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年應該是什麼樣的?(李東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年應該是什麼樣的?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中年應該是什麼樣的?》中國當代作家李東澤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中年應該是什麼樣的?

人生的四個階段正如一年中的四季,春季譬若少年,夏季如同青年,秋季恰如中年,冬季宛若老年。四十歲的到來既不會早一天也不會遲一天,就像二十四節氣里的秋分,突然感覺天空高過往日,青澀的生命之果開始變得絢爛豐潤,激昂的長河立馬沉澱成綠萍幽幽的池水,人生的瑣碎也具有了詩和遠方的意境。

中年的來臨常常在不經意中發生。突然有一天一個高中生模樣的孩子叫你「叔叔」時,又或是帶着老二上街被熟人問:「這是您孫子嗎?」;抑或是過完春節的一天早晨,突然發現額頭上多了一道若有若無的皺紋;再或是和朋友胡吃海喝後的宿醉後,感覺酒量大不如前且發現鏡中的自己面目微腫、眼袋微垂。只能無可奈何地接受現實,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中年是脆弱的。中年的神經是脆弱的,曾幾何時大夢不覺醒成了可遇而不可求的奢求;中年的腸胃也變得脆弱起來,腸道猶如經年未清理的河道淤塞不通,即便在赤日炎炎的夏日都不敢輕易觸碰冰鎮啤酒和冰激凌,但凡遇點冰的、辣的便一股腦地往外宣洩;中年的感情是脆弱的,中年時常會被一種莫名的情緒低落所困擾,你會突然發現對聚會不再那麼期待與興奮,會發現以前最喜歡去的KTV怎麼會那麼吵,也不會再為一場球賽而熬個通宵。當看到身邊的80後、90後很瀟灑地遞上辭職信,說着「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的話,背起行囊義無反顧地遠走他鄉的時候,你不會再相信生活會有詩和遠方,只會有無窮無盡的瑣碎和一地的雞毛。當遇到「工作的不順心、小孩不遂心、老婆不貼心、父母不放心、身體不舒心、夢想還不死心」的情況,也會用中年危機的定律為自己開脫。

中年是油膩的。中年的身體是油膩的,男人步入中年通常會「發福」,隨着新陳代謝減慢,脂肪開始在體內堆積,身體也因為引力的作用變得下垂,原先的瓜子臉變成了國字臉,原先的劍眉朗目變成了低眉順眼,身形變得更加高大壯碩,甚或大腹便便。女人任由脂肪蠶食其婀娜的身姿,纖細的玉臂和秀麗的臉龐,每天口口聲聲要「減肥」,然而對於美食的渴望和享受的天性,大多選擇了妥協,變成徹徹底底的大媽。中年的精神是油膩的,總以為該吃的都吃過了,該走的路都走過了,該經歷的也都經歷過了,總會擺出一種說教式的口吻,讓80、90後遇到會立馬選擇敬而遠之。中年總以為什麼都看穿了、看透了?總會在微信圈裡煲所謂的心靈雞湯。總認為你工作幹得再好,不如我輕輕鬆鬆的好;你錢賺的再多,不如我的休閒娛樂多;你學習再努力,不如我的快樂多;你官做的再大,不如逍遙自在的好。於是工作中不再事事爭先,遇事瞻前顧後;不再努力學習,把時間寄情于山水之間,絲竹之樂;不再積極上進,過起得過且過的日子。

中年是無奈的。中年的體力是無奈的。不知不覺中由晨跑改成了徒步,莫名其妙地頸腰椎突然動不了。有一天看書會發現字跡變得模糊了,如果不午休晚上的學習將無法繼續。中年的記憶力是無奈的。小時候所經歷的人和事,這輩子都忘不了。曾幾何時,經常見面的熟人坐在對面卻怎麼也想不起名字,剛想說的話到了嘴邊卻怎麼也記不起。曾經臨時抱佛腳應試的本領一去不復,剛還熟記在心的答案一上考場頃刻就拋到爪哇國了。中年的世界是無奈的。隨着社會上新興產業的興起,比如像互聯網和人工智能這些新事物和新知識不斷的更新迭代,這個世界正在以幾何式的方式發生着變化,作為中年人的我們時刻有一種被超越和湮沒的危機感。

一切事物皆有其兩面性,如同秋季的肅殺卻成就了秋天的況味,熱烈奔放的夏季一切都在生長,到了秋季收穫的則是成熟和恬靜。

中年是真實而自在的。美國心理學家Elliott jaques曾說過:「隨着年齡的增長,生活的可能性在減少」。人到中年世界已經被自己的能力所測量,年少的夢想已經消散,惟有專注於當下的一切。中年在單位即使不是領導,大多也享受到相應的職務與職級,同時多年工作的歷練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人脈,屬於那種領導給三分薄面,青年必須敬重的角色。因此不需要再看誰的臉色,也不再需要討好誰,過着悠然自得的生活。人到中年大多功成名就,是領導的少不了被親朋好友做為引以為豪的談資,是藝術家的大多出了自己的作品,做生意的大多建立起自己的商業王國。中年會拒絕大多數所謂無用的社交,無需認識的人不會主動去見,無需參加的聚會找理由推脫,一些表面性、儀式性的場合會讓自己感覺有些不自在。

中年是重感情的。參加完朋友父母的葬禮後,你會匆匆買些禮物回家去看看,忽然發現不知何時父母的鬢角填了些許白髮,下定決心一定帶他們去旅遊一下,讓他們看看異鄉的景色,嘗嘗那裡的美食。和子女不經意的一次談話會讓你產生一下子長大了的驚訝,他們不再喜歡和你一起出去吃飯,一起去旅遊,小心翼翼地把自己的內心掩藏起來,努力把自己封閉在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空間。你也會小心翼翼地問他學校的一些事情,儘可能地給他做最拿手的飯菜。你會偷偷地把一些微信中關於一些兒童教育的文章轉發給他,然後旁敲側擊地問他看了沒有。中年人是念舊的,多年不見的兒時玩伴,留了彼此的電話和微信,凡是他發的看也不看內容一律點讚。深夜的同學微信群里,永遠少不了幾個人在那聊天。聚會的永遠是自己認為值得交往的那幾個朋友,飯桌上的談資多半是曾經共同經歷過的一些人和事。

中年是執着的。美國著名存在主義心理學家歐文.亞隆說:「每個人都要直面人生的四個根本命題:死亡、孤獨感、自由與責任、以及生命的意義」 。死亡和孤獨那是老年需要感知的世界,中年直面的是自由與責任以及生命的意義。孔子曾說過:「四十不惑」,中年的轉變與其說是生理上的,倒不如說是心理上的。激昂的河水在轉了個彎後匯入幽深的桃花潭,浮躁的心情突然沉靜了下來,中年不再寄希望於明天,他們會沉下心來仔細考慮,開始回首以前自己所走的路,思索今後的路該怎麼走:今後如何才能真實地活着?如何才能夠實現年輕時的夢想?如何把以前沒有做成的事情做完?一旦確定方向後會堅定地對自己說:「什麼季節看什麼景,什麼年齡幹什麼事。此心光明,亦復何言。」於是,中年人開始醉心於琴棋書畫,熱衷於名山大川,沉醉於文學創作等等。安逸的生活給了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經濟基礎,用自己的腳步和心靈去丈量內心的世界。

中年是積極的。古人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如今國人的平均壽命已經達到76歲以上,中年還有未來40年漫長的道路要走,不敢想象60多歲無所事事的退休生活。當看到《韓國中產的今天:76歲的快遞員,70歲的站街女》的文章。由於經濟持續低速增長,社會老齡化日益嚴重,通貨膨脹持續高啟,韓國老人下崗意味着退休,並且要打工到71歲,能想象一下3萬多白髮蒼蒼的老人競聘6000個保潔員、快遞員崗位的景象嗎?韓國的現在,也許就是我們的未來。20年後等我們退休了,面對人工智能和互聯網的時代,假如說不能很好地掌握運用人工智能和互聯網的知識,怕連我們多年積攢的財富也無力去保護。中年應該是積極的,敞開我們的大腦和心扉,用一種抱持的態度對待整個世界。一句話:「哪怕打着吊瓶衝到人生馬拉松的終點,就是最大的成功。」

人生的滋味,在於品嘗季節的詩意。中年的你請放慢匆匆的腳步,用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和心靈,去觸碰內心最真實的自我。每一個人生都是一個獨特的風景,與其經營好自己的事業,莫如經營好自己的人生,請珍藏好昨天的風景,讓明天收藏好今天的風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構成一個完整的生命輪迴,人生的每一段歷程連接起來,匯聚成一副絕美的詩篇,那麼人生就永遠不會被遺忘而成為永恆。 [1]

作者簡介

李東澤,臨床醫學檢驗副主任技師,國家三級健康管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