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音韻學研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國音韻學研究》,漢語音韻學著作。高本漢著。1915—1919年刊於《遠東學院學報》,1926年出版單行本。中譯本商務印書館1940年出版,1948年再版,羅常培、李方桂譯。
本專著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共4卷,18章。卷首有傅斯年序、作者為中文本寫的自序、譯者序和作者有關中國語言學的著作表。正文前有譯者提綱、字體及標點條例、名辭表(即術語表)、音標對照及說明。卷1,「古代漢語」,包括3章,討論古音,為研究現代方言建立基本出發點,即以《切韻》為代表的隋唐時期中古音語音系統。卷2,「現代方言的描寫語音學』,亦分3章。第4章引論,列舉本書所利用的33種方言。第5章,「現代漢語的節律」。第6章,「定性語音學」,是針對有關現代漢語方言輔音和元音的定性分析。卷3,「歷史上的研究」,中古聲、韻調系統的擬測以及對於從中古音演變為現代各方言的解釋。除緒論外,共11章。第7章至第15章,討論中古聲母系統。第16章,討論中古聲調。第17章,關於中古韻母系統的擬測。卷4,「方言字彙」。其緒論部分對以前擬定的《切韻》音作了重要修正。字表部分則列舉3125個例字在26種現代方言裡的讀音以及相應的古音。
作者規定自己研究漢語音韻學的任務是:「繼續探究清代大儒開創的基業,並用現代西方語言學的方法來鑽研他們所收集的材料,以便構擬出某個階段的古漢語音系,而這個階段要古得足以為我造成研究現代方言的必要基礎。」本書達到了這個要求。它運用歷史比較法構擬中古漢語語音系統,開拓了漢語音韻學研究的新領域,使之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本書對於漢語古音構擬的原則、方法以及結論的基本格局被大多數音韻學家所接受,但在一些具體結論和細節上,得到重要的修正。本書中譯本不僅對原著作了忠實的翻譯,而且糾正了原著的許多細節上的錯誤,並增加了新的材料,對部分內容還加以重新編寫,其質量已超過原著。譯本並將原文所用的J.A.Lundell的瑞典方言字母改為國際音標,更便於閱讀和利用。
作者介紹
高本漢(Klas Bernhard Jo-hanes Karlgren 1889—1978),語言學家,漢學家。原哥德堡大學遠東語言文化教授、副校長,遠東文物博物館館長,瑞典皇家人文科學院院長。曾來中國遊歷,並在山西工作過數年,研究中國古代文史,尤其在漢語音韻學研究上有重大影響。他在古漢語音韻、訓詁學方面的主要著作有:《中國音韻學研究》、《中上古漢語音韻綱要》、《古漢語字典重訂本》、《中日漢字形聲論》、《詩經注釋》、《書經注釋》、《漢朝以前文獻中的假借字》等。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以「齊全、新穎、系統、科學、穩定」為編纂原則,選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1]、文學藝術等方面500多個學科(包括主要學科及其分支學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學上各主要學派的代表作,文學藝術上各主要流派[2]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重要著作。
視頻
中國音韻學研究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高考知識積累: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的區別,新東方高考網,2020-06-01
- ↑ 文學流派及其主要作品,道客巴巴,2012-10-06