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庸之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庸之道

中文名: 中庸之道

出處:《論語·庸也》

拼音:zhōng yōng zhī dào

類別:成語

中庸之道,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 zhōng yōng zhī dào,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論語·庸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1]

成語典故

【出處】: 《論語·庸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詞語辨析

【舉例造句】: 他一面想,這既無閉關自守之操切,也沒有開放門戶之不安:是很合於「中庸之道」的。★魯迅《彷徨·幸福的家庭》

【拼音代碼】: zyzd

【近義詞】:不偏不倚

【反義詞】:厚此薄彼、偏聽偏信

【燈謎】: 中路

【用法】: 作主語、賓語;指中間派

【英文】: the golden mean

中庸之道是中國古代唯心主義哲學觀點論,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事業成功、生活與健康的根本理論,基本包含三層理論:

第一層理論: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離,不變換自己的目標和主張。這就是一個持之以恆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第二層理論: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樂太過,治怒唯有樂,治過喜莫過禮,守禮的方法在於敬。只要保持一顆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長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層理論: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擁有一技之長,做一個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堅守自己的崗位,要在其位謀其職。

建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中庸是說人的道德如果能達到中庸,就是最高的道德,百姓一直在努力追求。中庸不是不能實現,而是很難實現。為什麼?因為中庸沒有量化的標準,只能靠我們自己來感悟。如果將中庸進行量化處理,那中庸就容易實現了。

談中庸,必須要談道,道離不開目標,沒有目標的生活就失去了意義。中國聖人的目標: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談中庸要談到讓大家可以實踐為好,也就是現代的接地氣。

再就是,庸的基本詞義是需求,是追求目標過程中的需求,是人和人(或物)之間互動過程中所獲得的量與所付出的量。比如吃飯要七成飽,就是人和食物之間的互動的量。比如要寬容,就是人與人互動中情緒的表現量在中度。沒有情緒是不可能的,但將情緒控制在一個度里還是可以修煉的。

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通常人們講天人合一主要是從哲學上講,大都從《孟子》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盡心》)講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視了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是合一於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的境界。」與天地參「是天人合一。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因而《中庸》始於」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而終於」'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這就是聖人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樣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們自覺修養所達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樣造福於人類和自然理想境界。

《中庸》原文之中,對中庸的定義如下:「喜怒衰樂之末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意思就是人的內心沒有發生喜怒哀樂等等情緒時,稱之為中。發生喜怒哀樂等等情緒時,始終用中的狀態來節制情緒,就是和。中的狀態即內心不受任何情緒的影響、保持平靜、安寧、祥和的狀態,是天下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基礎)。而始終保持和的狀態,不受情緒的影響和左右(自我控制情緒,不讓情緒失控,讓情緒在一個合理的度里變化),則是天下最高明的道理。

這也是古人把中庸解釋為不偏不易的出處。展開來說,古人言「聖人不動情」即內心不發生喜怒哀樂的情緒,始終是平靜安寧祥和的狀態,此為中的狀態。動情時,也始終用平靜安寧祥和的內心來控制情緒,不被情緒所牽引和左右,此即「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的修行目標和修行標準。

建議:天地人,是中國文化中最基本的三個物體。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這三就是天地人。人死後與地合二為一。活着的人與天相互影響、相互鬥爭,活的好的人與天合二為一,也就是天人合一。活的不好的人,與天鬥鬥不過,最後與地合二為一。到底如何與天相處,聖人云:順勢而為。無為而治。

天人合一例子:坐船向下遊行駛。一個人打傘在雨中行走。冬天穿棉襖。

天人不合一例子:逆水行舟,冒雨走夜路,冬天穿背心。結合如果?可想而知。

天也代表環境或他人如:夫妻恩愛,團隊精神,山間小屋,人養狗、狗護主。都是天人合一的例子。

天道就是誠,人道就是追求誠。這就是原天以啟人,盡人以合天。也就是要求人道與天道相吻合。《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鄭玄說:「言誠者天性也,誠之者,學而誠之者也。」孔穎達說:「此經明至誠之道,天之性也。則人當學其誠之性,是上天之疲乏不為而誠,不思而得,若天之性,有生殺信着四時,是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也者,言人能勉力學此至誠,是人之道也。不學則不得,故云人之道。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者,此復說上文誠者天之道也。唯聖人能然,謂不勉勵而自中當於善,不思慮而自得於善,閒暇而自中乎道,以聖人性合於天道自然,故云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此復說上文誠之者,人之道也。謂由學而致此至誠,謂賢人也。言選擇善事而堅固執之,行之不已,遂致至誠也。」

按照鄭玄和孔穎達的解釋,中庸之道的天道與人道合一為兩種類型:一是聖人的天人合一,二是賢人的天人合一。聖人的天人合一是本能的天人合一。賢人的天人合一是通過學習而達到的天人合一。應該說,還有凡人的天人合一。《中庸》說:「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可以說,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是聖人,學而知之、利而行之的是賢人,困而知之、勉強而行之的是凡人。不論是聖人、賢人,還是凡人,都能達到至誠、至善的天人合一境界。惟困而不學者不能至天人合一之境界也。

天性與人性合一

天道與人道合一的目的就是要將天性與人性合一。天性是至善、至誠、至仁、至真的,那人性也應該是至善、至誠、至仁、至真的。只有使人性達到了那至善、至誠、至仁、至真的天性,才能稱得上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才能創製天下的大綱,建立天下的大本,才能通曉天地化育萬物的道理,才能達到中庸之道。

理性與情感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還表現在理性與情感的合一。人們的喜怒哀樂是人的自然屬性,是情感的表現,為了追求與天道、天性合一的至誠、至善、至仁、至真的人性,因而需要對情感加以約束和限制,所以《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只有「致中和」才能天人合一(「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鬼神與聖人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還包括了鬼神與聖人合一。《中庸》第二十九章:"故君子之道,本諸身,征諸庶民;考諸三王而不謬,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知天也;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質證於鬼神沒有疑問,就算是懂得認識了天;等到百代以後聖人出來也不會有疑問,就算是認識了人。說明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中的天包括鬼神,人則包括聖人。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含有聖人合一。鬼神是天地和祖先的總稱。所以古人的天的要領里也包含了死人(祖先)的成分,天字本身就是大人站在天下,頭頂藍天。

外內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還包括外內合一。《中庸》第二十五章揭示了外內合一。其文云:"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誠者非自成而已也,所在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合外內之道,即外內合一,外內合天誠。所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又合一於誠。這種外內合一又可以視為品德意識與品德行為的合一,或者說成己與成物的合一,或者說是知與行的合一。

因而清朝楊亶驊《中庸提要》云:"《中庸》全書,以'道不遠人'句為宗旨,言人必溯源天天者,《戴記。禮運篇》夫子之言曰:'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又曰:'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別聲、被色而生者也。'子思明道,必原天地而兼鬼神以立說者,大抵皆宗此義。天命之謂性,即天地之德。命字已該交會秀氣在內。'仁者人也',即天地之心。喜怒哀樂,即五行之端,而慎獨二字,尤示人節慾以踐形而盡性之要旨也。全書中以'仁者人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兩'人'字為樞紐。曰'人莫不飲食也',曰'以人治人',曰'不可以不知人',曰'待其人而後行',曰'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知人也',每段提掇'人'字,皆以闡'道不遠人'之旨。書之首以'天'起,尾以'天'結,言天、言天道者,不一而足。言知人即言知天,言人之道即言天之道。皆闡天人合一之旨。而鬼神為德,又以闡天人合一之真機也。配天者聖,浩浩其天者聖,而別無所謂道,別無所謂聖也,待其人而後行,聖人亦聖乎人而已。人者何?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也。所以為人者仁也。人所以能仁者誠也。性為人性,道為人,教者教以為人也。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子思明道,所以存人也。因其不遠人,而目之曰庸,謂之曰不可離,始於慎獨,極天參贊,祗完得生人本來面目,毫無加損於間焉。子思以中庸名書,'庸德之行庸言之慎',庸字於道不遠人章點睛,自系全書宗旨。"

主題思想

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是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聖、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這一主題思想主要體現在《中庸》第一章。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言簡意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這一主題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天命之謂性」是指人的自然稟賦是天性。「率性之謂道」是說人們順着自然本性行事是道,「修道之謂教」是說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原則去進行修治。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遠,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自我教育貫穿於人一生之中,人們一刻也離不開自我教育。要將自我教育貫穿於人生的全部過程,就需要有一種強有力的自我約束、自我監督的精神。這種精神就叫做慎獨。也就是說,在自己一人獨處的情況下,別人看不到自己的行為、聽不見自己的言語,自己也能謹慎地進行內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約束、自我監督。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監督的目標。"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指出了自我教育目標的重大意義。」致中心,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是歌頌達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標後的無量功德,也就是具備至仁、至善、至誠、至道、至德、至聖的品德後的效應。中和是自我價值的實現,致中和是社會價值的體現。

宋朝臨江黎立武着《中庸分章》分析《中庸》第一章時也對中庸作了極高的評價。他說:"中庸之德至矣,而其義微矣。首章以性、命、道、教,明中庸之義;以戒懼謹獨,明執中之道;以中和,明體用之一貫;以位育,明仁誠之極功。"

朱熹對這一章也有極高的評價。他在《中庸章句》中說:「右第一章。子思述所傳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於天而不可易,其實體備於己而不可離,次言存養省察之要,終言聖神功化之極。蓋欲學者於此反求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楊氏所謂一篇之本要是也。」

當然,他們不可能像我們今天這樣明確地指出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就是自我修養、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監督、自我完善,以求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誠、至仁、至道、至德、至聖、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理論基礎

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通常人們講天人合一主要是從哲學上講,大都從《孟子》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盡心》)講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視了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是合一於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的境界。」與天地參「是天人合一。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因而《中庸》始於」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而終於」'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這就是聖人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樣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們自覺修養所達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樣造福於人類和自然理想境界。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