷的這些介紹。

弘一大師雖然生西了,但豐子愷履行諾言,繼續作護生畫集,為大師祝整壽。解放前夕,他在廈門畫了70幅,專程送往香港請葉恭綽題字,出版護生畫第三集,紀念大師70整壽。後來的年月已不可能在大陸出版,1960年,又想盡辦法在新加坡出版了第四集,字畫各80幅。1965年,豐子愷似乎感到浩劫將至,遂提早作畫90幅,也是在新加坡出版。最難得的是最後一集。

弘一大師的百歲冥誕是1980年,豐子愷是在1975年含冤離世的,但第六集的100幅字畫卻按照他的生前諾言問世了。豐子愷似乎有所預感。他看到豺狼當道,人世難以逆料,而世壽諾言豈可背棄,便於1973年(提早了7年)預作了100幅護生畫集,豐子愷離世後,這第六集仍在新加坡出版。至此,豐子愷對大師的諾言圓滿實現。

弘一法師以認真名世,豐子愷不愧為他的學生,完全徹底的繼承了大師的認真的作風。即使在豺狼當道的日子裡,也一定要實現對恩師的諾言,這樣一諾千金的品格是多麼地難能可貴!又是多麼地感人至深!

後世紀念

豐子愷紀念館位於浙江省桐鄉市石門鎮。是全國唯一的一家專職漫畫館,這裡不僅展出豐子愷本人作品及其生平介紹,還設有諸漫畫名家作品陳列室,每個展廳內容物豐富,各有特色,遊人絡繹不絕。  

故居「緣緣堂」始建於1933年春,是豐子愷先生積自己的稿費親自設計的,採用中國式結構,全體正直,單純明快,高大軒敞,三開間兩層建築,具有江南民居的深沉樸素之美。

但1938年1月毀於日軍炮火,後來在豐子愷方外莫逆之交即新加坡佛教協會主席廣洽法師的創議和捐資下,在1985年9月15 日故居「緣緣堂」才得於按原貌重建,並正式對外開放。

視頻

豐子愷漫畫欣賞

老電影紀錄片畫家豐子愷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