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The Composition Department of the 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始建於1950年4月,與學院同時誕生。建系之初由著名作曲家、理論家、音樂教育家江定仙教授任首屆系主任,在聚集原南京國立音樂院理論作曲系、燕京大學音樂系理論作曲科、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音樂系理論作曲專業組以及全國乃至海外歸國的著名作曲家、專家學者基礎上,形成一支實力雄厚、高水平的師資隊伍。
人才培養
該系以培養作曲和作曲技術理論人才為目的,以作曲專業課為核心,依託和聲學、復調音樂、曲式與作品分析、管弦樂配器法、視唱聽覺訓練、電子音樂,以及近現代音樂創作、分析與研究等課程,構成貫通本科、碩士、博士3個教學層次,融教學、科研、創作為一體的作曲教學體系。 1982年,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學科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碩士學位授權點,1988 年,被批准為博士學位授權點[1]。
作曲系設有作曲、復調、和聲、曲式與作品分析、配器、視唱練耳等6個教研室,分別承擔學科6個方向的教學和研究,面對全院開設作曲、和聲、作品分析、復調、配器、視唱練耳等6個方向的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其教學內容覆蓋了歐洲18、19世紀傳統的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同時又涉及到20世紀以來音樂創作的新技法、新觀念、新理論與新體系;既包容了不同時期外國音樂作品的構成原理與外國作曲家寫作的有益經驗,又研究總結了中國音樂作品的構成特點與中國作曲家創作的成功經驗。各研究方向自50年代起,便對中國作曲家在自己的創作中努力探索與追求作品的中國風格,做了大量深入細緻而富有成效的研究,並不斷把這種成果結合到各門技術理論課程的教學之中,形成了本學科教學體系所具有的特色。
學科教授
作曲系各學科教授,在國內乃至國際都有相當廣泛的影響力,例如作曲教研室有吳祖強、杜鳴心、郭文景、葉小綱、唐建平、羅新民、秦文琛、李濱揚、賈國平、郝維亞等,和聲教研室有吳式楷、劉康華等,作品分析教研室有李吉提、姚恆璐、向民等,復調教研室有段平泰、於蘇賢、楊勇、龔曉婷等,配器教研室有劉霖、郭偉國、董立強等,視唱練耳教研室有趙易山、王時、郝卓婭、王禾等。
70年間中央音樂學院作曲係為中國乃至世界培養了大批優秀的音樂人才,其中很多成為國內外著名的作曲家,他們的藝術工作和音樂創作不僅對中國也對世界音樂創作和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產生積極和深遠的影響。
教師團隊
作曲系現有在編教師39人,外籍教師4人,外聘教師10人,返聘教師10人;在編教師中有教授19人,副教授12人,講師6人,助理講師1人,見習1人,研究員[2]1人;博士生導師23名,碩士生導師34名。
截至2018年9月,作曲系在校學生有本科生126人,碩士生129人,博士生46人。
視頻
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特別推薦】法治視野下學位授予權的性質 界定及其制度完善 ——兼述《學位條例》修訂 ,搜狐,2018-11-15
- ↑ 在高校工作的研究員和大學教授有什麼區別?很多人都不知道! ,搜狐,2018-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