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藥熏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簡介

中藥熏蒸是中藥外治療法的分支。中藥熏蒸療法又稱為中藥蒸煮療法、中藥汽浴療、藥透療法、熱霧療法等。在一些少數民族地區,被稱為「烘雅」。中藥熏蒸是以熱藥蒸汽為治療因子的化學、物理綜合療法。這種方法最早用於臨床的自先秦就有記載,後世不乏其術。到清代,中藥熏蒸趨於成熟。

方法

1.傳統熏蒸法:把藥放在器具里(不鏽鋼的,瓷的,瓷砂的)。然後加些水煮沸,找好合適的姿勢躺在木架子上進行炭火熏蒸,把要蒸熏的部位放在器具以上用蒸汽熏蒸,注意避免燙傷,熏蒸時間大約20分鐘到半小時。[1]

2.現代時尚熏蒸法:採用督脈熏蒸床,全自動人性化設計。

治療原理

1, 熱效應的物理刺激作用

① 皮膚在熱效應的刺激下,疏通腠理,舒經活絡,放鬆肌肉,消除疲勞;

② 毛細血管擴張,行氣活血,促進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的營養狀況,同時排廢排毒,使得機體氣血暢通,代謝平衡,改善亞健康;

③ 熱效應溫通解凝,能促進血瘀和水腫的消散;

④ 熱是治病因子「風、寒、濕」的克星,能有效排除體內的「風、寒、濕」邪,對因「風、寒、濕」邪引起的疾病,熱療能起到非常明顯的效果;

⑤人體的,女性的卵巢子宮,是喜溫惡寒的器官,熱效應作用下,這些器官的血液循環加快,活性增強,調節並維持這些器官功能的正常發揮。

2, 局部性藥理效應

在患部的直接熏蒸,藥蒸汽通過皮膚的滲透、轉運、吸收,直達病灶,藥效高度聚集,在病灶處清熱解毒,散寒消腫;祛風燥濕,殺蟲止癢;舒筋活絡,行氣止痛。通過患部皮膚吸收,高濃度的藥物直達病灶,這是中藥熏蒸相對內服藥最為突出的優勢,因為人體的有些組織如肌性組織、結締組織、筋骨膜類組織,由於本身的結構,導致血液中的藥物穿越脂膜的透過率很低,從而使得治療效果不理想。比如婦科炎症,醫生會開洗液和栓塞藥物;關節疼痛,醫生會開貼的膏藥,目的就是解決高濃度的藥物直達病灶的問題。

3, 整體性藥理效應

整體性藥理效應分為穴位經絡效應和血液循環效應。

穴位經絡效應:

中藥霧化氣體中所含的芳香化濁、辛香走竄的藥物離子作用於皮膚、腧穴後,在穴位經絡效應和穴位的信息效應影響下,通過神經體液裝置和經絡系統,調節高級神經中樞、內分泌、免疫系統,從而達到迅速調整人體臟腑氣血和免疫功能。

血液循環效應:

藥物通過皮膚吸收後,一部分藥物進入毛細血管,藥物通過血液循環穩態擴散至全身,調節全身狀況。

參考來源

  1. 中藥熏蒸的方法,美篇網,2019-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